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时代殷殷嘱托 青年砥砺前行

    王玉鹏
    1页

    人物介绍

    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

    顾慈怡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为建设社会主义良法善治提供了新纲领、新指南。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铸魂、启智润心。

    党的二十大精神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法治教育公平正义

    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要以德为先

    徐兆宏黄玲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思政课教师要在学思践悟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本领。

    教育家精神理想信念人格精神求是创新仁爱精神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实践策略

    周杨陈雯周丽楠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阵地。结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要求,教师可从教、学、评三个维度,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教学评一体化习近平文化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宪法教育:如何建立与学生的意义联系

    毛文兰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法教育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青少年能否积极学习宪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宪法教育与学生生活、成长的关联度。要使宪法教育与学生生活、成长相联结,教师要透彻理解国家相关文件,明晰宪法教育的目标和意图;深度解读教材,厘清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经典案例探究教学,激发学生宪法学习的内驱力;重视宪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宪法学习的效能感。

    宪法教育目标内驱力效能感

    补偿与衔接:优化道德与法治学程实践

    奚燕萍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直面学生未来生活,涉及诸多宏观话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超越性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历和经验,学习时常出现知识断层、经验断档,无形中削弱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实效。补偿与衔接教学强调通过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补偿,实现学生学程优化。教师的补偿不是随心所欲的知识增加,而要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立足学生视角、育人视角、目标视角,精选补偿内容,追求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达成。

    道德与法治补偿与衔接教学视角内容实效

    拾信息之阶入沉浸之境

    林少芳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打造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多维度、全景观、沉浸式课堂。以信息化为台阶,串联序列化活动与体验,感目、感声、感心的沉浸式思政课堂,为学生深度学习、发展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沉浸式学习

    把握『三个上升』打造高效课堂——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为例

    郭子璠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肩负着为国家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多维结合。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注意把握"三个上升",为学生深度学习和思维提升做好准备,将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教学全过程,增强课程的育人底色。

    高效课堂奋进精神知识生成理性认识

    培育爱国主义情怀"三化"策略

    陈雪芸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注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通过活化教材、内化情感、外化行为三大策略,在师生之间形成教与学的有效合力,实现认知与情感共进、意志与行动同行,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强大作用。

    爱国主义理论基础载体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