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课"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探论

    王晖郑之帆
    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强国建设凸显教育报国、培养时代新人的思想,为"大思政课"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发力依据。"大思政课"创新育人范式,构建育人大格局,打破了功利教育惯习;拓展课堂大场域,打破了肤浅化实践惯习;谋划培养大周期,打破了"各扫门前雪"惯习;放眼场景大视野,打破了枯燥说教惯习。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积极作用,应善用育人大格局,在统筹协同中精心打造全面发展的人;善用课堂大场域,在脚踏实地中引导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和道路认同;善用培养大周期,在有序衔接中系统性培育时代新人;善用场景大视野,在"事、时、势"生动情境中着力增强学生使命担当意识。

    教育强国建设大思政课作用机制实践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战略命题·理论内涵·实践进路

    唐妙言刘召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在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战略命题进行了多角度论述,具体回答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本要义、关键层面、必然要求和着力方向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实践遵循,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构建了基本思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战略命题理论内涵实践进路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协商治理的政治逻辑

    王笑笑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协商治理是"中国之治"的重要部分,更是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协商治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底色,两者互动共存、同向而行,在人民至上的价值导向、广泛参与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广泛协商的行为方式等方面高度契合。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协商治理从理论层面的逻辑契合走向运行效力的生发,其运行机理在于为协商治理整体化聚合力、为协商治理规范化提效力、为协商治理民主化增活力。协商治理能够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闭环,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主体,维护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秩序,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见效。

    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治理协商民主政治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特征、价值和进路

    孙耀胜陈婧怡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的模式和环境就是民生的理念。这一现代化模式不仅提供了通往生态现代化的新道路,还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命运与共的全球视野。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法治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美丽中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黄舒麟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来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整体性视野把握历史前进方向,开辟了解决不同性质国家之间矛盾的新路径,在应对全球复杂性挑战中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提供实践方案,在迈向社会主义光明前景中贡献中国力量,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发展

    新时代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策略

    李晨光张颖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问题,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尤为紧要。当前,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存在思想重视不够、工作方式简单的问题,影响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对此,要夯实学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系统化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多元化拓宽思想政治工作范围,个性化精准分层分类施策,鼓励主动学习创新,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校立德树人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边疆民族地区教师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路径

    刘玉萍何玲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结晶,为新时代文化建设谋篇布局、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落实文化育人,高扬科学精神;夯实思想基础,助力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强化实践课堂、巧设网络课堂等融入策略,能够有效提升融入实效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中思政课教学策略

    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思政小课堂育人探析——以连州文化为例

    易池德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确保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和教学的实效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抓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牛鼻子",依托思政课一体化理念,优化教学路径,发挥本土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拓宽思政小课堂育人渠道,以提高育人实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打造学生爱听乐学的课,提升思政小课堂情感温度,让学科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进而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思政课一体化思政小课堂立德树人

    以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探论

    黄志兴符杏如游文敬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能够丰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激发爱国主义的自觉追求,拓展爱国主义的实践途径。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基因互联性、情感互融性、价值互通性。准确把握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进路,能够更好地推动红色文化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实践。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价值意蕴逻辑理路实践进路

    新闻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探论

    张志伟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实现新闻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在详细探讨两者深度融合价值基础上,分析两者融合的现实困境,并从教育内容与考核体系、新闻事件解读、新闻资源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和思政课教学方式五个方面,探寻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的路径。

    教学方式思政教育新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