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杨发展

月刊

1002-2147

029-85308197 85212152

71006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学刊物。为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服务;为思想政治课改革服务。紧密配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反映全国各地的政治课改革,教学中的新鲜经验和政治理论研究中的新观点及积极开展思想政治课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的新情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巧用反例培育学生科学精神

    谢同心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着重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但内容深奥抽象,师生望而生畏。反例富有喜感、生动形象、针对性强,能够帮助教师激荡逻辑课堂、指导逻辑表达、厚植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掌握逻辑规则、解决逻辑问题、涵养科学精神。教师应充分运用反例,通过在教学不同环节应用难度不同的反例,突破教学难点;通过运用正反例,助力学生全面理解知识;通过在反例教学中开展课堂互动,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生生互学共进;通过组织学生举反例,促进学生深度理解知识。

    反例《逻辑与思维》形式逻辑科学精神

    高中德育课程知情意行有效融合的策略——以"责任担当"系列课程为例

    张克江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的时代责任与担当是德育的重要命题。实现高中德育课程知情意行有效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育责任担当意识是高中生德育的重大课题和重要内容。文章以"责任担当"德育系列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索高中德育课程知情意行有效融合的策略。

    高中德育课程责任担当知情意行融合

    智用成语典故丰盈思政教学

    王欣李晓蕾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珠玑,意蕴深厚、凝练精彩,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思政课教学智用成语典故,可以打造充满哲理雅趣的智慧课堂。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发力:借成语导学,教学起始似凤头分外美丽;用成语诠释原理,知识阐述像猪肚浩荡充盈;以成语结课,课堂总结如豹尾响亮有力。

    成语思政课教学

    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探析

    冯薇华战胜杨朝阳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要求,分析思政课教师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内涵意蕴,并从四个维度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凝练经验,向上发展,营造教育"新气象";深入学生,向下扎根,筑牢发展"后防线";提升素养,向内生长,巩固教学"基本盘";勇于创新,向外开拓,催生改革"新动能"。

    思政课教师教育家精神内涵意蕴实践路径

    数字化时代构建思政课卓越教师共同体论析

    涂俊礼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构建思政课卓越教师共同体至关重要,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关键作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明确建设思政课卓越教师共同体的目标愿景,构建与数字化时代紧密契合的组织机构,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建立以数字化平台为基础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激发思政课教师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这一举措能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推动思政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思政课卓越教师共同体数字化时代一体化建设数字化评价与激励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人生观

    卜海艳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生观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科学认识与评价人生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对人生意义、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不懈追求,与人生观教育目标深度契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担当精神、民本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刚健有为、经世致用、乐天达观精神,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进取、认真务实、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承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义利观、公私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生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人生观

    深刻把握"能""好""行"的逻辑关系

    张懿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好""行"的重要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政党、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行"是"能"和"好"的理论前提,"能"是"好"和"行"的主体条件,"好"是"行"和"能"的现实确证。我们要依据发展实际、持续积累经验、不断深化认知,在理论和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能""好""行"逻辑关系

    儒家人性论赋能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学理分析

    吕威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人性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具有启发性。当前,高校时代新人培育存在忽略学理、结果导向忽视过程、灌输教育收效甚微、感化教育流于形式等困境。儒家人性论包含的丰富内容有助于化解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现实困境:儒家善质论澄清逻辑前提,儒家过程论阐明理论原则,儒家主体论挖掘内在动力,儒家教化论提供有效方式。这为高校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了实践原则,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须尊重时代新人培育的人格、坚持时代新人培育的过程发展性、发挥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能动性、强化时代新人培育的教化有效性。

    儒家人性论高校时代新人

    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国家安全教育的变与不变

    谢春艳张淼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应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结合青年现状和人工智能发展情况,在坚持青年国家安全教育基本目的、指导理念、基本义涵及价值内核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出场语境、教育对象、教育者及教育方法的变化提升教育效果。同时,青年国家安全教育要因时而进,在不变的基础上创新求变,坚守初心,在变的过程中坚守不变,推动青年国家安全教育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实现新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青年国家安全教育辩证统一

    立德树人:在道德生态中成就精彩的自己——记高质量发展中的江苏省邗江中学

    陈慧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