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儿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

张士卿

双月刊

1673-4297

zyekzz@163.com

0931-8765573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中医儿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儿科杂志。于2005年8月创刊。本刊主要报道儿科学术的研究动态,研究信息,典籍整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儿科理论的成果,国外中医儿科研究动态及港、澳、台中医儿科学术研究交流信息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菖蒲郁金汤通过调节抽动-秽语综合征模型大鼠小胶质细胞及神经递质平衡发挥抗抽动作用的实验研究

    罗文珍尚菁史正刚冯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菖蒲郁金汤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MG)极化对3,3'-亚氨基二丙腈(IDPN)诱导的抽动-秽语综合征(TS)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各10只。使用IDPN腹腔注射制备TS模型,采用运动行为评分表检测造模是否成功。硫必利组给予硫必利混悬液,菖蒲郁金汤组给予菖蒲郁金汤药液,按15 mL/(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取5只大鼠,处死并取材;各组剩余5只大鼠干预28 d后全部处死并取材。观察各组大鼠纹状体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MG的极化分型及纹状体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神经递质多巴胺(DA)、多巴胺受体(DR)、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的水平变化。结果 干预前,各组间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的刻板行为评分和运动行为评分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菖蒲郁金汤组的刻板行为评分与硫必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运动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大鼠纹状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干预前空白组大鼠纹状体组织排列整齐且紧密、细胞大小适中,神经元核仁较大而圆,形态规则,细胞核与间质轮廓清晰;模型组纹状体组织排列稀疏且紊乱,神经元部分发生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胞质肿胀。干预后,硫必利组纹状体神经细胞数量、体积和形态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区别;菖蒲郁金汤组纹状体神经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胞体变圆,神经元排列紊乱程度及胞质肿胀程度减轻,皱缩坏死减少。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TS模型组、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大鼠纹状体中促炎(M1)型小胶质细胞比抗炎(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M1/M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精氨酸酶1(Arg1)标记的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此时M1型小胶质细胞多于M2型,占主导地位。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M1型比例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M1型小胶质细胞比例显著降低,M2型小胶质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时M2型小胶质细胞多于M1型,占主导地位。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DA、DR、GAB A AR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10、DA、DR、GABAAR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硫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DA、DR、GABAAR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菖蒲郁金汤可能是通过调节MG极化并维持DR-GABAAR相互作用的稳态,进一步改善TS免疫炎症状态,调控神经递质平衡,从而发挥抗抽动作用。

    抽动-秽语综合征菖蒲郁金汤小胶质细胞极化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实验研究

    基于"形神合一"观探讨小儿推拿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特色与机制

    王文超赵霞赵锦涛王亚军...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神合一"理论认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S)属于"形神同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形体虚弱,气血不足,五脏不和是"形气不充";患儿怪叫、秽语、任性冲动是心(脑)"神"失控。小儿推拿对于TS的治疗属形神共治,临床应用频率最高的穴位及手法为揉按百会、改良黄蜂出洞、捏脊、调五脏和掐揉五指节等,最终达到形神并治、安抚患儿、缓解焦虑、制止抽动的目的。小儿推拿在治疗TS临床症状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患儿心理的疏导,则临床疗效显著。

    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儿推拿形神合一理论探讨

    衢州雷氏医学儿科对钱乙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叶晗骏邱根祥方佳许宝才...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衢州雷氏医学儿科继承钱乙的学术思想,同时结合衢州当地特色和学派,著书《时病论》,发展了小儿辨治思想,提出以下观点:小儿属嫩阴嫩阳,治疗时注重养阴护阳;重视望诊的同时,强调诊查小儿面色与苗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诊合参;古今方剂,化裁运用,同时注重药引的运用和煎药水的选择;小儿时病急性期要兼顾脾胃,慢性调治期重视调治脾胃,做到肺脾同调;用药除轻灵精专外,需要常调小儿心肝;诊治时关注小儿情志,提倡养护应顺应四时等。以上观点不仅丰富了中医儿科的理论内涵,而且依据所发展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值得今后进一步挖掘和推广。

    雷氏医学儿科钱乙学术思想继承发展

    张喜莲教授基于"和法"理论从三阳分治抽动-秽语综合征经验

    李彩云田雨灵宋颖张盈...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候繁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张喜莲教授从六经辨证入手,认为其病机不离气机失和,以"和"立论,结合临床证候群辨证施治,提出尤以太阳经气失和、少阳枢机不利、阳明中气失调之三阳致病多见,通过调和营卫、疏利枢机、调理脾胃等诸"和法",分经辨治,常获显著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验证。

    抽动-秽语综合征和法太阳少阳阳明临床经验张喜莲

    林国彬主任中医师论治小儿疾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曾萌薇杨昊东林国彬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国彬主任中医师临床治疗小儿疾病多年,崇尚根植经典,以《黄帝内经》为思想根基,以《伤寒杂病论》为方法准则,并且博采众长,为己所用,倡用经方、善用膏方,擅用取渊汤治疗鼻渊等;诊治缜密周全,用药考究,细别功效,药性平和,味少量轻;灵活运用内外治法,内治为主,辅以穴位贴敷、外洗法等,用于平喘退热,收效甚佳;善用运气学说,三因制宜,结合小儿体质及当下的气象、物候特点,巧用备化汤等"三因司天方"治疗小儿杂病;重视舌脉,四诊合参,辨证准确。

    儿科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林国彬

    万力生教授运用"五位一体"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

    李小倩梁慧琳陈文璐万力生...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力生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不足,下元虚寒,以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开阖无节,故治以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万教授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脏腑与体表密切关联,同时个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及心理因素等也都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脏腑,故治疗本病不仅注重内外兼治,还注重对儿童行为、心理的治疗。在多年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中药+针灸+推拿+行为+调护的"五位一体"疗法,临床疗效显著。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遗尿症小儿五位一体临床经验万力生

    北京地方志中儿科医学史研究

    董子琪林筱萱闫李婕刘天翔...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北京地方志中与儿科相关的资源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对北京地区的儿科疾病、儿童养护、儿科医家医著、儿童医疗机构、儿科人才培养等情况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北京地区儿科发展特点,搜集疫病防治相关史料,补充儿科医学史研究。研究发现北京地方志中对儿科疾病及诊疗相关记载详略不一,载有丰富的儿科用药;儿童养护融入生活习俗,丰富和发展儿童保健学;疫病防护被高度重视,如避痘所、牛痘局等机构的建设,促进了儿科预防医学的发展;儿科医家医著与儿科医馆的历史脉络,体现了儿科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变革。

    北京地方志儿科医学史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治未病思想初探

    孟晓雨郜晓芹周亚东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整理归纳《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中对幼儿各发育阶段以及各类易感病证用药规律,从未雨绸缪,防病于先;见微知著,欲病救萌;已病早治,阻邪传经;瘥后防复,调护正气4个方面总结分析其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及运用,如在胎产护理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幼儿拭口、护脐方法,汤法浴儿具体措施;幼儿体质方面结合四诊法,注意清解胎毒;针对已病幼儿,主张用药平和,量儿大小选择用药;脾胃为先,预防传经等。诸多经典思想理论具有鲜明的治未病特色及时代先进性,为幼儿养生保健与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治未病儿科理论探讨

    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任光明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1-1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292例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朱文峰教授提出"证候辨证素量表"的简化计量方法对各证素进行诊断,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证素分布规律,确定证型。结果 对提取的中医四诊资料进行规范,共得到39种证候,其中频数在前10位的为咳嗽、肺部湿性啰音、脉滑、咳痰、舌苔滑、胸闷、舌苔白、喉中痰鸣、咽红、舌苔黄。共诊断证素11项,其中病位证素3项,为肺、脾、表;病性证素8项,分别为痰、饮、湿、气虚、阳虚、热、外风、寒。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证素以肺、痰为主。经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存在外风犯表、气虚饮停、脾阳虚湿困、痰浊阻肺4种不同的证型表现。结论 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是中医水液代谢紊乱的结果,其病机不仅在"肺"与"痰",更与脾、表、外风、饮等密切相关,是内外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其所存在的4种证候则全面揭示了上中二焦(营卫)-肺-脾轴对该病的影响及其调节水液代谢的内在机制。

    肺炎小儿气道黏液高分泌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回顾性分析

    养胃增液汤加减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阴虚型33例临床观察

    熊霖万飞莫世祥李静...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养胃增液汤加减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阴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陈家桥医院中医儿科门诊就诊的厌食症脾胃阴虚型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最终,对照组脱落3例,完成32例;治疗组脱落2例,完成33例。对照组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组予养胃增液汤加减口服联合捏脊疗法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为78。12%(25/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轻度胃肠道不适2例,可能与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有关,但不影响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2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养胃增液汤加减联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阴虚型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厌食症小儿脾胃阴虚型养胃增液汤捏脊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