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适性课程: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追求

    吉标
    1页

    来稿须知

    4页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持续竞争优势创建:理论、困境与路径

    潘燕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源基础理论聚焦于企业内部可控资源,提出了企业如何依靠自身可控资源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高校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创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的技术革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资源共享效率低下、资源聚焦难以落地、资源创新动力不足、资源协同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以通过资源共享整合、资源集中增效、资源动态创新、资源协同治理等发展路径,以创造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能够在合作过程中被开发利用的资源组合,创建自身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从而实现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基础理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持续竞争优势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价值阐释、要素确认和实践路径

    张雪翠梁晨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优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供给资源配置、协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适应度、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特色化发展。借鉴系统论,以贯通渐进为基准,以组织结构为引导,以能力提升为根本,以多元一体为目标,构建了由驱动系统、主导系统、支持系统和评价系统4个子系统、实践教学观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保障以及实践教学评价7个要素组成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过程中应以人才培养标准为参照,提升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适应度;以问题为引领,激活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动力源;以岗位能力结构为基准,建构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主支脉;以共建共享为准则,拓宽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域。

    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多元主体育人

    企业主导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如何建设的?——以华为ICT学院为例

    鲍计国鲍长生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是多主体联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华为ICT学院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制定适应ICT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以实验实训平台为核心的ICT基础设施;组建校企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构建以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类为主的课程体系;实施对华为ICT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监控。华为ICT学院建设案例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启示为:要重视企业利益,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要明细校企双方权责,规范工作流程;要注重合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现代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企业主导协同育人

    优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与培育策略——基于305个案例的NVivo质性分析

    金明磊李卓君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NVivo软件对305名优秀高职学生案例文本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技能应用、积极生活态度、担当社会责任是优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特征。基于此,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为:深化劳动意识,贯通技术技能的提升通道;优化自我管理,生成个体成长的内生动力;细化责任担当,筑牢家国情怀的认同纽带;强化人文底蕴,夯实终身发展的文化精神。

    核心素养高职院校优秀大学生群体特征

    1+X证书制度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

    黄予黄小丽杨满福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高职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对推广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高职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支持、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学习投入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构成因素,基于此构建高职学生1+X证书制度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采集定量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教师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就业压力可正向影响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教师支持的影响最为显著;1+X证书制度认同度正向影响学习投入。基于此,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四个方面都应采取相关策略,提高高职学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

    1+X证书1+X认同度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德技并修视域下墨家思想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周如川吴泳慧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技并修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是墨家人才培养目标。古老的墨家思想从平等博爱、不嫌鄙事、培养"兼士"三个方面奠定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精神底色。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德以为先的道德教育内容、技以为本的实践教育导向,蕴藏了新时代高职教育德技并修的文化基因。现代高职教育可以从五个维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即抓好"立德树人",落实根本任务;讲好"职教故事",提升社会认同;强调"关键能力",关注实践养成;推动"三教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矢志服务社会,增进"全球福祉"。古为今用,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服务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德技并修墨家思想高职人才培养五维路径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困境、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王玮王浩澎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以技术学习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面临内外部产业链对接不强、专业设置趋同、学生素养体现不足等实践困境。为破解僵局,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机制切入,提出外部产业链、内部教育端、学生主体三者皆为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且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内部互动联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外部产业链发展要求、内部教育端需求以及学生主体发展诉求,通过形成三者的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走向科学化进程探寻新路径,以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基本逻辑耦合机制

    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冯朝军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1+X证书制度下实施书证融通能够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以及助推学习型与技能型社会建设。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材建设仍存在职业标准把握不准,教材内容缺少岗位需求;职教理念认识不足,教材设计缺乏职教特色;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材开发团队结构单一;教学资源使用不广,教材使用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材建设的实施路径为: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把握书证融通核心要素;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理顺教材建设内在逻辑;明确多元开发主体,提升书证融通教材品质;对标国家技能标准,实现理论实践无缝对接;开发数字教材资源,创新书证融通教材形态。

    1+X证书书证融通产教融合职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