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化产教融合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张祺午
    1页

    来稿须知

    4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关系研究

    6-7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范栖银谢昊伦姜孟升
    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构成双向驱动的耦合关系。基于2010-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效应,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与等级均有显著提升,从2010年的0。372(轻度失调)提升到2022年的0。542(勉强协调);三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绝对值"东部>中部>西部",年增长率"西部>东部>中部"的分布格局,"东部引领""西部崛起"与"中部塌陷"并存;耦合协调度的省际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引起,总体有所缩小,但以2018年为拐点开始反弹;耦合协调度呈全局空间正相关,邻近省份的发展水平相对一致,局部自相关以高—高集聚为主。据此,应树立系统思维,助力高职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双向驱动,实现两系统的和谐互促;统筹空间布局,精准规划不同地区与省份的发展战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共赢;把握时代机遇,推动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实现多链路的同频共振。

    高等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面板数据空间分异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发展及时空特征分析

    苏荟周志微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重塑高等职业教育新生态,二者存在应然的耦合逻辑关系。基于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国各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度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呈现低协调等级省市多、高协调等级省市少的"金字塔"型分布格局;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集聚类型主要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及市场化水平对本地和邻地的影响均为正,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的影响为负、对邻地的影响为正,高职依赖度对本地的影响为正、对邻地的影响为负。基于此,要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推进两大系统的耦合进程;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充分发挥影响因素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实施发展策略。

    高等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空间杜宾模型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结"与"解"

    罗殿宏田翠英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加速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经过了概念内涵逐步清晰、教师数量逐年增多、资格认定标准逐渐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日趋严密的发展历程。"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事关教师切身利益,关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水平。建立完备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退出机制,将为建设一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职教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充足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为此,需要分层分类细化标准要求,建立健全认证与评价机制,强化彰显职业教育跨界属性,补强优化法律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准入退出机制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下"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王美倩黄梦园韦妙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当前"双师型"教师存在"局内人"意识不强、"工具人"思维较重、"边缘人"状态明显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未能组建以发展为核心的实践共同体,缺乏渐进、系统的专业发展链路和多元、有效的实践参与机制。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在实践共同体中的成长会经历"完全不参与→外围性参与→边缘性参与→中心参与→充分参与"五大阶段,为其赋予合法的身份、创设边缘的空间、搭建向心的阶梯和完善参与的机制是促进其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双师型"教师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执行困境与破解之策——基于政策网络理论

    姜光铭张继河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产教联合体是一个由政府、园区、企业、院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多领域跨部门的网络系统。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分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政策执行存在困境,如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体系存在"政策真空"、生产者网络行动主体之间"联而不合"、专业网络和议题网络行动主体参与"力不从心"、政策社群和府际网络行为主体权责"泾渭不明"。摆脱市域产教联合体执行困境,需要填充"政策真空",健全政策网络体系;强化利益融合,打造联合共同体;提高参与效能,发挥主体能动性;明晰权责边界,确保行动一致性。

    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政策网络理论

    我国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人力资本向度的分析

    李国良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对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坚实支撑和智力推动作用。通过历史分析法梳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发现,二者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联动效应。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国职业教育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发展与人力资本在素质提升、学历结构优化、城乡协同发展、男女文化程度均衡提高密切相关。结合人力资本向度的全面性、历史与动态性、经济关联性与政策指导性特征,可对二者的联动机制进行充分阐释和分析。

    职业教育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人力资本向度

    全国高职学校访企拓岗工作成效、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王如荣王维伟吴乃忠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2年度高职状态数据平台企业表、走访表、校企合作表、学生就业表等9张数据表为依据,从国家、省及学校三个层面用数据展示了1441所高职学校访企拓岗工作开展情况,从走访企业覆盖行业广、拓展优质就业岗位多,深度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提高人才供给精准性,推动校企优势互补、扩大校企合作增长极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校访企拓岗取得的显著成效,并进一步总结了高职学校访企拓岗工作存在主观认识不足、推进合作落实不力、合作目标有差异等问题。据此,提出提高访企拓岗工作认识、加强数据调度管理、提升学校服务企业能力、健全访企拓岗工作制度、完善访企拓岗工作评价机制等改进建议。

    高职学校访企拓岗校企合作人才供给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