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期推进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着力点

    谢永华
    1页

    来稿须知

    4页

    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的价值方位、发展方向与行动方略

    曹叔亮王悠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型本科职业大学是有方向的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有灵魂的高质量本科职业大学、有坐标的内涵式本科职业大学、有特色的示范性本科职业大学、有引领的标杆式本科职业大学。建设新型本科职业大学,应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专业建设理念,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坚定特色发展道路,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新型本科职业大学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建设办学模式

    新时代我国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路径——基于对全国35所职业本科试点院校的分析

    梅辉王建梁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35所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以民办高职升格为主、地域分布较广、规模稳步提升、类别设置多样是其呈现的主要特点;制度体系逐步形成、招生需求旺盛、专业建设不断优化、产教融合形式多样、就业优势明显是其取得的主要成就;校内制度不完善、对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建设存在短板、科学研究水平不高、财政投入有待加强是其存在的主要困境。新时代我国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路径为:完善校内制度体系、积极探索学科建设范式、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办学投入。

    职业本科院校高质量发展主要困境路径突破

    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应然特征及战略规划重点——基于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视角

    林金怡许心蕊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对于不同的社会团体组织找到自身发展特点及应然特征具有适用性,能够为职业本科院校这一新型团体组织提供战略上的差异化指导。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视角下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应然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比较身份团体差异上,要明确自身特征;在正视身份团体斗争上,要把握自身优劣;在塑造团体身份文化上,要打造职业性文化价值。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视角下职业本科院校的战略规划重点为:在战略目标上,要锚定职业性与实用性办学定位;在战略行动上,要坚持以选择性卓越为基本理念;在战略保障上,要建设校园品牌文化,增强身份认同感。

    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成层的冲突理论战略规划

    数字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特征与响应策略

    李梦卿王志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可以推进数字教育理念变革,提高职业教育学生数字信息素养;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数字教育内涵发展,培育职业教育数字工匠人才。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要求以及产业结构变革下人才结构的调整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与态势,彰显出创新性、生态性、适应性等特征。数字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为:以优化数字要素配置为主线,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闭环培养生态系统;以数字资源集聚驱动产教深度融合为依托,健全智能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统筹推进数字化新基建为牵引,打造政校行企人才培养共同体。

    数字技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信息素养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视导的主要内涵、产生逻辑及实践路向

    刘芳吉标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视导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旨在对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课程运行环节的全方位视察、评估和指导,从而推动学校课程持续发展。课程视导是涵盖课程系统的全面性视导、面向课程建设的过程性视导、指向课程改进的发展性视导、优化课程治理的民主化视导。立足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课程视导的理念构想与实践探索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吁求和全新路向。为健全学校自我督导体系、增强课程体系适应性、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课程视导。对此,高职院校需要秉承"自主发展、循证治理"的视导理念,构筑"产教融合、动态循环"的视导机制,建立"政校行企、多元共治"的视导组织,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治理改革创新,回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治理诉求。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高职院校课程视导教育督导教育治理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本质诠解

    邱亮晶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存在三种"误读",即"卓越计划"的翻版、"普通教育"的参照、"人才类型"的模糊。省思"误读",匠器禀赋、德艺兼备、勤勉拙诚、道技合一是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主要的价值蕴意。职业变化的复杂能力、产业变化的现实需求、人才培养的高级定位、工程职业的基因谱系,是对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新判断,并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向度:民族性、国际性和历史性。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基因谱系

    冲突与调和:多重制度逻辑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治理路向

    余晓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治理是对"双高计划"的行动回应,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治理是由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合作的集体性实践行动,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自洽,衍生出国家逻辑、科层逻辑、教育逻辑、发展逻辑、经济逻辑等不同的治理逻辑,不同逻辑之间相互补充,但也相互冲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上下背离、不同治理主体的利益对称关系、治理主体诉求与权责不清等问题导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治理体系不畅、效果不佳。为此,需要从建立政策制定与执行对接机制、深化产学研融通机制、打造专业群治理利益共同体等多重路径出发,对专业群治理主体进行利益调和。

    专业群治理高等职业教育多重制度逻辑利益相关者

    广西高职"1+X"证书试点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研究

    孙晓宇郭彩扣阙勇平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求。采用2019-2022年广西高职专业建设数据及"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数据,量化分析"1+X"试点专业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情况,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对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且数值远高于0。2的适应水平,"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远远小于广西第一产业的需求;第二产业对应的广西高职人才试点专业结构偏离度均为正值,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小于广西第二产业的需求;第三产业试点专业结构偏离度均为负值,高职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超过了第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据此提出提升试单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的策略:统筹高职专业布局,主动匹配产业结构调整;借助"1+X"证书制度试点,重构高职专业体系;充分调研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产业结构"1+X"证书制度专业建设高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