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技术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旬刊

1008-3219

cctve@vip.163.com

0431-86908094;86908095

130052

吉林长春凯旋路3050号

职业技术教育/Jour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宣传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内涵阐释、价值耦合与开发路径

    苟平章杨馥宁李军赵心玉...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人才供给侧和产业结构需求侧的矛盾日益突出,"课证融通"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提高育人能力的重要举措,但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资源不健全、课证衔接不紧密等现象。根据"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开发要点: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样性为起点,探索理实并重、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由校企合作搭建动态学习模块,精准对接教材、岗位需求、证书标准和职业标准,推动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本土化特色课程研究;结合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完善课程开发要素,设计"课证定位、职业能力目标制定、学习模块概念化、教学方式匹配、学分银行转换"的课程开发机制,使课程教学与证书在内容上契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形式上适应,为现代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创新赋能。

    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开发

    失当与适当:价值认同视域下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的生成逻辑

    张成林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应当秉持的本质使命和历史重任,核心是促进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德育行为借助于高职学生的价值认同来内发生成,其生成机制较为侧重于德育规律的内在生成逻辑,凸显着德育本体论意涵,发挥着德育的价值关切和高职学生发展的意义诉求。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的生成境遇价值悬置、功能遮蔽、过程偏移和行为失范等失当表现,引发德育工作"失语"风险,造成学生主体出现价值认同危机倾向。高职学生德育行为生成需要从价值复归、功能凸显、过程凝聚和行为内生等方面进行适当调适,最终形成理性僭越、隐而不彰的行为生成图景,建立兼具德育价值认同和行为生成导向的境脉勾勒时空。

    高职学生德育行为价值认同生成机制过程凝聚

    中职学生人际关系亲密程度与类型的二维探析

    余习德杜文明邱智婷梁奕琳...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子、母子、师生与同学关系是中职学生人际亲密的主要来源。分别以"变量"为中心和以"个体"为中心的视角,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东三所中职学校的1287名中职学生四类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量"的差异与组合模式人群类别的"质"的差异进行检测。以变量为中心的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子女数量与母子亲密呈负相关;第二,母子、父子、师生及同学亲密均呈两两正相关;第三,母子亲密存在年级与户籍差异,父子亲密存在年级与性别差异,同学亲密与师生亲密存在性别差异。以个体为中心的结果表明:其一,潜在剖面分析技术可以将中职学生的人际亲密划分为三个剖面,"C1低亲子—中校园亲密型(36。83%)""C2低亲子—高校园亲密型(37。68%)"与"C3高亲子—高校园亲密型(25。49%)"。其二,在C1中,同学亲密占主导;在C2与C3中,师生亲密占主导。基于此提出: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基于亲密型人际关系的社会支持系统、引导学生客观审视亲子亲密背后的家庭结构与人际功能、创新以校园亲密为抓手联动亲子亲密的家校共育型制度。

    中职学生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密程度亲密类型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时代意蕴与实践理路

    汪亚楠董毅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是民生之基、社会发展之本。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战略需求格局,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引导—择业竞争"等环节为分析框架发现,因学科设置脱嵌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校企间价值互斥产教融合不畅、学校"快就业"引导与毕业生"慢就业"趋向冲突等因素致使高职院校难以有效供给与市场需要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在择业竞争中高职毕业生持有的"弱势文凭"也难以迈过就业市场"学历导向"的隐性门槛。对此,需全面认识把握"双高计划"建设的内涵意蕴,坚持专业设置紧扣区域发展"产业脉搏",推动校企共铸"命运共同体",树立"服务型"就业引导逻辑,坚持认识提升与技能提升双轨并行,以消解制约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现实梗阻。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偏失与匡正

    于彦民陈晓慧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业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是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诸多偏失:以就业为导向的短期功利目标;以高校为全体的单一实施主体;以分离为特征的专创独立体系;以组合为原则的"拼凑型"教师队伍;以便利为出发点的竞赛评价。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需要:高站位谋划,厚文化推进;多主体共议,多价值共汇;注重专创融合,突出理实一体;严标准准入,强职后培训;重素质考查,创评价方式。

    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