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乔旺忠

双月刊

1003-305X

ecm1982@sina.com,ecm1982@yahoo.com.cn

010-64286602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中医教育/Jour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层次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现状与完善对策探讨

    宋奇繁陈倩茹陶斯佳汪奕名...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具有新时代医德精神的医学人才是各层次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不仅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教育发展内涵要求,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相辅相成,还有助于健康中国愿景的实现.在阐述医学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意义的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层次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现状,为新时代医学人文素养教育提供路径参考与对策建议.

    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医德教育思政教育

    AI绘画创作体验在中医药院校的美育实践与反思

    许大鹏周晓菲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美育课程的AI绘画体验模块教学,采用人工智能AI绘画进行艺术创作体验的美育方式,帮助中医药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合理利用AI技术,探索学科交叉融合途径,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勇于创新的中医药人才.首先带领学生尝试AI沉浸式艺术创作,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后的深度探讨,再次尝试对中医药文化的数字艺术传达实践,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反思.

    人工智能绘画美育中医药文化

    从"物我"双因素角度探讨"意象"美的分类及美育实践

    金旻逸李俊松晋永吴平...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实践创新是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基于美学理论,融合多学科资源,创新美育实践体验,实现美育育人是高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的一大热点."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根植于"意象论"的审美实践在高校美育研究中并不多见,存在理论依据、方法、案例缺失等不足.通过解析"意象"生成的2 个关键元素"物"与"我",创构"物我"双因素意象分类法,演绎出"物本""物境""物善""物韵""物我"5 种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连续渐变的"意象"美.同时,以中医本草为载体,运用新方法赏析、创作不同的本草之美,探讨中国美学"意象论"指导审美实践,实现美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增强高校美育实效,为开展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美育实践提供普适性的新方法与新手段.

    "物我"双因素意象分类法本草审美美育实践

    美育融入药学专业课程"融通、融合、融汇"教学模式构建的探究——以生药学课程为例

    吴靳荣宋龙倪梁红李惠...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教育如何融入专业课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探究热点和研究课题,通过探索构建美育融入生药学专业课程"融通、融合、融汇"教学模式,融通美育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合点;融合学生专业学习习惯,构建"发现美-热爱美-践行美-创造美"的专业课程教学思路与模块;融汇教与学,师生共同协作,挖掘、解读、品鉴课堂专业知识美,实践专业知识美,感受专业知识与生活与生命联接之美.通过现场观察、跟踪访谈发现,学生对于美育融入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参与性高,学习积极性有了大幅提升,更有专业自信,教学体验更为丰富.

    美育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模式

    新文科背景下中医药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叶青刘艾娟张晓枚姜卓呈...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科研思路与方法(外语类)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中医药外语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5年以来课程改革以知识整合为视角,以研究问题为导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进行探索和调整,并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和反思,指出科学化设置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交叉学科课程改革研究生培养中医药外语

    基于"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李燕村朱姝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予以推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构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是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有培养模式在制度规划、专业建设及培养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推进.将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以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教研平台、新教学团队为核心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中融入王清任学术思想的探索

    周丽亭周贤熙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清任学术思想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系统挖掘和梳理其学术思想中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破旧立新、转变思维、尊重生命的思政元素,并融入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有助于瞄准中医专业学生的思想共鸣点,开展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将为中医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提供新的参考.

    课程思政王清任人体解剖学

    推拿治疗渐冻症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张静姚斐肖彬李蔚江...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智能时代,构建正确的三观,培养爱国、爱社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高校青年,思政育人刻不容缓.推拿专业课程精心筛选出渐冻症进行思政教学设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课程研究从渐冻症思政元素案例精选、课程思政设计过程(课前思政预热、课中思政体验、课后思政反思、课外思政探索)、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打基础,也同时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课程思政元素推拿渐冻症

    基于CiteSpace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岳嘉陈丽张书楠慕婷婷...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2004-2023 年间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脉络,并对其热点和前沿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检索 2004 年 4 月 17 日—2023 年4 月17 日收录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改革相关研究及综述类的文献相关研究,通过CiteSpace 6.2.R1 软件对研究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 270 篇文献,得到年发文量、发文前10 的作者排名、作者合作网络、发文前10 的机构及教学、教学改革、实践、实验教学、预防医学、课程思政、教学问题、改革、卫生、研究生10 个关键词聚类标签.结论 通过对 2004-2023 年文献的分析,发现未来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育,应紧密联系课程思政,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构建实验教学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体系等.为解决传统教学的痛点与难点,应不断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学生从"你教我学"转变到"我想我学"的过程,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新医科"建设助力.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育教学改革文献计量学

    基于循证护理理念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案的应用

    李心钰吴彩琴周洁张锦玉...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案,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针对2 个平行教学班分别采用循证理念教学法和常规教学,通过量性与质性访谈 2 种方法对教改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实验教学班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批判思维的自信心等维度上的得分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实施课程改革后实验教学班较对照教学班在寻找真相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从访谈结果看,护生增强了循证护理概念、增加了主动学习行为.结论 该课程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激发对学生课程及专业的主动思考.

    循证护理理念基础护理学护理教育批判性思维混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