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乔旺忠

双月刊

1003-305X

ecm1982@sina.com,ecm1982@yahoo.com.cn

010-64286602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中医教育/Jour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逆向思维学习模型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沈蒙黄建梅袁瑞娟詹雪艳...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逆向思维学习模型为参考,结合仪器分析课程特点,提出适合课程创新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传统实验教学实施流程,即确定教学目标、教师教授内容、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再次实验"3 个环节;并具体阐述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实施要点、具体应用和实施意义.以期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探索,为现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逆向思维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创造性

    基于交互设计的病理学混合式翻转教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

    陈嵘李明泓汝晶孟卓然...
    102-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病理学混合式翻转教学中采用交互设计,并探讨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三向交互决定论设计病理学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以自愿为原则随机抽取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 个同质本科生班级119 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 60 人和对照组 59 人,组间均衡可比.其中,试验组采用混合式翻转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课程开始前 3 d与结束后 1 d时以自编"自主学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课中分析试验组学习活跃度;采用相同的时间、方式、试卷对2 组进行3 次闭卷测验,完成形成性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前后比较,自主学习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提高,且试验组学生课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课程过程中学习活跃度均提高,且线上、线下学习活跃度一致,随教学时间推移呈现逐渐增多并稳定的趋势;试验组学生第 2、3 次测验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优于第1 次测验成绩,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互设计病理学混合式翻转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病理学医学生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心理交互自主学习

    基于"多维视角"探索中药学的教学实践——以发散风寒药为例

    刘扬王欢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学是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但内容零碎庞杂,信息量大,教材上主要采用"以方证药"的单一维度表述中药的功效,导致学生对不同药物之间的鉴别及精准运用难以有效掌握.针对此问题,提出通过"多维视角"全面认识中药的功效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主要从共性、次共性、个性、以方证药、名医用药经验与单味中药治疗案例、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成语、药名、三因制宜、中医基础理论、现代药理等 11 个维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细致地掌握中药的功效,以达到精准灵活用药的教学目的,为学生学好方剂及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药学多维视角发散风寒教学实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演变过程分析

    何晨皓焦楠杨子涵徐小然...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范且制度化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是培养高质量、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国情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从结构观和历史观出发,为研究我国30 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变迁历史提供新的视角.我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变迁过程可概括为渐进性政策变迁时期、转型期政策变迁时期、激进性政策变迁时期 3 个时期,其变迁脉络反映外部时间过程和空间结构均会对政策的变化产生制约作用,同时在制度、环境、行动者之间复杂的交互影响中形成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呈现出渐进的发展变迁形式,进而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因此,优化与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需要注重外部客观环境与行动者的影响力,从政策应具有的引领性出发,加大资源激励,各地区、单位应深化政策学习,不断强化中医特色,提高培养质量,从个体层面助推政策高效率、高质量落实,为中医药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历史制度主义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学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以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为例

    陈俊龙王伊光张少辉汤阳...
    12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肩负着我国中医学人才梯队培养的重要使命.目前,绝大部分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教学建设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亟须一套适合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发展的教学建设方案.研究"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以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为实践基地,从理念内涵、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角度对"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实证研究效果较好,可为其他同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教学建设提供参考,为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提供保障.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教育中医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

    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毕业实习满意度评价研究

    杨蕊宁焦楠霍海鸿袁娜...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毕业实习满意度现状,并探讨其原因及改进策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校、实习基地、学生个人 3 个维度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毕业实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毕业实习总体满意度评分为3.50 分,学校维度满意度评分为(21.53±6.05)分,满分 30 分;实习基地维度满意度评分为(29.77±7.16)分,满分40 分;学生个人维度满意度评分为(12.70±4.26)分,满分 20 分.其中,评分最高的为学生对带教教师所教学的实践技能满意度和对带教教师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3.87±0.86)(3.87±0.71)分,最低为学生在实习期间所获得经济补助的满意度为(2.35±1.26)分.结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本科临床毕业实习的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仍存在实习与考研等个人规划冲突、学生个人能力提升较少,带教老师教学指导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议未来需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实习的心态;加强实习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以提升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效果与质量.

    满意度毕业实习中医学专业本科生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中医护理实训教学探讨

    王云璐
    132-13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具身认知的内涵和中医护理实训教学特征,探讨具身学习应用于中医护理实训教学的价值,提出具身认知视角下中医护理实训教学支架的设计思路,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身体感知和参与,促使学生将身体体验内化为深刻的认知,构建丰富的经验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在中医护理实训中的学习实效.

    具身认知中医护理实训教学

    Mini-CEX在中医内科肾病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承承白羽蔡倩郭颖博...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在提高中医内科肾病实习教学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实习轮转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实习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人,观察组给予Mini-CEX测评,共进行2 次,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2 组共观察4 周,实习结束后,分别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及出科临床技能考核,并对2 组进行比较;观察组采用5 点利克特量表的形式通过问卷对 Mini-CEX 各项内容的认可度进行评价.结果 实习4 周后,观察组的Mini-CEX考核成绩较初次显著提高(P<0.001),且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对 Mini-CEX 各项评价的得分均>4.4 分.结论 Mini-CEX测评引入中医内科肾病实习教学后,有助于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中医内科肾病临床实习

    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振宇刘建乔周仲伍芦煜...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参加本科实习医师 80人,采取抽签的方法平均分配到微格教学法组和传统教学法组,每组40 人.微格教学法组采用微课教学,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学生自己纠错,带教老师进行指导并点评总结.传统教学法组带教老师采用讲授和演示教学法,后由学生自行练习打结操作.2 组实习医师均每日练习30 min,共学习7d.学习前后比较2 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量,学习后使用打结模拟器进行深部打结评分;各组带教医师带领实习医师上台进行真实手术操作,记录内痔结扎成功率;对所有实习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评分.结果 学习前2 组实习医师1 min打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学习前比较,2 组实习医师 1 min打结数均明显增多(P<0.05),且学习后微格教学法组实习医师 1 min打结数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P<0.05).学习后2 组实习医师学习后深部打结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格教学法组内痔结扎成功率为90%,传统教学法组为8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格教学法组学习后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格教学法在中医外科结扎法教学中,能够提升学员单位时间打结数量,但对打结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体反馈情况优于传统教学法.

    微格教学法中医外科结扎法技能教学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西学中班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应用

    郑宏宋梓铱赵爽赵玉洁...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西学中班中医急诊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中医急诊思维的能力.方法 以CBL联合PBL教学法为教学主线,从神昏、脱证、中风等急症和专病入手,通过精选急诊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与情景模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并分析病案诊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中西医急诊思维的对比,最后帮助学生建立中医急诊思维.结果 教学结束后,学生对中医治疗急症有效性的认可度得到提高,对中医急症的辨证能力和掌握急救中成药的能力得到提高,经χ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学中班中医急诊学教学中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中医急诊辨证思维能力,提高常用急救中成药的使用能力和使用中医技术处理急症的能力.

    CBL教学法PBL教学法中医急诊学西学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