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

乔旺忠

双月刊

1003-305X

ecm1982@sina.com,ecm1982@yahoo.com.cn

010-64286602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

中医教育/Jour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82年,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教育科学研究刊物。本刊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集导向性、学术性、研究性、应用性于一体,全方位服务于中医药教育事业。其读者对象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等中医药学校,中医药函大、夜大、社会力量办学的师生和自学中医者;以及进行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各级中医、中药、科研人员和准备参加中医药自学考试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力提升对策研究

    徐静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对作为高层次人才输出方和培养方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题.探讨新质生产力概念对中医药教育领域的毕业生能力与高校就业工作的影响,并从中医药毕业生专业适配度问题、中医药专业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中医药专业新生代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医药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中医药毕业生国际化就业路径及竞争等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医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从专业领域教育教学、中医药特色职业规划指导及毕业生全方位就业工作等层面进行思考并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策略和方法.

    新质生产力中医药毕业生就业能力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特质研究

    许美琳马思雍徐博函全锐...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特质,构建系统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为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撑.方法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创业团队为例,对其中85名团队负责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对访谈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以构建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结果 构建了"创新创业基质""创新创业潜质""创新创业特质"三大维度20个主范畴的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胜任力特质理论模型,进一步提出"专创融合·师生共创·项目落地"的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路径构建思路.结论 创新创业基质是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的传承之本,要建立中医药专创融合的培养模式提升创新创业基质;创新创业潜质是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的创新之基,要营造师带徒共同创新的教育生态挖掘创新创业潜质;创新创业特质是高等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之源,要厚植中医药发展落地的创业沃土孕育创新创业特质.

    创新创业扎根理论胜任力胜任力模型高等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基于VOSviewer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冯秀芝姜开运刘立萍张瀚文...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中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概况,分析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进一步系统化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以"中医药"及"课程思政"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对年度发文数量、发文期刊、发文机构和高频被引文献进行分析,利用VOSviewer软件,进行关键词密度和聚类知识图谱分析,以及关键词随时间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分析.结果 自2018年以来,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广泛开展了中医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研究依次集中在中药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鉴定学等课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上;"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最为凸显的课程思政要素.结论 中医药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广泛开展,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是核心要素,教学设计是关键环节,但以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思政系统性研究和评价机制研究不足.

    中医药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关于中医药院校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路径探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许大鹏刘怡桐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美育经过多年发展、建设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三个坚持五个层级"美育体系,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美育人.在现有美育体系基础上,从美育课程创新改革、创新美育实践、建设美育校园文化3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到美育浸润学生、美育浸润教师、美育浸润学校,厚植学生国学底蕴,建设中医药文化特色美育,树立师生的文化自信,对中医药院校的美育浸润行动落地路径进行了探析.

    美育国学中医美学精神交叉数字化

    红医精神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张艺维陈延秋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医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医疗卫生战线上的生动体现,是医学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当前,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已普遍认同红医精神融入思政课的重要价值,但在融入过程中仍面临融入主题未能耦合新时代医学生需求、融入内涵割裂化与浅表化、融入路径缺乏层级递进等挑战.因此,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时代化的议题、生动化的表达,增强红医精神的亲和力;以科研赋能教学,用红医精神提升理论知识的说服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用红医精神强化新时代医学生的政治认同力.

    红医精神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认同高阶能力

    《中医教育》征订、征稿启事

    97页

    中医药院校"家文化"育人途径探析——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为例

    曾滟棱郭成博司天卓周嫱...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助力.基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探索实践,将中华传统"家文化"与"仁、和、精、诚"的中医药核心价值融合在一起;分别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层面探索和挖掘了"家文化"在高校文化育人中的实践价值,形成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位一体"的中医药院校"家文化"育人体系,从而为中医药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开辟新的路径.

    家文化文化育人中医药院校

    《中医教育》为防止作者误投虚假网站的通知

    103页

    基于标准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药+农学"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沈岚张彤倪梁红袁颖...
    104-108,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农科"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结合上海地域特点及优势,发挥上海中医药大学多学科优势,从课程打通、师资互通、平台融通3个维度构建"中药+农学"协同育人模式,践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助农、中药质量标准服务兴农、中医药文化内涵润泽育农"的新农科建设理念,推进知农爱农高质量药农结合人才培养,为新农科背景下的中药学专业建设提供思路.

    协同育人新农科中药人才培养模式

    针灸治疗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实施路径探讨

    李阳张全爱韩德雄刘林...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治疗学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结合针灸专业的特色及优势,从多角度挖掘契合教学目标的思政元素,并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实施路径.将价值引领融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希冀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

    针灸治疗学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