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孟庆国

月刊

1672-5727

zhyjyyj@263.net

022-88181519;28116509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职业教育研究/Jour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研机构,全国各级各类高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做好产业资源转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陈建录
    1页

    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精神打造职教合作标杆项目——兼论非洲鲁班工坊建设的进展、经验与走向

    吕景泉赵文平李力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9年3月在非洲建成第一个鲁班工坊以来,非洲鲁班工坊建设致力于打造中非职教合作标杆项目,取得了卓越成绩.鲁班工坊合作项目由点到面且布局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对接需求且与合作国产业高度契合,服务功能走向多样且得到合作国高度认同.同时,在建设中形成了以下基本经验;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追求,坚持共研共建共享共用共赢的合力机制,坚持满足合作国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坚持推动中非产能合作与合作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探索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多方联动合作.未来,非洲鲁班工坊建设,将持续跟进和主动服务重大外交战略,持续深化"五业联动"在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持续优化区域布局和区域中心建设,持续对接非洲发展战略优化内涵建设,持续服务经济社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中非合作论坛中非合作鲁班工坊职教合作标杆五业联动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理念的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路径构建研究——以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庄建军李芸何丹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中医药职业教育"走出去"的现实需要和难点,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四体系四载体"的路径,即以中医药科普基地为载体,构建扩大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体系;以中医药鲁班工坊为载体,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的EPIP教学模式话语体系;以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室为载体,构建促进中医药技术与其他国家传统医学融合创新的课程体系;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载体,构建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的竞赛体系.

    鲁班工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中医药职业教育国际化交流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崔凤梅刘颖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大数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为例,探索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改革.通过设计实施基于企业真实工程的教学项目,引导学生从项目规划、数据获取、清洗整理、分析挖掘到结果可视化全过程实践,提升学生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及解决复杂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大数据技术教学案例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以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建设为例

    郭立娜薄光明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乌兹别克斯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载体.结合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的建设需求,引入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探讨其在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创新设计了真实的工程化实践创新项目——"乐鲜生活"电商平台系统,以实现信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机衔接与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信息技术专业

    产教融合赋能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逻辑理路、行动框架与提升路径

    周劲松张晓湘刘海妹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省域职业教育专业集群发展需要产教融合对其深度赋能.其逻辑理路体现为:以集群优势理论和社会生产分工论为支撑的必然性依据、产教双方及社会系统价值链全面增进的应然性价值要求、专业体系适应性发展的实然性功能追求、职业教育与产业区域生态位的适然性规定、产教主体资源交换的自然性选择.行动框架包括高质量发展导向的行动理念、政策牵引的行动工具体系、"互联互通"的治理网络行动场域及服务产业能力为重点的指引目标.提升路径在于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推进体系、创建区域一体化治理模式、健全产教融合实体运行机制、完备合作发展机制、着力专业集群资源秩序化重构.

    产教融合专业集群省域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的动因、旨归与进路

    谭君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社会适应性有待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尚有欠缺、产学研持久深度融合不足和高质量现代职教体系亟需完善等问题.在教育强国视域下,可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措施为:完善共同体章程,强化责任落实;协同各方利益,塑造利益共同体;立足区域产业,联合优质企业、行业及遵循政策指引贯彻落实新规定.

    教育强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

    省域中职教研体系构建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陈一鑫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研是促进教师职后发展的有力途径,也是新时期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生诉求.当前,广西中职教研在教师、课程、学校三个层面体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并迎来中职公共基础课得到重视、中职基础性作用被强化两大政策机遇.在此背景下,针对广西中职教研体系所面临的政策引领不到位、机构布局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充足三大挑战,需要通过推动教研机制规范化、引导教研体系立体化、促进教研团队多元化三个角度,构建高质量省域中职教研体系,进而实现中职教学水平的提升.

    中职教育中职教研教研体系

    智能化时代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挑战、特殊定位与应对策略

    覃俭雪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时代知识更新加快、劳动就业结构发生改变、中等技能劳动力需求下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生态等方面面临挑战.中等职业教育需坚定职业性、基础性、融通性三重属性,在多元发展理念指导下,回归教育本质,坚持开放合作;关注学习能力,满足双向需求;动态布局专业,整合专业建设;注重跨界融合,强化基础课程;活化教学内容,创生教学方法.

    智能化时代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基础性融通性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演进特征、问题与建议——基于NVivo的政策文件分析

    陈丽君马学丽蔡治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国特色学徒制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和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基于PDCA循环理论和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建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NVivo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46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特色学徒制政策发展经历了酝酿探索、初步发展、深化完善三个阶段,政策工具使用由单一逐渐过渡到多元,但存在政策工具配置不均、培养模式探索不足、对学徒身份转变和利益保障重视不够、政策工具在学徒制政策内容中使用不均衡等问题.基于此,建议优化政策工具配置,探索多元培养模式,提高政策工具与内容的匹配度等,促进中国特色学徒制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特色学徒制PDCA循环理论政策文件分析NV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