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开发与市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月刊

1005-8141

zykfsc@163.com;zykfysc@188.com

028-68107829;68107828

610015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资源开发与市场/Jour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为主、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脱贫山区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尚海洋胡玥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格局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中国农村涌现出大量代表、服务和维护农民利益的社会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因其公益性和社会性在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乡村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脱贫山区农村社会组织自身存在内生动力匮乏、组织管理松散和结构失衡等问题,在乡村契合和自身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制约性.结合脱贫山区农村社会组织的现状、问题及作用,探析增强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有效对策,通过加强党政赋能、创新组织体系和强化组织衔接等措施推动农村社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进而完善其在稳定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推动与衔接功能.

    农村社会组织脱贫山区作用机理

    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

    牛文涛尚雯雯
    427-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滑县和延津县为观察对象,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营过程的理论框架,对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进行讨论,揭示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的内在工作机理.结果表明:①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壮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组织等多要素共同支撑下的系统演化过程,而其可持续运营则依赖于关键要素的持续供给和要素结构的不断优化.②由于口头契约的有限约束、"熟人交易"的选择偏好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相对缺失,小农户等土地流转主体存在主动违约的道德风险,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运营所需的"可持续土地供给"呈现显著不确定性.③农村土地抵押权的"受限性",以及农业经营资产抵押价值的低廉化和农业经营活动的高风险,引致了外部资本的主动参与意愿相对不足,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信贷供给约束.同时异地人才流入、本土人才回流和传统农户转型的外部激励不足,则引致了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和"法人化"运营所需"关键人才"的供给困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运营理论逻辑现实困境

    黑牛肝菌多糖提取工艺比较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王俊杰牛蓓时小东胡凯丹...
    437-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得率为标准,从3种多糖提取方法(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声辅助复合酶法)中筛选并优化出黑牛肝菌多糖的最佳提取流程,进而获取黑牛肝功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信息.利用单因素实验选出多糖得率最高提取法,利用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提取方法,采用分级醇沉法对多糖进行分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以及还原力测定法了解黑牛肝菌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发现:热水提取法、超声提取法、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法的多糖得率分别为5.64%、6.74%、18.47%.优化后的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法最佳工艺方案为:复合酶比例(m纤维素酶∶m蛋白酶)2∶1,酶解温度42.7℃,酶解时间67 min,酶添加量为1.92%,超声时间为20 min,预期得率18.867%;各级醇沉黑牛肝菌多糖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与多糖浓度和醇沉浓度呈正比,80%乙醇沉淀获得的多糖综合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超声辅助复合酶提取法可显著提高黑牛肝菌多糖得率,获得的黑牛肝菌多糖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黑牛肝菌多糖提取方法分级醇沉体外抗氧化活性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评价标准研究

    明庆忠周志利史鹏飞王雪波...
    44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城市高品质建设和城市旅游高质量发展,对如何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提出了新要求.在剖析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通过对国家、行业和学界相关评价标准的回顾,结合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和专家咨询,探索构建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评价指标体系.着眼于文旅吸引力国际化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国际化水平、城市高质量发展国际化水平、市场发育潜力国际化水平、游客体验质量综合水平等五个维度,尤其注重游客满意度、创新能力、品牌形象等方面,选取了15个二级指标、细化出100个三级指标形成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评价分值,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基础夯实阶段、建设冲刺阶段、基本建成阶段、全面建成阶段.

    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发展趋势评价标准高质量发展

    基于多源数据的夜间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力探究——以昆明市为例

    张博文骆曼董丽江杜奇辉...
    45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间旅游满足了游客的多元需求,为带动地方经济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昆明市夜间旅游为例,构建夜间旅游空间分布模型,揭示昆明市夜间旅游空间分布特征与发展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昆明市夜间旅游资源、游客活力和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呈现出分散和多元化的特点,夜间经济的影响范围超越传统旅游活动的影响范围,游客更倾向于在人流量较小的地方活动;②夜间旅游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丰富多样的夜间观光旅游资源和发达的夜间经济;③昆明市夜间旅游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以高密度大聚集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东北—西南"的分布趋势;④旅游资源的丰富度、质量、受欢迎程度和知名度以及居民点密度和疫情防护水平是关键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和交互作用,旅游资源质量、知名度以及疫情防护水平对夜间旅游的影响最为显著,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来促进后疫情时代下夜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夜间旅游空间分布驱动力多源数据

    魔都印象:基于文本分析的上海城市旅游情感形象研究

    赵德芳
    46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形象是旅游目的地重要形象之一.以外地游客的上海游记为语料,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结果表明:①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情感态度总体上积极正面,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设施服务、环境氛围和管理服务5个维度上;②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的积极评价多集中在"繁华、现代、时尚、独特"高频词上,说明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形象已基本建成;③但是景区商业化、高物价和人多排队等因素带给部分游客负面情绪.针对此,本文提出了夯实景区文化内涵、加快全域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精细化服务管理等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建议.

    情感形象网络游记扎根理论上海文本分析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詹一虹赵禹晨
    47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开发是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顺应时代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评估旅游开发适宜性是开发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引入WSR系统方法论,建立民间文学类非遗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和应用性评分表,对湖北省内9项国家级非遗和7项省级非遗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第Ⅰ类非遗得分较高,具有丰富的物理、事理和人理条件,适宜旅游开发;②第Ⅱ类非遗应在补齐产品衍生性、游客体验性和可展示性等短板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③第Ⅲ类非遗需在强调"保护为先"的原则下,对其经济价值适度挖掘,同时探索非遗传承的多元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WSR系统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