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的益气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研究

    韦仕许孔德忠苏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益气活血法的高频配伍规律,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其核心药物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Python 3.8.1 编程对中国中医药在线数据库进行智能抓取,分析其配伍规律,以符合支持度≥0.30,置信度≥0.90,提升度≥1.00 的中药为核心药物组,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核心药物组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平台、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收集药物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得膝骨关节炎相关靶基因,利用Venny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及疾病靶点的交集,采用Cys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软件对关键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对成分与关键靶标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以益气活血法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黄芪-当归为核心药物组,并筛选得到 22 个活性成分,涉及 74 个关键靶基因.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药物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关键靶点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4、IL-1β和趋化因子 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XCL2)等;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脂多糖反应、细胞死亡、迁移的正向调节、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与其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与治疗膝骨关节炎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与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苷具有较高亲和力.结论:初步预测了益气活血法核心药物组对膝骨关节炎的基本药理基础及作用机制,益气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多基因参与、多信号通路的特点.

    益气活血法膝骨关节炎黄芪当归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四藤一仙汤治疗糖尿病神经周围病变的作用机制

    华醒实李长辉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现代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四藤一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在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同时推测这些成分的作用靶点,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和国家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TCM)筛选四藤一仙汤中涉及的五味中药信息及潜在的药理作用和靶点信息,通过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中搜索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疾病相关的靶点信息,然后将其与四藤一仙汤中的成药靶点信息取交集,得到成药-疾病交集靶点.使用STRING平台构建这些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以TSV文件格式导入Cytoscape 3.8.2 软件.在Cytoscape 3.8.2 软件中,我们将进行关键靶点分析,依据连接度值进行二次建模,进行亮暗颜色分析,从而检测出最关键的核心靶点;此外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分析药物-疾病靶点互相作用网络,同时完成对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信息的富集与分析,从而筛选出四藤一仙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活性物质成分.最后用 Autodock 软件和 Pymol 软件对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可视化展示.结果:药物和疾病的潜在靶点分别为 249 个和 1 324 个,它们之间的交集靶点为 108 个.经过筛选,我们获得了核心靶点,其中包括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四藤一仙汤对细胞生物学过程具有多种影响,包括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对无机物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细胞对脂质的反应、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细胞对有机环状化合物的反应、细胞群增殖的负调控、细胞分解代谢过程的调节等.同时,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四藤一仙汤可能通过多种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其中包括癌症的途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化学致癌-活性氧、糖尿病性心肌病、胰岛素抵抗、疟疾、松弛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AKT1 与β-谷甾醇、TP53 与木犀草素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四藤一仙汤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过程中,表现出多靶点、多基因、多通路的作用机制.除了减轻疼痛作用外,它还具有一定的减轻血管内皮损害、改善周围神经和预防癌症的效果.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和使用这一经典验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四藤一仙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糖尿病性心脏病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分析

    李欣杨闯吴文胜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究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并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高频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药处方,将其结果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SPSS Modeler 18.0 等软件进行分析.其次,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对高频药物获取化合物对应的靶点,与GeneCards、OMIM、pharmGKB、TTD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性心脏病相关靶点相互映射并取其交集,通过Cytoscape 3.2.1 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关键通路"可视化网络分析.通过R语言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最后,用SYBYL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401篇文献,纳入198首处方,包含183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依次为丹参(121次)、麦冬(92 次)、五味子(77 次)、黄芪(76 次),关联规则得到支持的较高的组合 22 个.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丹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的 99 个活性成分,筛选出 10 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表明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能够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其中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结合能力最强.结论:本研究经数据分析得出,在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多选用药性偏温、平、寒;药味偏甘、苦、辛;归肝、脾、肺、心经的药物,可着重参考麦冬-赤芍、五味子;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的配伍.核心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是应用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木樨草素、尿苷等活性成分,以TP53、MYC原癌基因(MYC Proto-Oncogene,MY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3等为关键靶点发挥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糖尿病性心脏病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关联规则

    浅析《伤寒论》论治心悸规律

    王朵唐海波刘菊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悸是指心中悸动、惕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黄帝内经》虽未明确提及心悸病名,但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及感受邪气是其病因病机.至汉代,张机(字仲景)提出心悸病名,并于《伤寒论》中记载数十条关于心悸病证的条文.张机从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遣方用药等方面论治心悸,对心悸的认识较为完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斟酌《伤寒论》原文,不难发现张机立论心悸不过三者,或虚或饮或为误治.其因于"虚"者,立足于心之生理特点,"心主血"且"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悸或由发汗不当、损伤阳气,或为心脾不足、气血亏虚,阳气与阴血的匮乏必然使得心无所主则见悸动不安;因于"饮"者,或为脾肾阳虚、水饮上犯,或为少阳受邪、三焦气化不利,邪气内舍于心,扰动心神,故使心悸而发;另有因于"误治",或吐或下,易至津液耗伤,徒伤正气,而使邪气内陷,心神不守,悸动不安.据其病机的不同,张机组建桂枝甘草汤、真武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茯苓甘草汤等宁心止悸方药,探其遣方用药规律亦有迹可循,一者桂枝甘草汤为温阳止悸基本架构;二者善用茯苓利水止悸.其组方不外乎从虚实两端立论,虚则补之,实则泄之,方药所用极简,对后世心悸的治疗极具阐发意义.故文章从张机立论出发,探析其对于心悸的认识,并从《伤寒论》所遣方药分析心悸诊治规律.

    心悸《伤寒论》诊治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规律分析

    王位位李彩萍宋丽娟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气阴两虚型心悸处方中的用药规律,从中得到高频处方以及高频中药,为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服务平台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四个数据库中自建库到 2022年10月载录的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医案,筛选并录入气阴两虚型心悸医案中包含的处方,应用WPS Excel、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分别进行中药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网络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纳入处方 268 首,共涉及中药 227 味,高频药物 51 味,温性和寒性中药分别为 74 味和 73 味,甘味中药105味,归肝经、心经中药分别为60味和55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处方为炙甘草汤、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药组为"大枣-生姜and阿胶",可聚类为 5 类,因子分析共提取到公因子 11 个.结论:气阴两虚型心悸的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处方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炙甘草汤、生脉散,可采用调气和血、益气温阳、宁心安神的方法治疗心悸,为临床提供参考.

    心悸气阴两虚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基于CiteSpace的气虚血瘀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李佳铭姜钧文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发展趋势与热点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建库至 2022 年 9 月 27 日收录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有效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 927 篇有效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学者以王伟为代表,研究机构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代表,但大部分作者及机构彼此间联系较少,合作较分散;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重点治疗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体外反搏、穴位按摩等;常用药物如养心氏片、灯盏生脉胶囊等;常用实验室指标为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等.结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主要研究热点及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等,预测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临床观察与生活质量相结合、炎症因子等话题将成为未来的热点趋势.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虚血瘀证可视化分析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代安琪戴国华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漏斗图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 42 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 3 867 例受试患者,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患者 1 952 例,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患者 1 915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联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RR = 1.18,95%CI =[1.13,1.22],P<0.000 01)、心率(MD =-8.29,95%CI=[-12.29,-4.29],P<0.000 1)、左心室射血分数(MD = 4.90,95%CI=[3.48,6.33],P<0.000 01)、左心舒张末期内径(MD =-6.94,95%CI=[-8.50,-5.38],P<0.000 01)、左心收缩末期内径(MD =-4.62,95%CI=[-4.93,-4.31],P<0.000 01)、6分钟步行试验(MD=72.36,95%CI=[27.39,117.34],P=0.002)、不良反应发生率(RR=0.65,95%CI=[0.49,0.86],P=0.002).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收缩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试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及数量的限制,今后仍需要开展能体现中医病证结合、辨证论治诊疗特色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快速性心律失常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网状Meta分析

    王薇曹璐任鹏赵会林...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集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 年 2 月 10 日.采用RevMan5.3、STATA15.1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 70 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 6 973 例患者,涉及 7 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提高心绞痛疗效方面,排序依次为养心氏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常规西药;②在提高心电图疗效方面,排序依次为芪参益气滴丸+常规西药>养心氏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常规西药;③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排序依次为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常规西药;④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排序依次为养心氏片+常规西药>益心舒胶囊+常规西药>冠心舒通胶囊+常规西药>丹蒌片+常规西药>心可舒片+常规西药>麝香保心丸+常规西药>常规西药;⑤在安全性方面,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的不良反应整体少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表明,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其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同时具有调脂作用且安全性更好.但部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佳,故此结论需进一步在更多高质量研究中予以验证.

    中成药稳定型心绞痛网状Meta分析

    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效性的Meta分析

    李倩蓉支晓东卢维杰张晓刚...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收集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搜索至2022年11月6日在库文章.由独立的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资料的筛选、资料的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7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684例,其中试验组344 例,对照组 340 例.Meta分析显示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4.77,95%置信区间(CI)(2.97,7.67),P<0.000 01],降低血清B型脑钠肽水平[均数差(MD)=-70.90,95%CI(-122.89,-18.92),P = 0.008]和血清N末端脑钠肽水平[MD =-0.66,95%CI(-1.27,-0.05),P = 0.03],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4.64,95%CI(3.19,6.09),P<0.000 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MD=-3.49,95%CI(-4.10,-2.88),P<0.000 01],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MD=-4.05,95%CI(-6.18,-1.91),P=0.000 2]和超敏C反应蛋白[MD=-2.23,95%CI(-2.99,-1.47),P<0.000 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联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心功能,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慢性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中药沙棘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董敏张晶晶田丁阳聂文鹏...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棘作为传统的民族用药,是一味历史悠久的中药,其应用领域广泛.现代诸多医学研究发现,沙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诸如沙棘黄酮、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在医疗、保健等方面均能够发挥很好的疗效,从而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以及化妆护肤等各个领域.沙棘的应用部位最常见的以其果实为主,其枝叶、根皮的药用价值也在逐渐被开发利用.沙棘的药用价值涵盖诸多领域,在中医方面,它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活血疏通、益气养血等作用.在药理研究方面,如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沙棘能够止咳化痰、预防感冒、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沙棘能够治疗脾胃虚弱等引起的肠胃疾病;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沙棘具有软化、保护血管,预防血栓形成等功效.此外,沙棘在保护肾脏、肝脏以及抗肿瘤、治疗妇科疾病等方面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沙棘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运用,从抗心肌缺血、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活性和治疗心脏代谢性疾病等方面揭示其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并总结其古今运用.

    沙棘心血管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