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四圣心源》为清代乾隆御医黄玉璐所著.此著作汇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精华,蕴含深刻的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我们通过属性偏序的研究方法汇总《四圣心源》中治疗肝病的处方并进行分析,以探讨黄玉璐治疗肝病的思想和用药规律,有利于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传承中医学术经验与思想.目的:探究《四圣心源》中治疗肝病的方剂、用药规律.方法:运用属性偏序原理筛选《四圣心源》中肝病用方,将诸方药物划分为不同的属性类别,统计使用频次,并建立属性偏序关系,绘制属性偏序图.结果:从《四圣心源》中共筛选出肝病相关方剂12首,中药组成28味.分析发现《四圣心源》中治肝方药以桂枝、茯苓为重,药性侧重寒与温,药味偏苦、辛、甘之味.结论:黄玉璐认为诸病所生,皆因中气不足,土湿中生,土湿木郁即肝病的核心病机,故常以桂枝、茯苓为主.桂枝入于足厥阴肝经,条达之性与肝之条达相应,调畅木气;茯苓健脾燥湿,泻水燥土,以治土湿木郁之象.治疗肝病时需重视肝脾关系,以"培土疏肝"为主,培中焦脾胃之气,运化水湿,同时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多用桂枝、茯苓之药,注重调补中气,重视中焦,佐以半夏降胃、人参培补元气,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