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七叶皂苷钠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钟启胜邹汉飞黎永超张浒...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9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高州市中医院肿瘤科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MPE患者60例,随机将MPE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注射相应药物,其中对照组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MPE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法(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Scale,KP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MPE患者的疗效、中医临床症状及KPS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客观有效率(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19/3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症状总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PE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KPS评分、KPS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联合鸦胆子油乳这一方案应用于治疗MPE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恶性胸腔积液七叶皂苷钠鸦胆子油乳临床疗效

    从心肾论治经间期出血

    林雯雯李兰兰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间期出血又称排卵期出血,属于"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范畴,为妇科多发病、疑难病,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素问》记载:"胞脉者属心而络胞中".夏桂成提出"心(脑)-肾-子宫轴",指出女子排卵取决于心(脑)的功能,必须在动态的"心"的指导下方能顺利排卵.胞宫主月经藏泻,心主血脉、主神明,心脉与胞脉相连,心神调节胞宫藏泻;肾主生殖、主天癸盛衰,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又因胞络者,系于肾,胞胎上系于心包,下系于命门,所以胞宫与心肾关系尤为密切.心肾为水火两极,正如太极图中子午两极,为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经间期是重阴转阳的时期,经间期出血由阴阳转化失调导致,因此调节心肾关系是调节阴阳转化失调、治疗经间期出血的关键.调节心肾关键在于恢复和维持心肾相交,治法主要有交通心肾、补肾宁心、补肾疏心养心,从而使得心肾相交,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平调,转化正常,血随气行,如环无端,畅行无阻,则经间期出血可愈.从心肾论治经间期出血既兼顾了本病的核心病机,也重视患者的情绪,达到身心同治,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经间期出血从心肾论治《素问》

    少腹逐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研究

    鲍蔓蔓吴丽敏乔宗惠李晓伟...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宫腔镜检查术后寒湿凝滞型C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14 d,观察组加用少腹逐瘀汤保留灌肠治疗,于治疗后第一次月经干净的3~7 d复查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组化CD38、CD138的阳性检出率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腹坠痛、月经异常、带下增多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免疫组化CD38、CD138的阳性检出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保留灌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寒湿凝滞型CE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浆细胞浸润,安全性良好.

    慢性子宫内膜炎寒湿凝滞型少腹逐瘀汤中药保留灌肠免疫组化

    陈林兴教授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张杞苹施晓蕾孔凤娟李馥瑞...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约有50%的患者伴有超重或肥胖.西医对此病的发病机制暂未明确,临床以长期对症治疗为主,但按症状其可归属于中医"月经后期""闭经""癥瘕""不孕"等范畴.陈林兴教授系云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工作37年余,擅长治疗PCOS、月经不调、不孕等多种妇科常见、疑难疾病.陈林兴教授认为脾肾两虚是PCOS的主要病机,其中肥胖型PCOS多以脾肾两虚为本、痰湿蕴结为标,治疗时应以补肾健脾、燥湿化痰为基本原则,以期达到帮助患者减重,促进患者卵泡发育、排出及月经正常来潮的目的.导师陈林兴教授运用自拟经验方"补肾化痰方"治疗肥胖型PCOS临床疗效显著,全方以六味地黄汤、四物汤、二陈汤为基础,配以菟丝子补益肾气,党参、炙黄芪健脾益气,胆南星清热化痰降脂,并根据患者就诊时症状、所属月经周期及辅助检查结果加减用药,做到个体化对症治疗的同时重视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调节情志.现将导师陈林兴教授治疗肥胖型PCOS的思想及经验整理介绍如下,并附典型医案1例,以期为临床治疗肥胖型PCOS提供新思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型补肾化痰方名医经验

    加味归肾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黎源靳艳文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归肾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肾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于桂林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年龄在25~39岁并诊断为DOR肾虚证的患者共80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予以中药加味归肾丸口服并联合耳穴压豆(内分泌、心、肝、肾、交感、皮质下、脾、卵巢、子宫)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比DOR肾虚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的水平及双侧卵巢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AFC),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并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80例DOR肾虚证患者临床症状评分下降明显(P<0.01),总体有效率为91.25%(73/80),FSH水平得到有效改善(P<0.01),AMH水平及AFC均升高(P均<0.01).结论:加味归肾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DOR疗效显著,可使血清FSH、AMH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促进卵巢内窦卵泡发育,增加AFC,改善月经不调及临床症状,促进生育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和研究.

    加味归肾丸耳穴压豆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肾虚证窦卵泡

    化气化血通路再认识与传统中医食疗

    肖党生潘慧云杨介钻方辉...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疗是中医传统特色之一,《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倡食疗.机体内气机运行规律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素问·经脉别论篇》对气机的运行过程进行了概述.气机运行以水谷精微化气过程为核心,并成为脏腑表里划分的依据.在文献梳理和临床实践总结后对化血通路进行了概括性表述.在化血通路中,水谷精微是化血通路的物质基础和初始底物,肾精在化血通路中起着主导作用,完成生理功能的血最终复归阳明,进入化气通路.中医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食疗著作,维持化气、化血通路的通畅是中医食疗的基本原则,微汗法是食疗的首选方法.生姜、葱白等发汗类食材作用于人体化气过程的终末端,可推动代谢终产物排泄,畅通人体化气通路,避免气血瘀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温里化湿食材则从化气起始端调控气机运行.在防控病毒性传染病方面,中医可以形成自身抗病毒基础理论:开放和强化化气通路,迫使病毒进入化气通路而被杀灭;和病毒竞争化血通路,减少病毒进入化血通路后进行复制和传播.同时,中医食疗能够将传染病预防关口前移,实现对病毒性传染病防控的日常化、生活化和普遍化,达到低成本控制病毒性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气血阴阳表里食疗水谷精微病毒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治疗进展

    窦媛曹毅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碱能性荨麻疹是慢性诱发性荨麻疹的一种亚型,目前发病机制未明确,发病人群多为青少年,常在运动、受热、进食辛辣食物、情绪紧张、汗出后发病,通常出现遍身红色风团、瘙痒、疼痛等症状,甚则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本病病程较长,发作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以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为主,疗效有限,易复发.中医认为本病属"瘾疹"范畴,医家多认为本病与风邪密切相关,可分为内因和外因,由风邪与患者体内寒邪、热邪、湿邪、血瘀等相结合而诱发.根据其发病特点,在辨证时应尤其注重情绪、有无汗出,饮食、体质等方面,灵活选方.中医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长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势.此外多项研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综合有效率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见效更快,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探讨与总结.笔者回顾中医治疗胆碱能性荨麻疹的相关文献,总结整理病因病机,将其分为5方面,分别从水火不济、肝失疏泄、风热犯肺、营卫失调、脾胃湿热进行论述,中医外治方面阐述了穴位针刺、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自血疗法等多种特色疗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胆碱能性荨麻疹中医药综合疗法综述

    郁热与心郁探微

    姜靖茜陈笑音逄金晖周景想...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为停滞、阻塞不通的状态,郁热则为火热之气闭郁在体内.文章基于"郁热"的理论渊源及意义,探讨"郁热"与"心郁"之间关系.在传统的中医理论中,心、血、神之间相互关联.心主生血及行血,血能养神,且中医理论认为"心主神明",而血为神之舍,是机体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而神也能调控心对于周身血液的生成及运行.心和火热的联系十分密切,心病可因火热而生,火热亦可内扰于心.郁热在脏应心,当气机升降异常,导致郁热倾向出现时,心系疾病患者临床症情变化明显.郁热可因五运六气之太过、不及或外感风寒,致心气不舒,而邪热怫郁于内,影响心、血、神从而致病;情志内伤、饮食偏颇、劳逸失度、各种病理产物亦为心系疾病"郁热"的病因,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火热之气闭郁在体内的情况为心系疾病"郁热"的基础病机,其表现为心失"通"之性、失"明"之性、失"降"之性.结合心系疾病"郁热"的病因病机及"郁热宜发之"代表方剂升降散、栀子豉汤、四逆散组方特点及典型病案,阐述"心郁"所导致的心系疾病需"发"其"郁",透其邪气,审因辨治,因势利导、顺势而治,畅达气机,从而使机体恢复"郁开气达"之生理状态.

    郁热心郁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代表方剂

    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Meta分析

    杨翔宇周宾宾苏婷莫棋琳...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冲击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资源中以冲击波疗法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9项,涉及病例807例,Meta分析显示:①采用冲击波治疗组与推拿、功能锻炼对照组相比,临床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5,95%置信区间(CI)(1.13,1.39),P<0.000 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与中频电疗、牵引、药物相比,均数差(MD)=-1.49,95%CI(-1.86,-1.12),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击波+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VS综合理疗(功能锻炼、理疗、推拿、针灸、牵引、超声波和药物)"结果显示(MD=-1.51,95%CI[-1.94,-1.07]),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分析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治疗后JOA评分(MD=3.83,95%CI[3.61,4.06],P<0.000 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分析结果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ODI评分(MD=-2.81,95%CI[-6.64,1.02],P=0.1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The Mos 36-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结果显示,冲击波组与对照组 SF-36 评分(MD=11.46,95%CI[8.78,14.14],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以冲击波疗法为主配合相应疗法对LDH的疗效可靠,可望通过后续更多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实施加以佐证,为LDH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腰椎间盘突出症体外冲击波Meta分析系统评价

    三焦气化理论在肥胖症中的临床运用

    李雅莉郭晓霞李燕
    12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症的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中国肥胖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如何有效治疗肥胖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肥胖症病因复杂,涉及人体多个脏腑.中医认为其发病不离痰、湿、瘀等病理因素,治疗上多从脾、从肝、从肾论治,或侧重于痰浊、水湿、瘀血等,但皆不够全面.三焦是人体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贯通人体上下、内外,调控全身之气机,并总领五脏六腑发挥其生理功能,在输布水谷精微、调节水液方面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是气、血、津液正常运行的重要通道.三焦气化通利则能使气血调和,生化有源,水液代谢平衡,上通下达有序.若三焦气化不利,气、血、津液循行异常,水谷精微不能归于正途,则水液代谢紊乱,产生水湿、痰浊、瘀血等多种病理产物,最终导致肥胖症.因此,恢复三焦气化升降有序在本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而肝胆、三焦同属少阳,肝胆以疏泄为用,共为升降之枢.少阳枢转通畅,则肝胆疏泄正常,三焦气机升降相因,阴阳平衡,脏腑调和,三焦调畅.人体气机和正常输布津液都需在少阳为枢的协调下顺利进行,二者共调气机升降、水液代谢,以维持诸脏功能正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临床通利三焦,调畅少阳枢机的常用方剂,有助于调畅枢机,平衡气血,推动三焦气化,为肥胖症的整体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焦气化肥胖症柴胡加龙骨牡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