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析贯叶金丝桃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宗鲁新孙兆熙靳庆敏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贯叶金丝桃有效成分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主要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贯叶金丝桃的有效成分及主要作用靶点,通过软件 Cytoscape 3.9.1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的网络关系并进行交联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用R软件、Perl及相关运行脚本筛选出贯叶金丝桃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成分及主要作用靶点,并生成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图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图.结果:共预测得到贯叶金丝桃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6种有效成分和7个有效作用靶点,分别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谷甾醇;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1、FOS原癌基因(Fos Proto-Oncogene,FOS)、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CDKN1)、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RELA癌基因(RELA Proto-Oncogene,NF-KB Subunit,REL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并通过通路富集分析推测贯叶金丝桃对轻中度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可能和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Receptor,RAGE)信号通路、化学致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肿瘤坏死因子、细胞凋亡等有关,并发现STAT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EGFR、CDKN1(P21)、AKT1、CCND1、FOS等靶点基因可能在轻中度抑郁症中起到关键作用.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并推测了贯叶金丝桃可能通过多成分、多基因、多靶点的方式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作用和特点,为进一步研发抗抑郁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出发点.

    网络药理学贯叶金丝桃抑郁症作用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

    苏妙芳梁振钰陈桂敏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数据库文献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及核心中药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处方,使用Excel建立数据集,进行频数分析,借助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及Metascape等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预测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靶点和通路.结果:共纳入 386首方剂,包含 182 味中药,高频中药为甘草、半夏、黄连、柴胡、白芍和吴茱萸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和提升度高的药组为柴胡-吴茱萸-黄连,聚类分析得到7个药物组合.核心药组共获得44个活性成分,含靶点基因219个;筛选后得到反流性食管炎相关靶基因 1 384 个,匹配后得到共同靶基因 98 个.通过分析得到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靶点,靶点通路富集结果发现癌症相关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等为主要通路,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激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功能.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等成分可能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出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及 3味核心中药的作用成分、靶点及通路,为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反流性食管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作用机制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中医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

    杜川林汪媛秦建平胡勇...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发病特点,探索体质理论在防治大肠息肉方面的应用.方法:收集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的问卷调查,再运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探讨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规律及应用体质理论防治大肠息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8种体质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痰湿质26.21%、气虚质23.78%、阳虚质13.41%、阴虚质8.54%、气郁质7.93%、血瘀质7.93%、湿热质7.32%、平和质4.88%.6种证型及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脾虚夹湿28.67%、阳虚寒凝14.63%、肠道湿热14.63%、气滞血瘀11.59%、肝郁脾虚5.49%、血虚肠燥3.66%.此外还有无证型患者占21.34%.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血瘀质、阴虚质以及平和质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而气虚质和气郁质的女性比例多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2,P =0.014(<0.05)].青年患者各型体质占比均较低,中年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阴虚质及平和质这7种体质占比均高于青年和老年段,老年气虚质占比高于青年和中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4,P=0.005(<0.05)].结论:大肠息肉患者体质受年龄、性别等多因素影响,体质与证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别是痰湿质、气虚质与大肠息肉的中医证型有明显的相关性,可参考体质学说防治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中医证型体质论治治未病

    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陈波林恩珍张玲梅王施玮...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补中益气汤组及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补中益气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第1、3、5、7天运用床旁超声测定患者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率以评价膈肌功能,并计算脱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3、5、7天膈肌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中益气汤组治疗第5、7天吸气末膈肌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3、5天膈肌增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补中益气汤组膈肌增厚率[(40.87±16.48)%]高于对照组[(32.49±13.34)%](P<0.05).两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别为(19.00±6.69)分、(17.73±6.02)分,治疗后分别为(11.82±4.51)分、(12.45±2.3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中益气汤组脱机成功率为63.6%,对照组为51.5%,补中益气汤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有利于增加重症肺炎(肺脾气虚证)机械通气患者吸气末膈肌厚度及膈肌增厚率,改善膈肌功能.

    补中益气汤重症肺炎机械通气重症超声膈肌功能

    针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及其相关焦虑抑郁状态的机制研究进展

    付娅静梅成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增加了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多疾病伴随的焦虑抑郁等并发症不断出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淋巴细胞浸润性慢性甲状腺炎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桥本甲状腺炎早期不易被发现,且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该病目前并无特效的治疗手段,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病因病机的治疗尚在初级研究阶段,而中医在桥本甲状腺炎治疗中,针对临床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尤其针灸能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可调节机体整体功能,改善甲状腺功能和相关并发症,因此中医治法也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桥本甲状腺炎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出现焦虑抑郁的概率升高,但目前探讨两者之间关系的文章不多,且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服用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长时间服药会有依赖性.文章作者总结了桥本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进展、一些治疗经验和疗效,以及桥本甲状腺炎和焦虑抑郁之间的联系,并对针灸治疗相关焦虑抑郁的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针灸在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一些思路,让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被更多的人接受,传承我们的中医药事业.

    桥本甲状腺炎焦虑抑郁针灸机制研究进展

    "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下述中医治疗郁症的研究进展

    姜浩赵杰王铁云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了抑郁症的可能发生机制,其作为客观存在的影响肠与脑之间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困扰,更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这便使得临床医者不断深入寻求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西医药优化抗抑郁药物作用的同时,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优势也不断凸显,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已成为人们更加愿意选择和接受的治疗方式."五脏致郁"学说一直是中医界所遵从的治疗抑郁症的准则与方向,心、肝、脾、肺、肾无论何脏不及或太过,均会引发情志的不适,诱发抑郁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微生物-肠-脑轴"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发现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持久.文章通过对"微生物-肠-脑轴"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总结了近年来中医界从调节胃肠功能的角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及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而影响抑郁情绪.从临床使用的抗抑郁中药制剂来看,调节肠道菌群已成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结合现代科学方法与研究成果,"微生物-肠-脑轴"理论为探索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抑郁症微生物-肠-脑轴中医药

    中医情志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指标的影响

    吴淑静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效果及心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 年 2 月―2019 年 4 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70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5 例)和对照组(35 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研究组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护理干预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为基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记录并分析患者各项评分分值;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以 74项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74)评分作为基准,再次记录患者的各项分值并予以分析,最后在患者出院前发放满意度量表做满意度的调查,记录各个患者以及项目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SDS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37.53±5.56)分和(16.36±3.14)分,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 94.29%,高于对照组的 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缓解其抑郁情绪和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提高全程护理满意度.

    抑郁症中医情志护理心理指标生存质量满意度

    情志病"痰热"隐性证候之辨析

    鞠怡过伟峰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志病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症,涵盖了中医学郁证、不寐、脏躁、梅核气、百合病、健忘、癫狂等,现代医学常见于抑郁症、焦虑症、失眠、躁狂症等.因现代社会高效率、快节奏、竞争激烈导致负面情绪增加而使此类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情志病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均以情志刺激、肝郁失疏为始动因素,并因体质及内生邪气不同而产生各种病理因素,形成相应的病理变化.其中,现代人情绪易郁结化火、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产生及体质因素等的影响,导致痰热在情志病发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清化痰热安神法治疗典型的痰热型情志病取效显著.而非典型痰热型情志病由于证候隐匿,辨析不详易致错漏,因此根据痰热致病特点,全面重点地搜集四诊素材,从病程、体质、心神不宁主症、呼吸症状、肠胃症状、头面肢体症状等方面辨析痰热隐性证候,为准确辨治该病提供依据.虽然痰热扰神是痰热型情志病的共同病机,但不同情志病仍有其病机证候的特异性.如抑郁症痰热必兼肝郁,焦虑症痰热常伴胆虚,失眠痰热使阳过于盛而不得入阴,癫狂有痰浊与痰火之别却又可交互转化.文章重在探讨情志病痰热的形成机制及其隐性证候辨析要点,并分析不同情志病痰热证机特点,为临床从痰热精准论治情志病提供思路.

    情志病痰热隐性证候辨析证机特点

    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概述

    黄思敏兰蕾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属于慢性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头痛,属于内科第二大疾病.失眠不仅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严重的困扰,甚至有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失眠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的发生,对生命有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力不断加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也处于不断上升之中,且趋于年轻化.现代医学对于失眠的治疗以运用镇静安眠类药物为主,虽然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不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且药物戒断后患者更容易有药物依赖,甚至产生耐药.相反,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众多,涵盖针刺、中药、艾灸、埋线、穴位贴敷等,通过疏通经络激发人体经气,促进气血运行、调和阴阳而达到治疗作用.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仅可以避免现代医学的不良反应,没有药物依赖性,而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文章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 5 年以来国内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发现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深受青睐,在临床中广为应用.文章将从失眠的病因病机、证型、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临床医师治疗失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失眠中药治疗概述

    董氏奇穴联合中药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痰气郁结证的疗效观察

    李旭星莫锦全吕园园李国民...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内服中药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ADD)痰气郁结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10月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MADD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A组予内服温胆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观察B组在观察A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针刺董氏奇穴,均治疗12周,治疗后对比三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HADS评分、痰气郁结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HADS评分、痰气郁结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其中观察A组、观察B组的HADS评分、痰气郁结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B组的HADS评分、痰气郁结证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A组(P<0.05).观察B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观察A组(86.67%)、对照组(73.33%)(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观察A组为6.67%,观察B组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联合内服中药具有行气开郁、化痰散结、清肝泻火之功效,治疗MADD痰气郁结证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董氏奇穴温胆汤丹栀逍遥散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痰气郁结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