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周帆

双月刊

1009-3583

zysyxb@sina.com

0852-8920464

563002

贵州省遵义市上海路830号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质异象——红船精神与长征精神的比较研究

    江志平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以红船精神与长征精神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红船精神和长征精神的形成和科学内涵,从产生的历史背景、坚定的理想信念、人民性的特征和百折不挠的品质分析了二者的共性,从形成的历史阶段、表述方式、内涵侧重和学术影响比较了二者的差异性,并概述了红船精神与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作者认为二者虽然形成的历史阶段、地理空间、人文环境存在差异,表达方式、内涵侧重、学术影响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但其内涵实质和价值底蕴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具有同源异流,同质异象的特征。

    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同质异象比较研究

    遵义会议精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

    周玲涓邢瑞娟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义会议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对中国革命进行艰难探索而召开的遵义会议中,其精神内涵对大学生具有思想引领、目标导向、品格塑造和道德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但由于一些原因,影响了遵义会议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的实现效果。为此,文章从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增强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播影响力、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强化社会实践体验认知等几个维度探索遵义会议精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路径。

    遵义会议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播州杨氏家世资料的考察

    陈季君
    11-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播州杨氏家世比较原始的完整面貌,迄今可见者,是或多或少地被保存在元程钜夫《忠烈庙碑》、袁桷《杨汉英神道碑》、《元史·杨赛因不花传》和明宋濂《杨氏家传》等文字中的系谱资料。可是包含在这些资料中的系谱信息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冲突,值得予以清理和辨析。文章根据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对杨氏家世资料进行再梳理,反求诸己,以期研究更具客观性。

    播州杨氏世系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土司与土司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王炫茹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性别是源起于西方社会学界的性别理论,强调的是权力结构对于人的性别的塑造。在土司文化遗产价值研究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强调女土司在土司文化遗产价值构造过程当中的重要性,既借助妇女史的研究思路完善了土司承袭制度的历史文献分析,为土司承袭制度的研究找到了补充新的研究方向和历史价值;也直击国内最近对于社会性别以及女性主义等议题的热议,拓展了土司文化遗产研究的社会价值;更借助女土司群体来发掘土司文化遗产的女性主义特色,有利于帮助土司文化遗产进行相关文学艺术作品的延伸,充分发挥土司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价值。

    女性主义女土司土司文化遗产

    张栻天道思想探析

    杨铮铮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儒学在其演变过程中一直延续着丰富的天道思想。作为南宋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张栻的天道思想对传统儒学思想作出了总结与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先秦儒家的心本体思想以及宋代新儒家太极本体思想、气本体思想进行了改造与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佛、道思想的吸纳与借鉴,张栻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天、性、理合一"为特色的天道本体哲学体系,从而使儒家天道观的本体思想更精细,内容体系更系统,理论发展更完善。对张栻天道思想的探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张栻思想的超越力、生命力与创新力。

    张栻天道思想探析

    新时代陕西黄河文化交流和旅游品牌推广路径

    卜婷谭启鸿
    24-2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着眼于黄河文化的对外交流和旅游品牌推广。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品牌推广,既是沿黄各省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方法,也是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陕西地处黄河"几"字湾内部、黄河中游,黄河陕西段的人文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以黄河陕西段为研究对象,探讨新时代陕西黄河文化交流和旅游品牌推广的新路径,能够为黄河板块文化交流和旅游品牌推广起到向导性意义,从而促进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黄河文化旅游品牌陕西

    《实践论》《矛盾论》推进"两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文茂群王振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毛泽东同志运用唯物史观探究当时党内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共同分析中国革命实践,实现了二者的互释互补。新时代推进"两个结合",要学习借鉴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理论,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现实、指导实践,创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实践论》《矛盾论》两个结合历史经验当代启示

    协调与融合: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时效问题研究

    马春娟张富旗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讼时效是法律对于当事人实体权利的保护期限,诉讼时效届满未提起诉讼,当事人便会承担不利的法律效果。对于诉讼时效制度规范是否涵摄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以及如何对其进行规定,文章通过对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的性质进行探究,对检察机关进行定位,并结合诉讼时效相关理论、价值选择等,与传统一般民事诉讼的普通诉讼时效及特别诉讼时效相类比,对诉讼时效在我国民事检察公益诉讼中的适用性,以及如何对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的诉讼时效作出规定进行探究,以求推动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院诉讼时效法律价值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刘娟张静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工作重心出现转移,由原先的着重发展生产力和物质文化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文化需要,更多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原因,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问题,所以这些要求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准确判断,对乡村振兴进行总体部署,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政治、组织、思想、纪律、制度等方面的系统建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高校二级学院治理:逻辑起点、困境及路径选择

    李洁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二级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高校的各种职能和各项活动,其组织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大多二级学院在治理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外部治理中权力过度管制、内部治理中行政化过度失范、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化建设不足,以及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等方面。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创新二级学院自由开放的评价机制、提高内涵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和构建学术主导型组织管理体系四方面,有效应对并实现二级学院的高效治理。

    二级学院治理困境党政联席学术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