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曹正逵

月刊

1007-9203

zyyg@chinajournal.net.cn

010-62005172,62005170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4号

中医药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nagement
查看更多>>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科患者对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态度与需求调查

    司徒海燕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对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态度与需求,评估其对康复的认知和接受度.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间,两个独立社区中的125名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态度及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整体认知一般,但多数患者治疗疾病期间有使用中医药服务的经历.患者普遍认为中医药服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症状,相对较少关注日常照料和心理护理.患者对中医药服务项目的态度以正面为主,超过半数的人认为中医药服务对疾病康复有帮助作用.患者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主要体现在疼痛缓解、恢复期缩短和康复效果方面.患者对个性化和特定化服务的需求逐渐凸显,对中药治疗、中医适宜技术、同伴教育的需求较高.结论:患者整体上对中医药服务持积极态度,认为中医药服务在疾病康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提示,中医药服务应更关注患者的个性化需求,特别是在中药治疗和中医适宜技术方面.综合而言,中医药服务在骨科患者中具有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

    中医药服务骨科患者认知需求调查疾病康复个性化服务

    2022-2023年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与改进措施

    徐萍萍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医院2022-2023年的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抽样点评,统计点评结果并分析改进措施的价值.方法:医院2023年1月起对中成药处方进行全流程管理方案,将2022年的1 800张中成药处方设为对照组,将2023年的1 800张中成药处方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合理处方率、不合理处方发生原因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为2.8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6%(P<0.05).不合理处方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医生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医患沟通不畅及时间压力和工作负荷.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2022-2023年中成药处方合理性整体较高,对处方进行全流程管理后,提高了处方合理性,降低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

    中成药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管理分析

    门诊-病房"双轨相合"在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雷鸣陈思刘瑞丁雪玲...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病房"双轨相合"在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皮肤专业具有皮损复杂、患者痛苦等专业性特点,针对住院医师皮肤知识基础薄弱、带教模式单一、人文素养欠缺、考核方式简单等问题,采用门诊-病房"双轨相合"教育模式,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总结问题的形式.结果:门诊-病房"双轨相合"教育模式可增强学习效果与体验,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结论:门诊-病房"双轨相合"教育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皮肤科

    某三甲公立医院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陆晓菁江云徐莱姚保栋...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公立医院职工对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想法,为医院管理者设计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及培训课程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表,通过员工匿名调查,调研后备人才的遴选标准、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培养周期等.结果:职工对于现行的后备人才遴选标准认同,但在培养内容上与医院层面期望培养的内容存在差异.结论:医院可采取前置化、规模化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医院筛选杰出人才,也有利于人才的持续输送,避免人才梯段的断层现象.课程设置上兼顾职工兴趣与医院中长期发展需求,以提升后备人才的综合能力.

    公立医院后备人才遴选标准培训课程设置

    多学科协作管理提升康复科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

    孙珍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在提升康复科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为进一步规范临床中药合理使用流程,提高患者诊疗和用药质量,医院康复科自2023年开始在临床病区试行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从2023年1-8月期间康复科接诊管理的中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从2022年2-10月期间康复科接诊管理的中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开展多学科协作管理前后,分别评估康复科患者整体中药用药质量,记录临床患者诊疗期间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对用药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分析新管理模式在促进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价值.结果:实施后康复科临床患者整体中药用药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康复科临床患者中药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在康复科临床实施效果显著,是提升科室整体中药用药质量和用药合理性的有效措施,实施后科室中药不合理用药及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保障临床患者中药用药安全有积极作用,患者满意度高.

    多学科协作管理康复科中药合理应用效果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中药的整合应用

    黄丹君周杰妤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中药的整合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在2023年期间收治的128例针灸康复医疗科康复期患者纳为实验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患者则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指导下,给予其中医药现代化管理方法.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对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接受度及管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管理前其"互联网+"中药管理模式、"互联网+"临床服务模式、"互联网+"诊疗方法等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互联网+"中药管理模式、"互联网+"临床服务模式、"互联网+"诊疗方法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管理效果优良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中药结合,使得针灸康复医疗科的临床管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中药整合应用

    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探讨

    徐琴孙敦尧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及水平.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医院中药房的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点及缺点,并且提出改进及促进管理质量提升的措施和方法.研究人员对中药房收集到的处方数据进行汇总和筛选,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3种不同的中药类型的接受程度,患者对于不同中药类型使用体验的满意程度.结果:中医患者接受程度按照高到低进行排列分别是中药配方颗粒、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接受程度高的占比分别为48.99%、34.90%、28.86%.患者满意度分析中的不同指标分数值有一定的不同,口感方面按照满意度分别为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散装中药饮片;效果方面按照满意度分别为中药配方颗粒、散装中药饮片、小包装中药饮片;价格方面按照满意度分别为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结论:目前患者对中药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并且对中药配方颗粒的满意度最高,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各有优缺点,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及疾病的特点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

    散装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中药饮片优缺点管理效果

    中药快速鉴别在基层医院中药饮片验收中的应用

    张小芳夏婵娟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通过中药快速鉴别方法,辨别中药饮片真伪优劣,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根据《中国药典》记载的中药性状鉴别方法及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查阅相关中药药品标准,文献资料,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归纳总结验收过程中快速鉴别中药的鉴别要点.结果:中药品种繁多,许多药材性状十分相似,经常会发生混淆,伪劣中药非常普遍,具有便捷、快速等特点的中药饮片快速鉴别方法,可以让中药验收人员比较清晰快速的掌握并得到良好的实际运用.

    中药快速鉴别基层医院中药饮片验收

    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PDCA管理实践

    王泓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PDCA管理实践.方法:医院中医医院自2022年6月起在小袋装中药配方颗粒的配方管理工作中,自2022年6-2023年2月份在中药房注册的含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的处方中选取120份,作为实施后研究对象.自2021年8月—2022年4月之间,自带小袋装中成药配方颗粒的处方120例,作为实施前研究对象.对医院中药房的小袋装中药配方颗粒的管理工作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了 PDCA管理,并对其执行前、后进行了统计.调查临床患者对中药房管理及调剂用药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情况,分析新管理模式在中药房调剂管理工作中的开展价值.结果:实施后中药房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管理水平和药学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房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管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总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显著地提升中药店小袋装的中药配方颗粒的调配工作的品质,降低了调配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良反应的比例,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和用药的安全性,患者的满意度也很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中药配方颗粒调剂PDCA管理实践

    慢性疾病患者对中药制剂相关管理方案实施的态度和需求

    蒋笑笑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疾病患者家庭对中药制剂相关管理方案实施的态度和需求及比较中医与西医治疗方式对患者病程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了 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15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西医/西药方式的50例(占43.48%),中医/中药制剂方式的20例(占17.39%),中西结合/西药、中药制剂方式的45例(占39.13%).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开展基础管理工作.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制剂相关干预.通过统计各组患者对慢性病管理效果的评价、对使用中药制剂的态度与需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慢性病管理效果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对中药制剂的态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方式的慢性疾病患者家庭在病程管理效果、对中药制剂的态度和需求方面表现出较为积极的趋势.因此,在慢性疾病管理中,中医药制剂可能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治疗选择,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慢性疾病家庭态度中药制剂病程管理效果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