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职业与健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职业与健康
职业与健康

半月刊

1004-1257

zgzyyjk@yahoo.com.cn

022-24333471、24333472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职业与健康/Journal Occupation and HealthCSTPCD
查看更多>>《职业与健康》杂志,为半本月刊,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的“优秀期刊”。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主办,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苏州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天津市永久医院协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预防医学综合性大型医学科技期刊。《职业与健康》杂志已被中国科技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度(CJFK)、美国化学文摘(CA)、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科技数据库收录。其内容是以职业医学、预防保健、基础医学为中心的全科医学范畴。以反映和交流全国各地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卫生保健等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经验资料为主体,以全刊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为其特点,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本全科医学杂志。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职业及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基础性研究;职业流行病学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病临床分析、诊治新法、病例报告或讨论;化学中毒事故的现场抢救、医疗及急救;工业卫生管理、卫生标准、卫生毒理学研究及环境有害因素监测技术;劳动防护工程技术及评价;卫生监督管理经验交流;与职业相关疾病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学校卫生;农村卫生等。地址: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邮政编码:300011电话:(022)24333470,24333471传真:(022)24333470,24333471E-mail:zgzyyjk@yahoo.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影响因素研究

    何易楠彭志恒陈西峰王忠旭...
    3169-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造船作业人员颈部与下背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广东省和辽宁省内2 032名造船作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颈部和下背部WMSDs的患病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 032名造船工作人员颈部与下背部WMSDs患病率分别为21.5%和16.9%,经常替同事上班、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其罹患颈部WMSDs的风险分别高于不经常替同事上班、很少/有时以不舒服姿势和颈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均P<0.05);10年以上工龄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高于5年以下工龄者,且工龄越长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越高(P<0.05),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指数异常、无体育锻炼、经常加班、需要上肢或手用力、经常/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和下背部不良作业姿势作业者罹患下背部WMSDs的风险均较高(均P<0.05).结论 职业因素与个体因素对造船作业人员罹患颈部和下背部WMSDs产生一定的影响,改善不良工效学姿势、合理排班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降低WMSDs患病风险.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颈部下背部造船厂

    2023年贵州省5 870例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分析

    陈友虹李佐祥李玲李燚...
    3175-317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主要血细胞计数参数的影响,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及风险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3年在贵州省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5 870名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计数结果按不同年龄、接害工龄、工种进行分析.结果 接触组血小板数量(platelet count,PLT)[(240.06±59.09)x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236.36±58.01)x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接触组为(11.04±1.48 fl),对照组为(10.88±1.42)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比容(platelet crit,PCT)接触组为(0.26±0.05)%,对照组为(0.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接触组为(15.35±2.19)fl,对照组为(15.20±2.35)f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小板比例(platelet large cell ratio,P-LCR)接触组为(33.21±9.99)%,对照组为(32.06±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接触组为(5.40±0.45)×1012/L,对照组为(5.34±0.48)×1012/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女性RBC计数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工龄增加,WBC计数、MPV、P-LCR呈上升趋势;与岗前组比较,0~<10、10~<20、≥ 30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PLT计数、RBC计数随着工龄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工种间分析发现,与诊断放射学组相比,放射治疗组、介入放射学组与牙科放射学组WBC计数、PLT、MPV、PCT、PDW、P-LCR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放射治疗组相比,介入放射学组与牙科放射学组PLT、MPV、P-LCR、男性RBC计数均降低,核医学组MPV、P-LCR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介入放射学组相比,牙科放射学组男性RBC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体长期暴露于低剂量辐射环境中会导致血细胞计数WBC、MPV、PCT、PDW、P-LCR、RBC发生变化.在进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时,应关注此类指标的改变,进一步改善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

    电离辐射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低剂量参数分析贵州省

    2种风险评估模型在化学毒物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王延顾玥齐莹莹陈晓敏...
    3179-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风险评估中的异同点和适用性.方法 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非致癌风险评估模型(The Unite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s non-carcinogenic risk assessment model,EPA 模型)和新加坡有害化学物质职业暴露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Singapore occupational semi-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model,新加坡模型)对珠海市工作场所8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一致性检验结果判断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特点.结果 8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检测2 074个样品,其中超标样品15个;2种模型风险定性结果基本一致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有6种,对二甲苯和三氯乙烯的定性结果出现较大差异;EPA模型判定为不可接受风险的样品数为165个,占7.96%,而新加坡模型为5个,占0.24%.Fisher确切概率法对2种模型定性结论一致性的检验结果为P<0.05,Kappa分析结果为K=0.54(P<0.05).结论 EPA模型与新加坡模型对8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结果有所差异,新加坡模型评估结果相对更为保守,EPA模型更易得出不可接受风险的评估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职业暴露特点,科学的选择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模型化学毒物风险评估应用

    桂花提取物槲皮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体外抑菌功能的研究

    毛志成张胜李静李亚男...
    3184-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和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Fn)为供试菌株,研究桂花提取物槲皮苷的体外抑菌功能,以期为牙周相关疾病药物的开发提供有效的目标化合物.方法 通过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槲皮苷对两种供试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和最低杀菌浓度值(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晶紫染色法(crystal violet staining solution,CVSS)测定槲皮苷对两种供试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噻唑蓝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槲皮苷对两种供试菌株生物膜代谢活性的影响.结果 槲皮苷对两种供试菌株Pg和Fn的MIC分别为0.06和0.03 mg/mL,MBC分别为0.24和0.12 mg/mL.槲皮苷的浓度为0.03 mg/mL时,对Pg和Fn生物膜的形成和代谢活性均能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槲皮苷浓度达到0.24 mg/mL时,对两种菌株生物膜的形成和生物膜代谢活性抑制作用均达到85%以上.结论 槲皮苷对牙周常见致病菌Pg和Fn的体外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牙周抗菌新药.

    槲皮苷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生物膜

    甲苯对大鼠耳蜗外毛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影响

    张岚廖慧黎宗男袁建辉...
    3188-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甲苯暴露后大鼠耳蜗外毛细胞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方法 用含不同剂量,浓度分别为0、5、10、20、40、50、60、80和100 mmol/L甲苯的1640基础培养基处理大鼠耳蜗外毛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通过QE质谱仪检测染毒组与对照组大鼠耳蜗外毛细胞的蛋白表达谱变化,Perseus软件分析差异表达蛋白,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验证hub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筛选到23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上调蛋白157个,下调蛋白76个,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的功能主要与糖酵解、糖异生和糖蛋白结合过程有关;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糖酵解/糖异生、细胞外泌体途径的失调.通过对失调通路糖酵解/糖异生中的蛋白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筛选得到磷酸丙糖异构酶 1(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 1,TPI1)、磷酸甘油酸激酶 1(phosphoglycerate kinase 1,PGK1)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A(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 A,ALDOA)3个关键蛋白.经甲苯染毒处理后大鼠耳蜗外毛细胞中TPI1、PGK1和ALDOA蛋白表达量均降低.结论 甲苯暴露可能通过抑制TPI1、PGK1和ALDOA蛋白的表达而引起糖代谢途径失调,导致大鼠耳蜗细胞损伤.

    甲苯大鼠耳蜗外毛细胞差异表达蛋白

    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肖潇王庆国何川川祖力乎马尔·艾海提...
    3194-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方法 样品用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钠(50/50)溶液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甲醇-1 mmol/L碳酸氢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模式洗脱,经HSS T3色谱柱分离,三种四级杆质谱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4种交链孢霉毒素在0.2~50 ng/mL线性范围内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加标回收率为76.2%~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4.04%~8.74%,检出限在0.02~0.75 μg/kg,定量限在0.06~2.50 μg/kg.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出限、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满足方法学的要求,适用于小麦粉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测定.

    交链孢霉毒素小麦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

    《职业与健康》杂志撰稿注意事项

    《职业与健康》编辑部
    3199页

    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15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基因突变特征

    王秀月王志锐穆成王春花...
    3200-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rifampin,RFP)耐药突变基因rpoB和异烟肼(isoniazid,INH)耐药突变基因katG、inhA以及aphC的特征,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0月—2024年1月收集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712例结核病患者的MTBC分离株,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耐药突变的检测.结果 在712株MTBC中,共检出156株具有耐药基因突变的菌株.其中,检出88株rpoB基因的突变菌株,86株katG315基因位点突变菌株,40株inhA基因的突变菌株,以及9株aphC基因的突变菌株.在对PFP分子耐药的突变的菌株中,共检测到9种突变类型,主要以单位点突变为主,占93.18%.其中rpoB529-533是最主要的突变位点,占59.09%.在对INH分子耐药的突变的菌株中,共检测到8种突变类型,主要以单位点突变为主,占96.24%.其中,最主要的是katG315位点突变,占62.41%.结论 MTBC对RIF和INH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类型存在多样性,以单位点突变类型为主,以rpoB和katG315基因位点突变为主,深入分析MTBC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为进一步了解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的耐药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特征

    2022年成都市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员工膳食习惯调查

    徐斌任磊
    3205-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市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员工膳食习惯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8月在成都大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随机选取1处,在该工业园区集体宿舍中随机抽取6个苑落,在每个苑落中随机抽取1整栋居住的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自编式问卷对2 558名员工开展调查收集人口学、膳食习惯等信息,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膳食习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仅有451(17.6%)名员工有良好的膳食习惯,仅有746(29.2%)名员工营养知识充足.膳食习惯问题主要是摄入足量液态奶、水果类的比例较低(2.7%、33.1%),运动量少、在外就餐频次过高的比例较高(92.7%、59.3%).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 岁(OR=1.281,95%CI:1.002~1.637)、文化程度更高(OR1=1.470,95%CI:1.158~1.867;OR2=2.099,95%CI:1.496~2.946)、生活环境满意度更高(OR=2.339,95%CI:1.871~2.924)、营养知识充足(OR=2.903,95%CI:2.306~3.654)的员工有更良好的膳食习惯(均P<0.05).结论 成都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员工膳食习惯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高员工生活环境和加强合理膳食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

    工业园区膳食习惯影响因素

    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对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

    卢靖奉水华聂婷瑶周莉...
    3210-3214,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其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对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 2023年11-1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湖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后的30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经验与支持得分为(70.01±9.72)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86.81±13.35)分;湖南省急诊科护士的第二受害者经历、支持总分与专业与自我概念总分均呈负相关(r=-0.149~-0.370,均P<0.01).其中对急诊科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有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喜欢护理、健康状况,这2个因素能够共同解释变异量的3.3%.结论 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第二受害者心理痛苦以及专业自我概念均处于中等水平,且获得的支持一般.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痛苦体验,并根据不同影响因素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以更好地指导其职业规划与发展.

    急诊科护士不良事件第二受害者专业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