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挖掘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章新友杨玉杰周小玲陈晴晴...
    1-5,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研究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中以"数据挖掘""中医""中药""消渴""糖尿病"和"data mining""diabetes mellitus"等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对建库起至今符合检索要求的文献组建文献库.结果 共检索到相关有效文献385篇,主要介绍了数据挖掘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常用的软件、分析方法以及应用的子领域.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据挖掘中医药糖尿病消渴

    苓桂剂类方方证分析与传承创新

    董国菊李知轩张菀桐王旭杰...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苓桂剂类方是仲景基于水气病而设的,以茯苓、桂枝为主要配伍的一类组方.仲景经典的苓桂剂类方有7个,分别是苓桂术甘汤、苓桂枣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味甘汤、五苓散、茯苓泽泻汤和防己茯苓汤.对苓桂剂的7个类方方证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组方配伍、以方测证、方证对应、核心病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然后介绍了叶天士、刘渡舟和本研究团队对苓桂剂类方在传承中的丰富和发展.最后结合现代医学进展,总结了苓桂剂类方在临床的应用拓展与创新.传承是中医发展的基石,在传承中创新是中医赋予我们的使命,苓桂剂类方方证的传承是中医传承创新的典范.

    苓桂剂类方水气病方证对应传承创新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风邪犯肺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陈旋张炜孙萌刘鲁炯...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宣肺止嗽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咳嗽(风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咳嗽症状证属风邪犯肺证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试验组加用宣肺止嗽合剂,疗程7 d.比较两组咳嗽视觉模拟(VAS)评分、咳嗽缓解和消失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154例受试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116例,对照组38例.治疗后第7天,两组咳嗽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咳嗽缓解率、咳嗽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中位咳嗽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新冠感染咳嗽(风邪犯肺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宣肺止嗽合剂,可有效改善咳嗽症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宣肺止嗽合剂有效性安全性

    知识驱动的中医智能诊疗研究思路与方法

    杨涛漆隽之胡孔法朱学芳...
    13-16,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诊疗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医先验知识,建立知识驱动的中医智能诊疗方法和模型,对中医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和分析以知识工程为代表的中医智能诊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多模态数据为基础,构建涵盖知识抽取、知识组织和辅助诊疗于一体,知识驱动的中医智能诊疗研究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中医诊疗数字化和智能化研究提供参考.

    知识驱动知识图谱中医诊疗智能诊疗

    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医证治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及述评

    王宇立唐禹林佳成方媛...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分支之一,是中医智能化研究及数据挖掘的代表性技术手段.目前,机器学习在中医证候相关研究、组方配伍规律研究、预后模型构建研究及中医思维认知模型等中医证治规律研究领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并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有效推动了传统中医向精准化、标准化和客观化的方向发展,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亟待解决.通过系统回顾近年来机器学习方法在中医证治规律领域的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不足和提出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中医药的交叉融通,促进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证治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基于GASF及神经网络的多周期脉象信号识别分类研究

    刘轩吉刘光浚邓威郝龙辉...
    22-27,后插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解决一维时序的脉象信号特征提取阶段参数量不够以及一维信号转化为二维序列图像时逆运算缺失和数据与时序关系模糊等问题.方法 提出了基于无分段聚合近似(PAA)的格拉姆和角场(GASF)及深度学习网络模型相结合的一维脉象信号多周期数据分类方法.首先通过GASF编码将一维脉象信号转换为二维时序图像,然后输入神经网络(TCPNet)进行训练并分类.设置了 4273段同样长度的多周期脉象信号作为输入数据集.结果 研究发现使用无分段聚合近似的格拉姆角场处理的网络准确率不低于89%.模型最高准确率达到93.61%,精确度为93.63%,F1分数为93.60%,召回率为93.61%.结论 基于文章方法建立的脉象分类模型准确率明显提高,力证了分类方法的有效性,也为脉象信号的分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多周期脉象信号脉象识别分类GASF卷积神经网络残差块

    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肖羽程丹桂刘兴国高军...
    28-31,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患者140例,按3∶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10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口服四磨汤口服液模拟剂,疗程3 d.比较两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24、36、48 h排气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有效性评价采用全分析(FAS)集及符合方案(PPS)集分析,安全性指标以安全性(SS)集进行分析.结果140例患者均进入FAS集和SS集(试验组105例,对照组35例),125例进入FAS集(试验组96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首次肛门排气中位时间FAS(PPS)为27.5 h(24.0 h),对照组为34.0 h(34.0 h);肠鸣音恢复中位时间FAS(PPS)为8.0 h(8.0 h),对照组为11.0 h(11.0 h),试验组均早于对照组(P<0.05).PPS分析显示,试验组36 h 排气率与 48 h 排气率分别为 72.92%(70/96)、87.50%(84/96),均高于对照组的 51.72%(15/29)和 68.97%(20/29)(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四磨汤口服液可明显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

    四磨汤口服液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基于"毒损脑络"理论探讨黄连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孙秀业杨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认为,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病位在脑,"毒损脑络"为PSCI病因病机.从"毒损脑络"角度出发,阐述"毒邪"理论与卒中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并以"解毒通络"为着手点,针对"热毒""糖毒""脂毒""瘀毒",分别探讨"毒邪"致PSCI的病机,逐步验证"毒损脑络"学说为PSCI的病因病机,为PSCI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梳理解毒中药黄连改善认知障碍的文献记载,探析其理论内涵,开拓黄连临证辨证思路,提高解毒中药改善认知障碍的认识.

    毒损脑络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黄连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改善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小平杨蕊华杜丽芳孙晔...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心内科治疗的2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丙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心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0.91%(100/110),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8%(108/11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等典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CD4+和CD4+/CD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D3+水平有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儿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轻微,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干预效果较好,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不良反应有较好干预效果.

    清瘟败毒饮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丙种球蛋白免疫功能炎症水平临床研究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生存期及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的影响

    任淑惠王山川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 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 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结合放疗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XRCC1及XRCC3mRNA水平、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自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差、失眠、头晕眼花等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XRCC1、XRCC3水平及外周血XRCC1、XRCC3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69%,17/49)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92%,35/48)(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能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复方斑蝥胶囊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头颈部肿瘤放疗生存期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