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汪金娇师建慧李永坤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麻醉及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镇痛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比较两组的麻醉术后恢复、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拉姆齐(Ramsay)镇静评分,胃肠反应分级,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排便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24、48 h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胃肠反应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术后5 d两组CD3+、CD4+、NK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D8+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关穴和足三里穴位刺激有利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及术后恢复,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术后康复。

    结直肠癌腹腔镜内关穴足三里穴位刺激根治术麻醉胃肠功能

    基于BDNF/TrkB通路探讨清心开窍方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王柳莺赖晓晓刘硕徐露婷...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opomyo-sin-related kinase B,TrkB)通路探讨清心开窍方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及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30只APP/PS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安理申组(1。67 mg·kg-1·d-1)、清心开窍方低剂量组(4。75 mg·kg-1·d-1)、清心开窍方中剂量组(9。5 mg·kg-1·d-1)和清心开窍方高剂量组(19 mg·kg-1·d-1)。选取6只雄性C57/B6小鼠记为对照组,连续90 d于每日上午9点进行灌胃。完成灌胃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变化;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病理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TrkB、BDNF mRNA在小鼠海马中的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P-TrkB、TrkB、BACE1、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多(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以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滞留的时间明显增多(P<0。01),其小鼠海马神经元出现严重损伤,排列松散,尼氏体数量减少,染色变浅,BACE1表达增加(P<0。01),P-TrkB、TrkB、BDNF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清心开窍方治疗组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以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多(P<0。05或P<0。01),小鼠海马锥体细胞排列较紧密,形态完整,尼氏体数目增加,着色加深,BACE1表达降低(P<0。05或P<0。01),P-TrkB、TrkB、BDNF表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清心开窍方可能通过BDNF/TrkB通路改善APP/PS1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阿尔兹海默症清心开窍方BDNF/TrkB通路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小鼠

    疏肝补肾毓麟汤通过PINK1/Parkin通路调控自噬流提高精子活力的研究

    陈曙辉萧闵姜兴宇蔚文垚...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疏肝补肾毓麟汤畅通自噬流,通过PTEN诱导假定激酶1(PTEN-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通路,调节线粒体功能,提高精子活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补肾毓麟汤高剂量组、疏肝补肾毓麟汤低剂量组、五子衍宗丸对照组。采用腺嘌呤(0。05 g·kg-1)灌胃14 d,复制少弱精症大鼠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0。9%氯化钠溶液,疏肝补肾毓麟汤高、低剂量组给药32。4 g/(kg·d)、8。1 g/(kg·d),五子衍宗丸对照组给药2。6 g/(kg·d)。全自动精子分析仪检测精子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的超微结构变化、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标记线粒体外膜易位酶20(Translocase of the outer membrane of mitochondrion 20,TOMM20)与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Ⅱ,LC3Ⅱ)的共定位、PCR 与 Western Blot 检测睾丸组织 PINK1、Parkin、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 62(Se-lective autophagy adaptor protein 62,P62)、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LC3Ⅱ/Ⅰ)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精子活动力下降(P<0。05),线粒体膜电位比例下降(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出现核周聚集,嵴受损或丢失,除了碎裂外,还有暗基质,以及外膜不规则,并且受损的线粒体与包括线粒体吞噬体在内的线粒体空泡相关,免疫双染中发现LC3Ⅱ的存在量明显增多,LC3Ⅱ与TOMM20的双重标记也增加,自噬相关指标PINK1、Parkin、LC3Ⅱ/Ⅰ、P62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疏肝补肾毓麟汤高剂量组、疏肝补肾毓麟汤低剂量组、对照组的精子活动力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比例增加(P<0。05),超微结构下正常形态的线粒体比例明显增多,且线粒体溶酶体的数量也减少,免疫双染中发现LC3Ⅱ的存在量明显减少,LC3Ⅱ与TOMM20的双重标记减少,自噬相关指标PINK1、Parkin、LC3Ⅱ/Ⅰ、P62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比例增加(P<0。05);疏肝补肾毓麟汤高剂量组、疏肝补肾毓麟汤低剂量组超微结构下正常形态的线粒体比例明显增多,且线粒体溶酶体的数量也减少,免疫双染中发现LC3Ⅱ的存在量明显减少,LC3Ⅱ与TOMM20的双重标记减少,自噬相关指标PINK1、Parkin、LC3Ⅱ/Ⅰ、P62的基因与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 疏肝补肾毓麟汤能改善精子活力低下症模型大鼠的精子活动力,可能是通过提高模型大鼠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下调PINK1、Parkin、LC3 Ⅱ/Ⅰ、P62的表达,并畅通自噬流,减轻线粒体的过度自噬来发挥作用。

    精子活力低下线粒体自噬自噬流疏肝补肾毓麟汤

    温胆汤含药血清对10 mmol/L谷氨酸环境下星型胶质细胞PI3K、Akt、mTOR表达的影响

    徐义勇徐欣怡万红娇田真真...
    184-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胆汤含药血清对10 mmol/L谷氨酸诱导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凋亡、周期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正常组20只,氯氮平组和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正常组予20 g/kg 0。9%氯化钠溶液灌胃,氯氮平组予氯氮平原药20 mg/kg灌胃,温胆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40、20、10 g/kg温胆汤灌胃,1次/d,共8 d。处死大鼠后取血,离心取血清,灭活除菌,EP管分装备用。将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分为正常血清组、模型血清组,氯氮平含药血清组和温胆汤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除正常血清组外,其余各组予10 μmol/mL谷氨酸处理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ing、Real-time PCR分别测定细胞PI3K、Akt、mTOR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明显降低谷氨酸环境下大鼠星型胶质细胞凋亡率(P<0。01)和G0/G1期细胞占比(P<0。05),升高S期及G2/M期细胞占比;降低细胞P-P13K/P13K、P-ATK/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比值(温胆汤低剂量血清组除外,P<0。05)和细胞PI3K、Akt、mTOR mR-NA表达(温胆汤低剂量血清组除外,P<0。01)。结论 温胆汤含药血清可有效调节大鼠星形胶质细胞PI3K、Akt、mTOR表达,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目的,这可能是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温胆汤含药血清谷氨酸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信号通路

    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与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卫靖靖乔利杰王新陆李彬...
    18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淋巴细胞亚群激活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各种刺激导致效应T细胞的活化,渗透心血管壁,促进血管衰老、弹性层膜降解以及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中医药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减轻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内环境稳定,进而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心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重点对T细胞亚群平衡在心衰中的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以及针灸的治疗进行概述,为中医药在心力衰竭免疫领域的研究提供依据。

    心力衰竭T细胞亚群中医药综述

    基于AMPK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介导脂肪酸代谢探究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吕丹金迪隋国媛贾连群...
    19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1 mmol/L油酸棕榈酸混合液诱导HepG2细胞24 h构建脂质沉积模型,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剂及抑制剂+中药联合干预,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p-ACC、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细胞中AMPK、ACC、CPT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细胞中p-AMPK、CPT1蛋白及CPT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AMPK蛋白及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AMPK抑制剂组细胞中脂滴及TG含量升高,AMPK、CPT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或P<0。01);与AMPK抑制剂相比,抑制剂+中药含药血清组细胞中脂滴数目减少、TG水平降低,AMPK、p-AMPK蛋白及AMPK mRNA相对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ACC、p-ACC蛋白及ACC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CPT1则相对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AMPK使其磷酸化,并调控ACC/CPT1信号通路,抑制脂肪酸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从而降低HepG2细胞内的甘油三酯水平及脂质沉积。

    化瘀祛痰方含药血清AMPK磷酸化脂肪酸代谢脂质沉积

    线粒体功能障碍调控慢性肾脏病机制及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张栩铭周嘉宝杨枫吴志远...
    198-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属于肾内科常见疾病,是由多因素共同参与而导致的肾脏损伤或肾功能下降。近年来CKD,尤其是终末期CKD患者发病率、住院率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安全。而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与生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障碍可导致患者肾脏能量供应不足、发生氧化应激损伤等,现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鉴于此,基于相关研究,阐述线粒体的结构及功能,从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过度分裂与融合缺陷、线粒体生物合成功能障碍几个方面,分析线粒体功能障碍在CK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概述中药及其提取物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旨在为临床治疗CKD提供新思路。

    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中医药靶向治疗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类风湿关节炎铜死亡相关基因及中药筛选预测

    潘成镇林江林宗汉宣雨辰...
    20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铜死亡相关分子模式和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同时预测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中药。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下载GSE55235、GSE55457、GSE77298表达谱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提取铜死亡相关基因进行分析。选择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的铜死亡相关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uproptosis-associated gene,DECAG),分析 DECAG 相关的免疫浸润、生物学功能。根据 DECAG 的表达量对RA患者进行共识聚类分型,基于分型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来识别核心基因。取degree值前100的核心基因做GO和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训练模型,训练模型包括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和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筛选与RA特征最相关的5个基因作为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并进行验证。最后进行中药预测。结果 获得6个DECAG(NLRP3、SLC31A1、LIAS、CDKN2A、DBT、DLST)。使用共识聚类方法将RA基因分为两个亚型(C1,C2),分型WGCNA获得核心基因418个。取degree值前100的核心基因构建训练模型,基于对|残差|的反向累积分布图和|残差|的箱线图的分析,发现SVM模型与其他3种模型相比,SVM模型维持最低的|残差|分布。总体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显示,SVM模型比其他3个模型具有更高的网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AUC:0。966)。综合考虑,SVM模型为最合适的训练模型。获得5个与RA特征最相关的基因(TMOD3、PIK3CG、WASL、FGF4、GSN),基于5个RA特征基因的表达水平,建立了临床应用列线图,并且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 A)图和校正曲线图也显示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度。中药预测结果显示郁金、莪术、红花最有可能具有治疗RA的作用。结论 铜死亡在RA的发生和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铜死亡相关基因类风湿关节炎生物信息学中药预测

    基于文献及计量学方法研究脾阴学说古今发展及参苓白术散滋补脾阴作用阐释

    臧凝子王世文李品王清华...
    210-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之阳气为脾脏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动力",而脾阴则提供了"物质基础"。脾阴学说成说较晚、论说较少,基于文献研究系统梳理了脾阴理论内涵及历史发展源流,认为"辅运化""主滋养"和"和胃阳"是脾阴主要的生理功能;脾阴理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黄帝内经》构建脏腑阴阳理论体系、《伤寒论》初识脾阴方证、"丹溪学派"首开滋阴法先河、缪希雍系统建立脾阴理论体系、吴澄引申"芳香甘平"治法5个历史时期。此外,通过文献计量学Citespace分析脾阴学说现代整体发展应用情况,对比古今常用11个滋补脾阴类中药复方发现:现代研究中对脾阴学说的认识主要传承自唐容川、叶天士、吴澄、李东垣、缪希雍、张锡纯几位医家;其理论主要应用在消渴(糖尿病)、泄泻、便秘、肉痿等疾病治疗中;用药偏以甘淡,兼顾养胃阴为特色;局方参苓白术散成方早,充分体现了"甘淡"补脾之滋补脾阴用药的基本法则,具有健脾气、滋脾阴、渗脾湿之功效,全方升降相因、散收并用、补行兼施,尤宜于脾气阴虚夹湿的患者,乃滋补脾阴理论应用的基础方。

    脾阴参苓白术散文献研究文献计量学滋补脾阴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开灵片剂和颗粒剂中6个成分

    周菁杨张玉峰刘蕙宁卢周琪...
    214-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 定清开灵制剂中6个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ulti-components with a single-marker,QAMS)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与其他5个成分(R,S)-告依春、绿原酸、栀子苷、胆酸和猪去氧胆酸的相对校正因子(fk/s),并对fk/s进行耐用性考察。分别采用外标法和QAMS法测定6批清开灵片剂和4批清开灵颗粒剂中6个成分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 各个成分fk/s的重复性良好(RSD<5%);两种方法测定的含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成分在片剂中的含量高于颗粒剂,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片剂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开灵制剂的多成分含量检测,为清开灵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清开灵片剂清开灵颗粒剂黄芩苷一测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