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阔叶十大功劳作用于FABP5介导免疫细胞干预肝癌的研究

    张楠楠林登梅杨凯平宋佳蕾...
    201-205,后插31-后插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阔叶十大功劳(KYSDGL)通过介导免疫细胞干预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探索KYSDGL的活性成分以及靶点,并对肝癌数据集GSE45267、GSE89377进行挖掘,分析出KYSDGL通过介导免疫干预肝癌的作用机制,并加以实验验证。结果 获得7个KYSDGL介导免疫细胞干预肝癌的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其中有6个靶点(PTGS2、FABP5、ADRB2、AGTR1、ESR1、RORA)能与KYSDGL中的成分结合;且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基因表达均具有显著差异性,和性别、癌症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的临床指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6个关键靶点的10年生存预后分析显示仅有FABP5及ESR1有预后价值;进一步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FABP5的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有显著相关性;最后通过THPA数据库病理切片验证FABP5蛋白在人癌症组织中高表达,在对照组中低表达,我们通过Western blot实验也验证了与HepG2肝癌细胞组相比,KYSDGL含药血清组的FABP5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KYSDGL可通过抑制FABP5的高表达而调控肿瘤免疫,从而达到干预肝癌的目的。

    阔叶十大功劳肝癌免疫FABP5验证实验

    三七药对的研究进展

    王雪梅李喜香宋薇杨萍...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七作为临床常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多种药对形式。围绕近年来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三七药对、传统三七药对及三七药对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实验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系统阐释三七药对在临床应用的作用机制和科学内涵,为进一步研究三七药对使用规律、配伍理论、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三七药对网络药理学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健脾祛痰方干预血脂异常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华文张颖宋囡陈民...
    211-218,后插37-后插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健脾祛痰方对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分析正常与高脂人群、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以明确健脾祛痰方降脂的临床疗效,探索健脾祛痰法降脂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纳入正常及脾虚痰浊血脂异常受试者共计18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健脾祛痰方组,每组60例。所有组别均予健康宣教,健脾祛痰方组予健脾祛痰方颗粒剂冲服,治疗疗程为2个月。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水平,用中医证候积分量表评定患者中医证候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受试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的表达水平,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粪便标本肠道菌群的结构变化。结果 脾虚痰浊型血脂异常患者经健脾祛痰方治疗后血脂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血清中FGF19含量明显降低;健脾祛痰方组血脂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显著优于模型组。高脂人群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明显减弱。有益菌减少,肠杆菌过生长,肠道菌群结构被破坏。健脾祛痰方组患者用药后样本间差异明显,各分类水平物种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编码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BSH)相关微生物丰度降低。用药后肠道中的有害菌肠杆菌目(Enterobacteriales)减少,肠道菌群平衡有所恢复。结论 健脾祛痰法能够显著降低血脂异常患者TC、TG、LDL-C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抑制FXR信号传导通路以降脂。

    健脾祛痰法血脂异常肠道菌群胆汁酸FXR通路

    基于TGF-β通路探讨瓜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王省李艳李雪梅张宛秋...
    219-224,后插41-后插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瓜蒌薤白汤对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吡非尼酮组(Pirfenidone 0。15 g·kg-1)、瓜蒌薤白汤低剂量组(GLXB-L 2。4 g·kg-1)、瓜蒌薤白汤高剂量组(GLXB-H4。8 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一次性向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复制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连续14、28 d。末次给药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6、IL-8 水平;Masson 染色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胶原纤维和肌纤维;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肺组织TGF-β、α-SMA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PCR)检测大鼠肺脏 TNF-α mRNA、IL-4 mRNA、IL-6 mRNA 表达。结果 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瓜蒌薤白汤可降低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4、IL-6、IL-8水平,下调肺组织TGF-β、α-SMA蛋白表达,降低TNF-α mRNA、IL-4 mRNA、IL-6 mRNA表达水平,缓解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且以瓜蒌薤白汤高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 瓜蒌薤白汤可以通过抑制TGF-β信号通路,干预气道炎症反应,减少胶原沉积,从而干预肺纤维化进程。

    瓜蒌薤白汤肺纤维化博来霉素TGF-β信号通路

    白及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沈晓静秦宇华宗张敏...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于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提取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辅助提取法等;分离纯化主要有活性炭或双氧水脱色,Sevage法脱蛋白,柱色谱法分离等;含量测定中通常使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子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等方法来进行测定;结构表征主要采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法来进行测定。白及多糖为葡甘聚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和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生物活性,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BSP有良好的药理活性,目前其研究大部分为粗多糖,药理活性仍在细胞阶段。因此对其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生物活性的研究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主要综述了 BSP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组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为BSP的深度开发利用以及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白及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生物活性

    山茱萸多糖的提取分离、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尚子慧侯亚迪王利丽崔永霞...
    23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多糖是山茱萸中被关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山茱萸多糖常用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方法,并对山茱萸多糖化学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山茱萸多糖的提取分离多采用经典的水提醇沉法,还有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复合酶解法及稀碱提取法等,提取率范围为5。29%~18。92%;均一多糖的分离纯化多同时采用DEAE-纤维素柱、Sephadex及Sephacryl等多种分离填料层析获得,已明确均一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及比例、糖苷键类型和连接顺序的多糖共有9个。山茱萸多糖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和肝脏保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成为近几年来有关山茱萸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热点。综上所述,对山茱萸多糖的结构进行综合解析,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山茱萸多糖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制可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山茱萸多糖提取分离化学结构生物活性

    基于"病-药-量"探讨现代竹沥的应用规律及潜在新方

    曾展骆宾妃张华李雯婷...
    240-244,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从含竹沥的处方中挖掘竹沥中医用药规律,为竹沥现代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收集含竹沥的处方,运用Excel(Microsoft Office 2019)建立基础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4。0对竹沥配伍用药、治疗病症及临床用量进行频数统计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收集含竹沥处方共145首,含竹沥处方主治病症共40种,高频病证(≥3次)主要为"中风""癫痫"等。高频药物(频次≥20次)共20味,使用频次较高的有半夏、天南星、甘草等,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竹沥配伍药材药性主要为寒、温,药味主要以苦、甘居多,主要归肺、肝、心、胃经。竹沥的使用量以30 mL为主,但在中风病可用到150 mL,癫痫病可用到100~500 mL。研究对中风病和癫痫病分别预测出两个含竹沥的潜在新方。结论 在中风病证应用中,竹沥偏向清热化痰功效;在癫痫病症应用中,竹沥偏向化痰开窍的功效,充分体现了竹沥在不同病证中的独特功效和优势。在竹沥用法用量上,推荐30 mL冲服或另服,若患者处于急性发作期,可以考虑150 mL同其他药材煎煮后服用。该研究对竹沥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为临床新组方配伍及用量使用提供新思路。

    竹沥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中药临床处方

    不同炮制方法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

    周晶晶周洁窦霞李东辉...
    24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 分析对比有关炮制对甘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的相关文章,并以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变化为重点,依次进行梳理。结果 甘草炮制方法较多且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而不同炮制方法则会对其化学成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药理作用。结论 中药炮制与临床用药十分密切,只有选用恰当的炮制品入药,才能使其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药物疗效,理清不同甘草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情况,以期对甘草的深入开发利用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些参考。

    甘草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诊疗指南起草组陈景伟
    250-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件是一部规范妇科常见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权威性、约束力及推广应用价值的医疗文件。预期对建立和完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技术规范,促进中医评价方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示范性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疼痛中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