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针织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针织工业
针织工业

邓淑芳

月刊

1000-4033

zzgybjb@yahoo.com.cn

022-27382711 27385020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鹊桥路25号

针织工业/Journal Knitting Industri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针织工业》是目前全国针织行业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被推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并多次被评为国家纺织工业局优秀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针织工业》创刊于1973年,多年来,为促进我国针织工业发展,加强针织工业科技信息交流,本刊密切注视国内外针织科技、针织生产方面的发展动向,大量搜集和报道了针织及染整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情况。对行业的实用技术、技改经验进行了推广。交流了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同时也注意到相关行业的发展对针织行业的推动作用。《针织工业》的读者对象为针织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师生,及针织机械、针织原料、染整机械、染化料助剂、纺织品贸易等针织相关行业的有关人员。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定阅。凡于当地邮局错过订阅的读者,可直接向本编辑部索取订单。另本编辑部还备有1994年至今的合订本,每年装订为一本,欢迎选购。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光改性涤纶织物的分散染料轧染染色性能

    何杨何宇飞何勇张瑞萍...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差别化涤纶染色织物,采用CO2激光对织物进行预处理和后整理改性.以K/S值为指标,研究预处理和后整理参数对织物轧染染色性能的影响,并确定预处理、后整理改性工艺.测试纤维的表面形态、热稳定性和结晶度,分析激光对染料热迁移性能和对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测试织物色牢度和断裂强力.结果表明:优化的预处理和后整理改性工艺为功率12 W、速度150 mm/s、步距0.2 mm,分散藏青SFN对预处理和后整理改性织物染色后K/S值分别提高44.89%和38.41%;激光改性使纤维表面产生刻蚀,结晶度下降;激光改性对纤维的热稳定性和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没有影响;激光后整理使染色纤维内部染料发生热迁移;改性前后织物的色牢度基本不变,均达到4级及以上,断裂强力稍下降.

    分散染料CO2激光涤纶差别化染色轧染

    高紫外反射率雪地型多频谱伪装面料研发

    曹文娜方娟娟顾浩苏云峰...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伪装网是用于遮盖武器装备或目标,以达到低可探测性的隐身器材.文中阐述了高紫外反射双面多频谱雪地型伪装网,并从颜料、吸波材料和树脂的选择,涂层工艺,产品检测结果等方面进行研发与生产控制,以成功研制出符合标准的一款高紫外反射率雪地型多频谱伪装网用面料.并指出高紫外反射率雪地型多频谱伪装网用面料提升了装备伪装的隐蔽效果,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高紫外反射率雪地型多频谱伪装面料隐蔽效果

    低温定形氨纶在针织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李红左凯杰王存山张伟...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低温定形氨纶与常规氨纶开发涤氨单面织物、锦氨双面织物,并研究其染色性能,同时进行中试生产.结果表明,低温定形氨纶织物染深性更好,尤其是锦氨织物染色鲜艳度得以提升;中试生产的织物布面品质良好,未见氨纶原因导致的疵病,且低温定形氨纶与常规氨纶织物在色牢度、弹性伸长及回复性能、缩率方面均非常接近,表明低温定形氨纶在降低定形温度后,同样可以达到预定形效果,这使其在与锦纶、改性涤纶、蛋白质纤维交织织物预定形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低温定形氨纶常规氨纶中试生产染色性能预定形

    无尘针织面料新型抛光加工技术研究

    文卓陈娟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既有较高布面光洁度及抗起毛起球要求,同时又易产生掉毛尘问题的耳圈型针织面料的生产,采用多次烧毛工艺不仅会带来布面不光洁的风险及去除毛羽不彻底带来的外观风险,而常规纤维素酶抛光处理会带来严重的掉毛尘问题.文中通过采用特殊的磨毛工艺对坯布进行预起毛处理配合适当的烧毛处理,既保证了毛羽的彻底去除,又保证了毛球及掉毛尘等质量指标达到客人标准.结果表明:磨毛磨料采用聚酰胺材料,配套的最佳磨毛工艺:机速为15 m/min,磨毛次数为1次,磨毛机的压深度设定为70%;配套烧毛工艺:烧毛方式为切烧,火焰强度为1.5 MPa,运行机速为85 m/min;不同的耳圈型布类均有较为稳定的布面光洁度表现、抗起毛起球、掉毛尘及干湿摩擦牢度性能.

    无尘针织面料抛光光洁度抗起毛起球

    基于肌肉电刺激技术的智能保健内衣设计

    王军孙红郑婉霖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久坐办公人群因久坐行为引发颈肩腰部疲劳疼痛等亚健康问题,以久坐青年女性作为目标人群,调查分析其对智能保健内衣的功能需求,设计一款基于肌肉电刺激技术的智能保健内衣.将肌肉电刺激技术与内衣有效结合,以银纤维织物作为导电材料,结合功能穴位与移动终端设计,使内衣具有智能按摩与保健功能,并对内衣进行性能测评.结果表明,该肌肉电刺激智能保健内衣具有缓解肌肉紧张、酸痛功效.该研究对提升相关智能保健类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创新与市场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智能保健内衣肌肉电刺激技术久坐人群智能可穿戴设计

    基于压力袜测量点数据的青年女性腿型分类

    王嫣然孙玉钗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压力袜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压力袜和人腿不适配问题,采用马丁测量法,对324名18~44岁青年女性的7个压力袜医疗标准中规定的人体腿部公称测量点的围度和高度数据进行采集,获取14项腿部变量数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青年女性腿型的主成分因子进行提取,共提取出围度因子、腿部高度因子、踝部高度因子3个因子;并将这3个因子得分作为聚类变量进行K-means聚类,以轮廓系数作为评估聚类效果好坏的指标,最终将青年女性腿型分成5种:高中等型、偏矮瘦型、偏高瘦型、矮胖型、中等腿长偏胖型,各腿型分别占样本量的22.22%、19.14%、19.14%、16.05%、23.45%.该研究中以压力袜公称测量点数据为基础的腿型分类结果,为制定压力袜号型提供了参考和理论基础.

    腿型分类压力袜人体测量青年女性K-means聚类

    双碳目标下设计驱动服装企业绿色转型研究

    李若辉方玉蒋志青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发设计创新对服装企业绿色转型的驱动作用,基于绿色设计内涵,梳理当前服装企业绿色发展问题,从产业链视角构建设计驱动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形式.针对当前服装企业发展中存在原材料需求大、生产能耗高、污染重、绿色研发投入不足、产品快消强、包装废弃多以及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认为应通过款式、面料、结构质感、包装、营销以及共享模式等的设计,驱动服装企业绿色转型;并提出在实践中企业应倡导原生态、简约化设计,通过延长服装潮流时限、实施绿色包装、优化线上营销体验以及构建服装分配再利用模式等推进绿色转型.

    服装企业设计创新绿色设计绿色转型产业链

    《针织家居服》行业标准修订内容解读

    韩玉洁郭鑫赵娟芝常生...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帮助标准使用人员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针织家居服》新标准,从而引导产品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促进行业健康前进,文章详细介绍《针织家居服》新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和依据,包括家居服术语和定义的增加,超出标准范围的号型标注方法的增加,部分内在质量考核指标如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扭曲率、耐湿摩擦色牢度、洗后外观质量等的调整,洗液沾色程度考核指标和试验方法的增加,以及部分试验方法的调整等,对满足生产企业、消费者、检测部门需求以及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起到帮助.

    针织家居服标准解读内在质量洗液沾色程度水洗尺寸变化率

    我国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标准现状与抽查分析

    王洁刘婉悦乔雨楠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主要从产业和产品现状、标准以及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等情况综合分析我国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质量状况.研究发现:从产业和产品现状来看,我国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品牌整体实力仍显单薄,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工作;从标准情况来看,国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从近3年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来看,儿童及婴幼儿服装质量问题突出,纤维含量是出现问题较多的项目,其次是绳带要求项目.该研究旨在使企业了解我国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标准及质量状况,进而为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等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标准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影响因素

    离子凝胶可穿戴传感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佩端李秋瑾巩继贤张健飞...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子凝胶可穿戴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响应性以及极好耐用性等独特优势,这类传感器将受刺激过程中的载荷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到智能端从而达到人机交互,用来智能监测人体各类活动状态,如日常状态、运动状态和健康状态等.也能复合各类电子元件,在诸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如智能电池、压力传感器、人体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和药物制备等.文章综述离子凝胶可穿戴传感器研究进展,并结合应用实例讨论该类传感器在传感基材或工艺方面优缺点,最后从为大数据时代提供辅助信息角度出发,提出离子凝胶可穿戴传感器未来将要面对的挑战,并对其进行展望.

    柔性材料可穿戴传感器离子凝胶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