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董浩平

季刊

1674-3318

xuebao962@163.com

0371-62503950

450007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路62号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旨在探讨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有关问题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注 重学术性、实践性和前瞻性,注重对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理论、新政策、新思维、新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力求为广大读者、作者开展理论探索、学术争鸣、工作研究提供一个互动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个务必"的出场逻辑、内涵延展与时代价值

    王洁谭天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个务必"的伟大号召是从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践行历史、波澜壮阔的奋斗历史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中凝练出来的,它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不懈奋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是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领航之舵""前进之帆"和"排浪之桨".在党的"赶考"任务、"赶考"环境、"赶考"命题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三个务必"的提出是党应对世界之变以确保其始终成为时代先锋的必然选择,是党投身未竟之业以确保其始终成为民族脊梁的重要保证,是党奔赴新赶考之路以确保其始终当好人民公仆的题中之义.

    "三个务必"出场逻辑内涵价值

    重审以新的技术现象为对象的知识生产活动——以人文社科领域对元宇宙的讨论为例

    王晓兵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文社科领域以元宇宙为话题的文献曾爆炸式增加,在ChatGPT后又断崖式锐减,爆炸式增加时理论在量上的繁荣并未增益社会对元宇宙的理解.新技术现象总是以质料状态被既有学科体系所消化.人文社科知识生产活动陷于刺激和反馈的逻辑中,囿于考察技术变化对所处学科研究领域社会影响的预测和评估,失去或刻意忽视在具体问题中探索人的超越性与崇高性基础.我们需要对人文社科知识生产中的工具逻辑与机械逻辑的质性差异给出区分,为人文社科知识生产描述与分析科学技术现象提供清晰的主体意识和明确的理论前提.

    元宇宙知识生产唯物史观人文社科研究

    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工业碳排放脱钩及因素分析

    李艳萍孟祥瑞王向前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河南省 2011-2022 年的面板数据,采用IPCC碳排放核算体系和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工业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利用 Kaya公式和LMDI 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表明:测算年度内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工业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历经强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三种脱钩状态,脱钩指数整体上呈现"V"形,基本实现强脱钩;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人员规模抑制碳排放,经济产出促进碳排放,抑制作用大于促进作用.因此,河南省应结合"双碳"目标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制定政策,为实现工业减排提供实证支撑.

    河南省数字经济工业碳排放Tapio脱钩模型LMDI模型

    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与实现路径

    牛雪妍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赋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激发新质生产力.通过构建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发展、数据要素赋能企业高效协调发展、数字平台赋能企业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机制.针对数字化专业人才匮乏、数字化转型基础薄弱、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和数字生态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相关企业应从强化数字转型顶层设计和服务、加强数字化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和基础建设、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水平、构建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体系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化转型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数字化转型"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赋能

    国内电子商务推荐系统的研究热点与可视化分析

    梅蕾魏宏飞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子商务中,推荐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推荐算法、用户行为分析、个性化推荐、推荐系统评估等方面.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具体的技术或应用场景展开,缺乏对整体研究框架的构建和系统性回顾.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01-2023 年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3 年来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领域内的作者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但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较密切,核心发文机构联系不够紧密;研究前沿集中于大数据、商品推荐和聚类等;研究热点可归纳为推荐算法与技术、消费者信任、个性化推荐三个方面,围绕电子商务、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等11 个主题开展.目前,电子商务推荐系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不断的优化与技术创新,未来电子商务推荐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人性化,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电子商务推荐系统消费者可视化CiteSpace软件

    论民国初期会计制度的现代化尝试

    李向东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初立,随着各项新型法制的相继确立,会计的法制化进程加快.会计立法从"草案"到"条例"再到"会计法"的过程,体现了民国初期会计法制化的精神追求."民三《会计法》"的制颁系属初创,对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意义,实为中国会计现代化的初步尝试.会计的法制化远不等于会计的法治化和现代化,会计现代化的阻碍因素有很多,归根结底受制于人的现代化程度.人的现代化有赖于国家的强力引导和教育,更需要国家的政治权威作保障.

    会计制度法制化现代化

    场景时代展览权条款的重塑

    史珂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场景时代的到来致使展览权无法适应技术发展的弊端日益凸显.从文义解释的角度出发,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展览权仅控制线下实体展览,而无法控制场景时代催生出的新型展览行为.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型展览形式正日益超过甚至取代线下实体展览,展览权的定义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为防止展览权条款的名存实亡,有必要重塑展览权条款,建立公开展示权以全面控制新型技术发展下出现的展览形式,并明确将落入放映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范畴的展览方式排除在外.

    展览权公开展示权场景时代虚拟展览

    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处罚的适当加重

    董汶鑫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对人口买卖的打击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妇女和儿童面临的受拐卖风险仍然存在.在司法实务中,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存在着处刑轻缓、法律规定落空等问题.立法机关应依据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加重,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法定最高刑提高至五年有期徒刑.与立法上的举措相配套,该罪的司法认定应更加严格,打击力度也应加大.要对拐卖与收买进行全链条打击,同时注意防范刑罚加重可能导致的刑罚适用混乱、执法积极性降低等"次生灾害",辅之以人口异常流动预警体系、"一站式"救助平台等配套制度,真正激活买卖人口类犯罪的处罚体系,形成对妇女、儿童法益的全面有力保障.

    法社会学量刑调整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量刑上诉困境的检察因应

    孟翔宇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囿于违背法律规范、背离刑事司法实践、过分强调价值追求等弊病,认罪认罚被告人仅为谋求刑罚裁量或执行上的额外优惠,在法院已采纳量刑建议且无新事实、新证据的情况下仍仅就量刑问题提出上诉的行为未能得到有效规制,现有规制被告人仅就量刑问题提出上诉的方法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面临着无法有效规制此类上诉的量刑上诉困境.悔罪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前提.以上诉时的悔罪状态为标准,被告人仅就量刑问题提出上诉的行为可被类型化界分.为有效规制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仅就量刑问题上诉,以及应对量刑上诉困境,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加强释法说理、优化量刑协商、强化律师参与保障等方法促使被告人形成持续稳定的悔罪状态.对于被告人在不同悔罪状态下提出的上诉,检察机关应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及公诉职能予以针对性应对.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量刑上诉悔罪检察机关

    论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中法律援助的引入

    张子悦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旨在高效解决小额金钱纠纷,并借此缓解司法体系内部的工作压力.实践中,因"一审终审"特性及当事人诉讼能力差异,该制度实施效果受限,甚至可能妨碍部分当事人权益的充分保障.尤其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65 条第2 款之规定,在双方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的情况下,较低的适用率问题尤为显著.为此,亟须构建与法律援助体系相融合的机制,通过提供专业法律支持提升当事人合意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信心与参与度,同时为年轻律师提供实践平台.此举旨在扩大并深化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确保效率与公正兼顾,实现权利平等与有效司法救济.

    小额诉讼程序法律援助制度合意适用权利保障司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