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洛阳龙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石窟泉群保护研究

    苗灿民李腾超张阳冯朝斌...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龙门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如何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同时,减少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泉群造成的人为因素影响,已成为重要课题.在总结分析当地以往地质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并对泉域动态进行监测,深入分析了该区域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中深层地下水的关系和对龙门石窟泉群保护的影响,查明了泉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历史上间歇性断流的原因,并提出了龙门一带地热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方案.研究可为龙门石窟泉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化建议,促进洛阳市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地热等相关产业发展.

    龙门石窟地热资源泉群泉水断流地下水

    天然气增氧MILD燃烧及NO排放特性研究

    孔俊峰谢逸豪刘宇谦方永旭...
    138-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MILD(Moderate or Intensive Low-Oxygen Dilution)燃烧和增氧燃烧相结合,以实现天然气燃烧过程中低CO2 和NO排放.基于0.58 MW工业炉,开展了空气预混增氧方式下天然气MILD燃烧及NO排放特性模拟研究,分析了氧气浓度(19.5%~30.0%)和氧化剂射流速度(100~300 m/s)对增氧MILD燃烧方式下炉内流场、温度和反应区分布及NO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ILD燃烧器结构不变的条件下,当氧气浓度从19.5%增加到30.0%时,高温区更加集中,温度分布均匀性削弱,NO排放从32.4×10-6增加至58.9×10-6,增加了 82%,意味着高氧条件下MILD燃烧的低氮排放特性将会消失.然而,同氧气浓度条件下,提升氧化剂入口速度促进了烟气回流稀释,导致峰值温度下降,扩大了 MILD燃烧反应区.当氧气浓度为26.5%时,将入口流速提升至150 m/s导致NO排放从49× 10-6降至31.2×10-6,可获得与空气工况下相当的NO排放水平.综上所述,空气直接预混增氧不利于MILD燃烧的形成,但通过提升氧化剂速度可实现高氧浓度条件下MILD燃烧并维持低NO排放.

    MILD燃烧增氧燃烧氧气浓度射流速度NO排放

    计及新能源利用率的"双高"送端电网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杨金刚何成明仉智李笑蓉...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提升,由于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等特性产生弃风、弃光现象.提出了一种计及新能源利用率的"双高"送端电网电化学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新能源波动率指标进行储能选址,并采用跟踪中心轨迹内点法对储能容量进行求解.最后基于张北地区历史出力数据进行仿真,确定了不同新能源利用率及不同充放电时间所需的最小储能,最后绘制出新能源利用率与储能容量的关系图.研究表明,该优化模型可以提高含高比例新能源送端电网的新能源利用率,为大规模储能投入电力系统奠定了基础.

    储能新能源利用率内点法送端电网

    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某地区地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张慧利沈阳陈云峰张琳...
    152-15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热作为一种天然、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分析内蒙古某地区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地热储存及输送通道,继而在该地区同时开展二维地震勘探和音频大地电磁2种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地震勘探波阻抗差异,进行地质分层解释;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的电阻率差异和体积效应,确定含水层和热储层位置和厚度.通过综合对比解释,认为该地区内电阻率偏低与砂岩孔隙、裂隙中富含水密切相关,确定新近系的中—上新统地层是该地区良好的含水层,该地层厚度为1 600 m,结合区域地热井资料确定了主要储热层,因此2种不同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调查综合应用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地热资源地质构造地热条件大地电磁地震勘探综合应用

    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基础及制约因素分析

    张伟强侯燕赵志勇张宏峰...
    157-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河南省知识产权发展、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河南省在知识产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提升知识产权环境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河南省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导,面临碳排放高、能源依存度高、生态治理严峻等挑战,需要加大非化石碳能源补充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农业绿色化已获进展,制造业推进绿色化发展,服务业比重逐步上升.未来更注重绿色化的产业发展理念,将为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提供新的支撑和机遇.然而,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仍面临市场化程度低、技术供求错位、转化率低、服务平台缺失、金融支持不足等制约因素.河南省具备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的建设基础,但仍面临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绿色技术+金融"的系统方案,为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选择.围绕这一目标,河南省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建设将为新时代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供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

    河南省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产业结构建设基础制约因素

    矿山供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史鹏飞张龙飞何俊涛李凯歌...
    165-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矿山高压供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故障暂态过程交叉干扰严重,故障信号呈现出很强的非线性、非平稳性、高时变性和复杂性,故障定位难度很大.针对此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散度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首先,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了故障特性,研究并采用Choi-Wil-liams分布(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CWD)时频能量谱克服故障信号中多频率成分交叉干扰.然后,采用改进KL散度表征故障区段上下游信号时频分布差异,处理上下游信号CWD时频能量谱中重叠部分,消除故障区段上下游信号相似成分的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零序电流信号CWD-KL散度构建了故障定位判据.最后,仿真测试与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矿山供电系统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单相接地故障分布散度故障定位

    能源聚合背景下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

    陆建宇曹路罗安娜唐聪...
    172-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造成了 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如何合理评估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问题亟待解决.建立一种新能源聚合背景下的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模型.首先,合理选择电网对于所聚合的不同新能源接纳能力的指标,并选择了其他有影响因素的指标,然后对选择的各指标进行归一化;其次,选择自编码器作为降维工具,对数据进行降维以处理各指标间的耦合性,并将降维后的数据输入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中进行训练,得到有效的数据分类模型,并对分类模型进行了交叉检验;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估电网新能源接纳能力,而所提出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对如何解决电网新能源消纳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新能源接纳能力自编码器朴素贝叶斯

    孟津煤矿智能煤矸机器人研究应用

    沈传波王迪何伟许胜军...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井下煤尘弥漫、噪声较大,人工手动筛分误拣率高造成煤矿生产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结合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孟津煤矿研究设计了一款智能煤矸机器人.详细论述了智能煤矸机器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比了应用智能煤矸机器人前后的效益.实际应用表明,采用机器人智能选矸技术后,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都得到有效提升.

    煤矸分选定位抓取滚动筛图像识别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的历史策略库辅助源网荷储协同实时电压控制研究

    李澄王伏亮葛永高陈颢...
    187-193,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储能、充电桩等用户侧新型负荷设备数量增多.在此背景下,由于量测条件不满足造成的不可观测区域将直接导致传统的电压控制方法难以完成对分布式电源的精准调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蜣螂优化算法(DBO)的极限学习机(ELM)构建历史策略库,用以辅助源网荷储协同实时电压控制的方法,可实现对配电网电压实时精确控制.首先介绍了基于近似灵敏度计算的电压控制方法,然后介绍了 DBO改进的极限学习机和历史策略库的概念及结合应用方法,构建了以基于近似灵敏度计算的电网节点有功及无功功率为输入,母线期望电压为输出的ELM模型.模型输出的母线电压作为控制依据,进一步转换为下发的用户侧可调设备调节指令.仿真算例的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源网荷储近似灵敏度蜣螂优化算法极限学习机历史策略库实时电压控制

    基于数据驱动的光伏—储能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研究

    肖寒李振成王建伟王高海...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主动配电网中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接入将会造成配电网电压越限的问题,传统的基于模型的电压控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确的物理参数,这在实际工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配置储能设备和无功补偿型功率变换器来解决主动配电网的电压越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光伏—储能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为了实现储能设备和无功补偿型功率变换器的优化控制和管理,通过将具有系统功率损耗和电压约束的优化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同时利用基于柔性演员—评论家(Soft Actor Critic,SAC)的强化学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 33节点配电网中对所提出的电压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主动配电网的电压偏差和电网的功率损耗,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主动配电网电压控制数据驱动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