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肖庆伟

季刊

1004-468X

0596-2591371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县前直街36号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漳州师院教学和科研成果,也有一定的篇辐介绍国内外优秀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城立裕《鸡尾酒会》中作为方法的中国

    李新东薛兆峰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第一部引起日本文坛广泛关注的冲绳小说,《鸡尾酒会》讲述了一个由美军士兵强暴冲绳少女而引发的悲剧故事.大城立裕从冲绳本位的立场出发,控诉了"美冲亲善"政策的虚假性,并将矛头指向驻冲绳美军的宣传机制和凌驾于冲绳法律之上的政治地位.在书写美军问题的同时,大城立裕在小说中添加了大量与冲绳问题产生联系的中国元素.在与冲绳历史和社会的对比中,中国书写成为了大城立裕用以审视冲绳历史,质疑冲绳现实的一种独特方法.

    大城立裕《鸡尾酒会》冲绳日本文学

    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研究——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背景

    陈彩虹童九华
    115-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对我国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为探索我国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路径,从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构念和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了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构念,接着调查并分析了328名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现状.研究结果表明:职前英语教师整体评价素养水平不高,评价知识较为匮乏,评价技能较为薄弱.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适合我国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的路径.

    职前英语教师评价素养语言评价素养教育评价改革

    地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问题探析——基于16所地方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调查数据

    叶荣华林荣日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6所地方高校日语专业4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学生视角研究了我国地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在课程教学方面,外教受到较多期待和欢迎,但存在外教课程资源被错放的现象;外教课程主要能够提高日语学生听和说的能力,但对于日语读、写和译能力的提升还相当有限;日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教学方式还相当传统和保守,他们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与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方式之间存在错配现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性难以得到充分体现;日语课程内容吸引力不大,过于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文化熏陶,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不少学生属于被动式和应付式学习.在教材建设方面,当前地方高校日语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适中,也比较实用,但仍有不少学生认为教材较难以及教材内容陈旧落伍.针对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地方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教学教材建设

    高校教学岗位教师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以发展性原则为导向

    谢更兴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高校教学岗位教师的绩效考核与评价体系存在指标单一、结构失衡、反馈机制欠缺等问题.为此,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分层分类"绩效分配模式和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设计涵盖教师教学、科研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确定数据来源和考核方式,设计指标权重并检验,同时建立反馈机制,构建以发展为导向的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促进全面发展,推动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可为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发展导向层次分析法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动向及其协同提振路径探究

    林晓林小芸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出现新动向,呈现新特点,教育效果方面面临新的现实困境.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应充分调动高校、家庭、社会、大学生多方力量,形成协同效应,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改变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协同提振增效新路径.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动向协同提振

    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工作中的应用与反思

    张维娜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学术期刊选题、审稿、编校和排版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和减轻编辑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提升编辑质量、维护学术诚信和优化文章表达,但在创意性、情感理解和复杂任务处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编辑工作的辅助工具,与编辑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创造性相结合,才能实现更好的编辑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学术期刊编辑工作辅助工具局限性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