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枣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枣庄学院学报
枣庄学院学报

胡小林

双月刊

1004-7077

xyxb@uzz.edu.cn

0632-3786743

277160

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

枣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栏目:影视评论、运河文化研究、墨学研究、改革开放30年专题研究、鲁南文史、煤化工研究等栏目刊发的论文都在学术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受到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馆陶县志》纂修与运河文献价值略论

    周广骞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馆陶县在明清时期属山东东昌府,为运河所经的重要县城,运河文化底蕴深厚.自明代以来,馆陶县五次纂修县志,保存了大量馆陶运河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基础资料,涵盖河道工程、漕运河防、运河名胜、历史人物、商风民俗等诸多方面,在馆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与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挖掘《馆陶县志》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对于规划设计馆陶文旅线路,提升馆陶运河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馆陶县志》运河文献保护与传承

    简牍所见战国秦至汉初"内史"及其沿革

    吕利邓家欣
    8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史"一职西周已有,春秋战国以降秦因之,一度作为位次丞相的中央职官参与国家立法,掌治国家财政、上计等事务.秦统一前后,"内史"作为京畿地区治民长官的职能不断加强,"内史"职能或经拆分,将仓廪谷货部分析出,别置"治粟内史".汉兴,"治粟内史"职权重归"内史",直至高后执政后期,因现实需要,才又重新析为两职.

    "内史""治粟内史"秦汉睡虎地秦简

    明万历前期开海之议下的海运与通商——以登、莱两府为中心

    赵泽全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中后期的开海是一个由下到上、因地而异的实施情形.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陆路交通情况不便而海运相对发达的登、莱二府,应对开海与海禁的政策变动是当地官员施政的重要议题;如何妥善平衡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地方实际利益诉求,以此改善地区经济环境成为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登、莱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区差异性、外部政治环境的不稳定性,其在海运与通商问题上的关注点与南方地区表现出了显著的非一致性.

    明代开海思潮海运通商

    山东枣庄"伏羊节"习俗的调查与研究

    王明远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枣庄地区"伏羊节"习俗作为新近被发明出来的新传统在当地造成很大影响.从叙事学的视角,结合历史地理的研究,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研究发现:枣庄人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在地方知识精英建构的文化想象、商家个人的神话化文化空间打造与民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实践三者合力之下,由原本不易为外人觉察的原真性文化被建构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并能够代表地方文化特色的新传统.研究枣庄"伏羊节"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揭示地方性传统文化和地方性节日的生成与传承规律.

    传统的发明文化再生产"伏羊节""喝伏羊"

    济南地区石钟楼造型特征与文化内涵研究

    韩佳霖邵天宇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济南地区石钟楼是一种石质小品建筑,建于明清时期.这些石钟楼虽然已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纳入文物保护体系,但仍存在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保护利用欠缺等问题.本文以济南地区石钟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济南地区石钟楼的概况、分布情况、装饰特征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为石钟楼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为乡村记忆的传承、乡村经济文化的振兴提供助力.

    石钟楼古建筑乡土建筑传统建筑

    《三大队》:悲剧空间中的双重价值弥合

    吕国玮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三大队》融合悲剧风格和影像语言"再现"现实,在个体价值与时代价值的双重问询中开辟艺术审美、现实反思的影像空间.本文从空间叙事、空间意象、空间身体美学三个角度,分析《三大队》如何以空间呈现悲剧,并在悲剧讲述中完成对个体价值和社会道德价值的双重肯定.

    《三大队》电影悲剧空间

    论王桐龄儒墨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李春保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桐龄作为中国近现代著名史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通史、民族史、墨学史等.他在明清重视理气心性与经史考证之学逐渐转向民国偏重经世致用学风影响之下,对儒墨义理进行性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其研究主要从儒墨政治人物比较、儒墨思想观念比较及儒墨"圣经贤传"比较等方面进行.作为一位著名史家,王桐龄儒墨比较研究对深入理解与认知儒墨文化及其经世致用功能等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墨学研究史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王桐龄墨学政治人物政治思想

    新时代高校"双师型"教师分层分类培养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探索

    湛晓蕾姚敏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层分类培养高校"双师型"教师,既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需求,又是推动高校职业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但是,当前还存在分层分类培养的标准和体系不明确、真正参与分层分类培养的企业数量不足、分层分类培养的行动力度不足等现实困境,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实践探索:一是立足当下主要矛盾,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养标准;二是建立数字化"校政企合作一网通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的力度;三是线上平台与人工智能深入融合,确保"双师型"教师分层分类培训的有效落实;四是建立"双师型"教师数字化档案库,加大教师培训资金投入;五是持续完善现有职称评审制度以及"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

    "双师型"高校教师分层分类培养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实践探索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职教师职业转向:实然困境与应然策略

    王海红
    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转型升级是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经验型教书匠到自主成长型研究型教师,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应着力加强对教学、对学生的研究,善于观察、勇于反思、学会学习、勤于交流,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教师职业转向研究型

    枣庄学院廉政作品选登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