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州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州学刊
中州学刊

喻新安

月刊

1003-0751

zzxk1979@126.com

0371-63836785,63936507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50号中州学刊杂志社

中州学刊/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学刊》创刊于1979年,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期刊(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中州学刊》系国际学术交流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社科类优秀期刊、一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发行范围遍及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远及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地。《中州学刊》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提倡原创、打造精品”为办刊理念,广集百家睿智,编发精品力作,弘扬中原文化,关注学术前沿,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中州学刊》立足中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注意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刊载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州学刊》主要刊登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学术论文。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当代政治”、“理论经济学新探”、“农村经济”、“经济学比较研究”、“社会问题研究”、“法学研究”、“伦理学研究”、“易经、道家研究”、“宋明理学研究”、“冯友兰研究”、“宋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先秦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文艺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演进、基本经验与实践路径

    冯留建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始终贯穿于党的非凡奋斗历程之中,呈现出"肇始初兴—完善探索—重构发展—全面从严"的演进逻辑。党在自我革命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觉;突出政治建设,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本色;敢于刀刃向内,坚定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珍惜历史经验,不断弘扬自我革命精神的基本经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的规律性认识,开辟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

    党的自我革命历史演进基本经验实践路径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完善路径

    李华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制度安排。要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具体实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入发展。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运行机制,具体体现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各方面、各领域体制机制的建构,构成了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体现着党以制度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与具体过程。推动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要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总体性设计,注重体系的协调运转,把握体系的科学建设方向,健全体系的实施保障机制。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运行机制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发展与创新实践研究

    朱家梅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开展了新的实践探索。其中,理论创新主要包括:从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战略高度对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作用进行了战略定位,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的重点建设任务,指明了基层党组织"四力"建设目标等。实践创新主要包括:把党的全面领导建设落实到基层,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正风肃纪建设,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等。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创新实践发展

    强国建设两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目标预测与提升路径

    刘长全杨光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农业强国的关键任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于农业劳动力劳均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产出率的提高与单位农产品价值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其中土地单产上升的贡献率持续下降,而劳均经营土地面积增加的贡献率不断上升。2010-202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19。9%来自土地单产上升,67。8%来自劳均经营土地面积增加。综合考虑按总增长率、按构成项的增长率和按与农业发达国家的相对水平进行预测,中国农业劳均增加值在2035年将超过19000美元(2015年不变价格),在2050年将超过50000美元,达到农业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劳均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在此过程中,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促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并保障经营权稳定,促进以增值增效为导向的农业结构优化调整。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地经营权技术进步

    建设农业强国:中国要求、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曾博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强国建设需以强农建设为基础。立足于粮食安全国际风险、资源禀赋约束、"大国小农"内源困境、农业增值空间小、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基本国情农情,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达到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五大要求。通过这些要求的国际比较,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应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自给能力,确保多元化食物体系稳产保供;加强农业核心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衔接农业强国建设;拓展涉农产业链,增强产业链与供应链韧性;提高产出效率与国际话语权,培养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农业强国建设中国要求国际比较推进路径

    建设金融强国:理论解构、实践问题与破局路径

    吕鹏白刚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金融强国"为金融更好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迈进,是我国当前金融工作的核心内容。对金融强国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体系进行梳理,为金融强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在金融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尚面临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风险隐患、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显著不足等问题。党的领导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建设金融强国,需要创新科技金融,奠定金融强国的科技支柱;赋能绿色金融,打造金融强国可持续之基;推广普惠金融,实现金融强国全民共享愿景;健全养老金融,筑牢金融强国民生安全网;推动数字金融,引领金融强国数字化进程。

    金融强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

    构筑新时代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新优势

    尚会永刘峰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这一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形式。当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已通过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筑了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丰富的产业生态,共同塑造了当前中国产业的竞争优势,是新时代提升我国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在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科学处理"两个毫不动摇"的辩证关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定不移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发展。

    新时代多种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

    数据犯罪的双重法益及其保护路径

    袁彬薛力铭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当下我国刑法对数据法益的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据秩序法益的内涵过于抽象,难以承担保护数据法益、保障数据技术平稳健康发展的使命;单一的数据安全法益说,会导致利用公开数据不当入罪。数据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是双重法益,其外壳是数据安全,内核是数据自决权。以数据犯罪的双重法益为基础,我国在立法上应当通过修改旧罪、增设新罪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刑法保护,在确立数据法益独立保护的基础上,修改《刑法》第285条第2款,同时增设专门针对数据的破坏、滥用数据罪;在司法上应当以双重数据法益合理界定侵害数据行为的入罪门槛和处罚范围,实现对个人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国家数据的体系化保护。

    数据安全数据自决权双重法益破坏、滥用数据罪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再省思

    高慧铭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探索,为我国行政争议实质性预防化解贡献了制度力量。但由于该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这一制度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实施,出庭应诉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充分发挥该制度在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和案件种类,衔接法治政府考核评定和责任追究,鼓励相关部门参与监督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诉讼法治政府

    加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基本逻辑与实践进路

    徐朝卫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厘清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导向、遵循原则和时代要求,深入剖析新发展阶段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治理主体主动性和专业性缺失、建设机制规范性和约束性不足、资源配置合理性和流动性不强以及治理生态复杂多变等现实境况。结合现阶段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时代要求和显现优势,可从凝聚主体共识、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重塑治理生态等四个实践维度,高质量建设旨在满足农民利益诉求和发展的基层治理聚合体。

    乡村治理共同体资源配置治理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