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竹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竹子学报
竹子学报

王树东

季刊

1000-6567

zhukan2004@163.com

0571-88869017 88869210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310号

竹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mboo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服务于竹业和大众。立足学术理论前沿,面向生产实际,推动竹产业发展,提高我国和世界竹业科学技术水平是我们的办刊宗旨;服务为源,诚信为本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和永恒的追求。读者对象为:从事竹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活跃在生产第一线的竹业科技工作者,以及对竹子有兴趣的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结合深度学习和面向对象的无人机影像毛竹林分布信息提取

    王海龙郜昌建胡昱彦林荫...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有效估测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面积提供技术参考,该文尝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度学习和面向对象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毛竹林信息.[方法]以研究区毛竹林为研究对象,以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采用CNN的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无人机影像中各典型地物,在此基础上对无人机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使用隶属度函数分类方法对毛竹林进行分类,并与采用随机森林(RF)的分类方法提取毛竹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该文采用的分类方法既可以避免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难以充分利用影像的深层次特征,又能解决CNN在影像分类时易丢失地物目标边缘、形状等细节信息的难题.(2)分类方法提取的毛竹林总体精度为91.04%,Kappa系数为0.89;RF分类方法总体精度为85.07%,Kappa系数为0.82,总体精度提高5.97个百分点,Kappa系数提高0.07.(3)根据2023年度林草湿资源图成果数据统计,研究区毛竹林面积为150.31 hm2,该文采用的分类方法提取毛竹林面积为161.99 hm2,提取结果比实际多11.68 hm2,总体上吻合程度较高.[结论]结合CNN的深度学习和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提高毛竹林信息提取精度,可为毛竹林的精细化提取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毛竹林无人机影像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面向对象信息提取

    顾及竹龄的毛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研究

    胡卫江高洪娣刘海英张勇...
    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1种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固碳能力的植物,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研究中的应用使得估算叶绿素含量成为可能,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该文选取3组不同年龄各5株毛竹叶片样本测定叶绿素含量和高光谱特征参数,采用光谱分析仪对毛竹叶片的光谱特性与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分别建立了毛竹叶片绿峰反射率、红边内最大一阶微分值、绿峰反射率与红谷反射率的归一化值、红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与蓝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的比值等高光谱参数数据及叶绿素含量相关性的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综合各年龄的毛竹叶片叶绿素的最佳光谱估算模型为红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SDr)与蓝边内一阶微分的总和(SDb)的归一化值,该指数函数模型为:y=1.8239exp(2.9336×x),相关系数R=0.543.[结论]高光谱反演实现对毛竹叶绿素含量的精确、快速和非破坏性监测,可为毛竹林遥感监测、健康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叶绿素含量高光谱毛竹模型

    仿生智能超疏水木竹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徐丹丹吴再兴李景鹏吴焱...
    2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超疏水木竹材料涂层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超疏水木竹材料的应用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超疏水现象是由于木竹材料表面的微/纳米分层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是获得超疏水材料的常用方法.该文重点介绍了超疏水木竹材料涂层的常见制备方法,包括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湿化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并分析超疏水涂层形成机理.[结果]超疏水木竹材料应用范围广泛,已经在自清洁、自修复、油水分离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结论]超疏水涂层在木竹材料领域虽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其耐久性、机械强度、透明度差等问题依然是其发展的巨大阻力,未来应针对这些问题对超疏水木竹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超疏水木材竹材接触角应用

    刨磨质量和工艺对竹条制轴压构件力学性能影响

    李化子王永宝聂云靖亢森林...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刨磨质量和手工工艺对1 mm×6 mm竹条制作的轴心受压短杆和长杆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初始质量的竹条,通过刨磨掉不同质量制作了112个截面尺寸为6 mm×6 mm的箱型空心受压杆件;测试了空心杆件的质量和极限承载力,并计算了荷质比;最后,探讨了3种不同刨磨工艺对杆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打磨后竹条制的空心短杆质量降低到原来的1/2,但承载力可达350~550 N,荷质比在560 N·g-1以上.[结论]模型制作中竹材选材时,对长杆选择初始质量小的竹条刨磨,对短杆选择初始质量大的竹条刨磨;研究成果可为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杆件选材与制作提供参考.

    结构设计竹条杆件荷质比刨重试验

    适于小农户家庭的不同毛竹笋干加工工艺比较研究

    王豪虞如坤陆志敏张波...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传统小农户家庭毛竹笋干加工产品参差不齐等问题,以浙江宁波区域为例,探索优化小农户家庭毛竹笋干加工工艺技术.[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置了采收时间、煮制时长、晒干时长的三因素试验处理9个,测定分析不同处理下毛竹笋干产品的含水率、复水比、色泽以及感官指标的差异.[结果]毛竹笋干晒干时长越长,笋干的含水率越低,复水性越好,同时其颜色越深,但亮度较低;感官品质最好的为A1 B3C3处理,即4月5日采收,煮制2.0 h,晒干7 d;相关性分析发现笋干含水率和香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笋干的含水率越低,香味越好.[结论]小农户家庭加工毛竹笋干在采收时宜做到"采早采嫩",且可适当延长煮制和晒干时间,提高笋干品质.

    毛竹采收时间笋干

    福建省竹产业发展及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

    钟珍梅雷裕李春燕陆烝...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福建省是我国竹子的重点产区,竹林资源丰富,竹笋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在竹笋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笋壳、笋蔸等固体废弃物,不加以利用将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该文旨在摸清福建省笋壳资源化利用现状.[方法]从福建省竹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福建省竹笋加工业现状,重点综述了笋壳饲料化、基质化和肥料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结果]福建省笋壳利用技术研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存在技术不成熟、推广效果一般等问题.[结论]因此还需要加大笋壳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重点应突破笋壳饲料化、基质化和肥料化综合利用技术的落地和推广,及开发笋壳内含物的深度利用.

    竹产业笋壳饲料化基质化肥料化

    筛胸梳爪叩甲成虫性信息素分离与鉴定

    周卫青胡云木琪儿彭观地张威...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我国竹区最为重要的笋期地下害虫,是竹林金针虫的优势种,分离鉴定其性信息素对于该虫的高效监测和绿色防控有着重要价值.[方法]利用气质联用仪结合林间诱捕生测试验首次对筛胸梳爪叩甲雌虫的性信息素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E-11,13-Tetradecadien-1-ol和n-Dodecyl acetate是筛胸梳爪叩甲雌虫性信息素的关键组分,二者按25:75比例混合配制成性信息素诱芯对筛胸梳爪叩甲雄虫具明显的引诱作用,每个诱捕器的诱捕量可达(60.30±3.05)头.在所比较的3种诱捕器中,撞板式诱捕器引诱效果最好.[结论]所分离鉴定的性信息素化合物对筛胸梳爪叩甲成虫有强烈的引诱作用,可用于竹林金针虫的种群监测和防治.

    筛胸梳爪叩甲竹林金针虫性信息素引诱剂诱杀

    贵州竹亚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简史

    张友元剑可欣谢刚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在文献阅读与标本查阅的基础上,综述了贵州竹亚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简史,介绍了自20世纪40年代至21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在贵州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情况及分类学研究的论著,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最后,针对贵州竹类植物分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方向以及今后亟待解决的研究内容作了总结和展望.

    竹亚科分类学贵州

    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路径研究

    刘志博李硕李兴宋婷...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作为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文化是各种与竹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和.离开生态文化谈竹文化,缺乏理论基础;离开竹文化谈生态文化,影响说服力.该文尝试拓展新时代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路径.[方法]运用传播学理论构建竹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对竹文化传播进行学理分析.[结果]竹文化传播体系可细分为传播主体子系统、传播渠道子系统、传播受众子系统、传播内容子系统、传播效果子系统.[结论]该文提出新时代浙江安吉竹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开展竹文化传播理论研究、发掘竹文化传播物质载体、推动竹文化传播社会参与、构建竹文化传播评价体系.

    浙江安吉竹文化理论框架传播路径

    安吉竹林碳汇项目的实践、成效与启示

    刘小丽朱霖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安吉县如何通过竹林碳汇项目实施,促进地方绿色发展,同时提高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安吉县竹林碳汇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效,通过描述性统计和比较分析方法,评估项目对生态保护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安吉竹林碳汇项目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当地的碳吸收能力,每年增加的碳汇量达到5.85 t·hm-2,还促进了竹林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并通过碳交易实现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结论]安吉竹林碳汇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地方政策和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碳汇竹林经营绿色发展金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