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马洪江

季刊

2096-1707

absf@chinajournal.net.cn

028-62332008

623002

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以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3年,现为季刊,大16开,平均发行量为3000册。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本刊坚持“学术性、师范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有机结合的特点,积极发挥理论教育、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决策论证等各项功能,努力为高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收到良好的办刊效果。开辟有羌学研究、博士论坛、区域经济·教育研究、思想政治研究、经济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研究、法学研究、文学艺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其中,羌学研究、博士论坛、区域经济·教育研究为该刊重点建设栏目,也是该刊的特色之一,颇受社会各界好评。本刊从2000年起,已先后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书生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全文收录,随着本刊办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吸引了一批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的博士、教授和地方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的优秀学术论文,使刊物特色进一步突显,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刊发的稿件80% 以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入索引,多篇被全文转载,影响因子、被引率、转载率、下载率等指标逐年提高。本刊先后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一等奖、首届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期刊)、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名栏、四川省社科优秀学报、四川省高校社科优秀栏目等荣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非遗英译研究——以阿坝州非遗词为例

    唐明安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民族非遗外宣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文化自信视角切入,探讨文化翻译与文化自信的联系,并以民族非遗资源丰富的阿坝州为例,探讨其域内代表性非遗词的英译.研究认为,民族非遗外宣翻译应立足本国对外传播文化的长期战略,体现译介主体的鲜明性;为凸显文化翻译的特质性,在对外译介中,可采用"直译""直译加解释""音译或音译加解释""直译和音译结合"等翻译方法,从而彰显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非遗英译阿坝州

    2020年以来中国农地"三权分置"问题研究动态述评

    邢苏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地"三权分置"政策的推出,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权与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在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法理层面及实践层面,农地"三权分置"政策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及潜在的风险.为此,诸多学者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议,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到,在如何解决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如何应对潜在的"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如何验证"三权分置"政策在实践层面的实施效果等方面,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亟待更多学术成果的出现.

    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农村土地制度研究述评

    好古·崇晋·尊唐:戴表元对前代诗学接受的三个向度

    赵源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宋末元初重要的学者、诗人与诗论家,戴表元的诗论与其学养密不可分.因此,从其思想层面讨论其诗学,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其诗学的理解.出于对宋末士人务虚、庸俗的鄙夷,戴表元向慕三代,因之倡言好古.戴表元在学问上追仰三代,在此好古思想的指引下,他广泛而有针对性地汲取前代诗学之优点而针砭当时诗坛,其中又以对"晋"与"唐"两种范式的讨论最为究心.可以说,出于对前宋覆灭的反思而来的好古思想是其对前代诗学接受的根本,而"崇晋"与"尊唐"则是两翼.从思想的层面出发揭示戴表元的前代诗学接受,将使得我们对其诗论有更为立体与深刻的理解.

    戴表元好古崇晋尊唐诗学接受

    坚守与突围:新时代"乡土书写"的又一种可能——以乔叶长篇小说《宝水》为例

    李石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70后豫籍女作家乔叶,用她清新秀丽的笔触创作了乡土文学新作《宝水》,为我们展现了晋豫太行山深处一个小山村的转型与蜕变.小小的宝水村承载着作者浓厚的乡土之情与时代之思,让我们看到身处时代浪潮的作家对乡村新景象的细致勾勒与耐心呈现.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伦理文化、以民为本的基层治理,更有引智入村的乡村智识、文育沁人的时代新风.旧乡村的美好遗存与新乡村的发展新貌完成了恰到好处的交汇与融合.乔叶紧紧把握住时代的律动,在坚守与突围中,为新时代乡村书写注入新的元素,并提供另一种言说的可能.

    乔叶《宝水》乡土书写写作方式

    阶级、性别、种姓:微观权力视域下《生命之书》的一个解读视角

    杨柳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之书》是印度作家克里希纳·索波蒂对印巴分治之前旁遮普地区乡村生活的全景式描摹,被认为是一部历史小说.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对旁遮普地区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深刻探讨.通过展现旁遮普乡村空间作为权力运行的主要舞台,小说生动地描绘了微观权力如何在公共空间、家庭、个人和心理层面渗透和运作.文章主要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探讨小说中微观权力的运行,揭示在阶级、性别、种姓等关系场域中权力机制对个体的规训作用,以期更深刻地洞察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结构、文化背景和权力关系,更全面地理解《生命之书》的文学价值.

    克里希纳·索波蒂《生命之书》微观权力权力规训

    现代服饰设计中传统刺绣工艺的表现与创新

    李季珍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刺绣工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备受大众喜爱,在朝代更迭过程中不断发展更新,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推动下,现代纺织行业飞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新宠",而传统手工艺逐渐被人们忽视.在现代服饰设计理念和简约风格背景下,将传统刺绣作为一种设计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元素、理念与风格相结合,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传统刺绣的同时,赋予现代服饰以灵动的韵味,增强现代服饰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现代服饰设计传统刺绣工艺创新

    庄学本摄影艺术的审美价值探究

    刘强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学本的摄影作品构筑起了基于民族生存与在地空间相勾连的艺术审美价值.本文在承续近代照相术与艺术理论的话语基础上,从影像构造的形式美出发,探寻庄氏视觉语言"形"与"光"的创作范式;另一层面,通过分析作为摄影作品内容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地理风貌,来阐释庄氏图像所显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这两个方面表明,庄氏留存的大量摄影图像,为近代中国的民族摄影艺术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庄学本摄影艺术肖像摄影审美价值

    罗愿《尔雅翼》与"因声求义"

    陈波先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尔雅翼》是南宋罗愿撰写的一部名物训诂专著.罗愿在名物训诂实践中运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或沟通名物异称,或探究名物得名,或纠正前人误释,或辨析用字假借.这些论述中有的得到了后世学者的印证.本文通过分析《尔雅翼》书中"因声求义"的名物训诂实践,揭示该书运用的"因声求义"方法在训诂学史上的贡献.

    尔雅翼罗愿因声求义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