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学通报
安徽农学通报

郑之宽

半月刊

1007-7731

ahnxtb@sina.com

0551-62675980

230001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安徽农学通报/Journal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查看更多>>《安徽农学通报》是安徽省农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以文字版和电子版两种形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1007-7731 CN34-1148/S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融学术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既刊登作物栽培与育种、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园艺、蚕桑、茶园、畜牧、水产及其他农业科学的硬科学研究报告、综述、研究简报和实用技术;也发表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管理、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和对策性文章,是农业推广领域唯一的科技杂志,在省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果胶酶曲霉菌株的筛选、果胶酶酶学性质及在香蕉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冼莹莹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果胶酶的丝状真菌XYYWZSP4,用以橘子皮粉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培养5 d后,培养液中的果胶酶活力为0.78±0.01 U/mL.观察该菌株在察氏培养基平板上的形态和分生孢子梗的形态,鉴定其为曲霉.测得该菌株液体培养产生果胶酶的酶学性质:最适作用pH值为4.5,最适作用温度为60℃,在pH值3.0~8.0范围内稳定(残余酶活力高于90%),在不高于40℃环境下稳定.该果胶酶具有优良的金属离子相容性,在所有供试金属离子中,仅5 mM钙离子抑制该酶的酶活力.将该果胶酶应用于实验室试验香蕉果汁生产中,得到果汁产率达(89.85±1.57)%,果汁中还原性物质含量达(11.53±0.09)g/L.

    果胶酶曲霉酶学性质香蕉果汁

    农田灌溉渠道衬砌施工质量控制

    郭长旺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田渠道混凝土衬砌技术在渠道建设工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质量.本文从材料、设计和人员3个方面分析了灌溉渠道衬砌施工中待改进之处,探究了灌溉渠道衬砌施工前、施工过程和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途径,并总结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农田灌溉渠道衬砌施工技术渠道灌溉质量控制

    不同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差异性研究及模拟

    梅海鹏汪智群李伟周超...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小口径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的差异性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潜水蒸发的模拟效果,本研究利用五道沟实验站0.3、0.5 m2蒸渗仪开展了潜水蒸发对比试验.分析两种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量的相关性,并基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对两种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量进行模拟,评估不同气象要素对潜水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潜水蒸发量超过2.393 mm时,0.3 m2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量大于0.5 m2蒸渗仪量;0.3 m2蒸渗仪测量潜水蒸发存在迟滞效应.净辐射对于0.3 m2蒸渗仪潜水蒸发量影响更大,在气象因素对0.5 m2蒸渗仪潜水蒸发影响中,40 cm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更大.空气湿度、土壤湿度是导致0.3、0.5 m2小口径蒸渗仪潜水蒸发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通过气象要素对潜水蒸发进行预测.

    蒸渗仪潜水蒸发口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基于现代教学理念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郭云敖子强吴辉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微生物学课程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微生物学教育亟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基于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主体上进行翻转,在教学内容上注入学科前沿动态,在教学方式上引入探究式、问题导向式等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上注重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增强其学习自主性,增加前期实践动手机会等,为西部民族地区药学人才培养及其他地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微生物学民族地区农业人才培养

    新农科背景下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邢佳佳黄程鹏秦华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学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重要必修课之一,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在农业环境中的角色与特性,并掌握相关的无菌培养、筛菌等专业技能.为了满足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实验教学优化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微生物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微生物学农学实验教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瑞宁钱晶晶要旭阳艾昊...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新农科背景,挖掘种子生物学课程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升的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与课时耦合度、学生课程参与度、课程思政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4个方面,分别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和优化课程考核方式等5个方面探索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农业建设输送新型种业人才.

    种子生物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院校教学种业人才培养

    基于"金课"建设的种子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究

    骆凯张瑞耿梦婷陈银华...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性教学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以种子学理论课程为例,结合研究性学习教育理念,分别从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专题学习和多元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系统论述了研究性教学在种子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将研究性教学手段应用于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金课研究性教学种子学现代农业教育

    西南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富仙王佑汉廖琴曾琨...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庄是乡村地区最普遍的空间表征和县域乡村振兴规划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其示范村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地理联系率,对西南某地1 94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地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在市州内部表现为非均衡集聚,整体呈"东密西疏",并在该地东部形成了"一带四点"的分布格局.自然环境、人口、社会经济、交通及资源禀赋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均有一定影响,经过因子探测分析发现,高程和坡度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及河流水系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影响较小.

    乡村振兴示范村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最近邻指数乡村规划

    《安徽农学通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