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吴惠敏

双月刊

1009-2463

ahndskxb@ahau.edu.cn

0551-65786465

230036

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安徽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学术期刊,1957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作物学、生物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林学、茶学、蚕学、园艺、土壤与农化、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农业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学术报告、研究论文。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反映该校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孔祥智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组织专家,围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学理性阐释和实践启示.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型城镇化强农富农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卢洋啸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组织专家,围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学理性阐释和实践启示.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型城镇化强农富农

    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董翀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组织专家,围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学理性阐释和实践启示.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型城镇化强农富农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李梓旗张广辉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 年 7 月 15 日至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局性、系统性的部署.为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组织专家,围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学理性阐释和实践启示.

    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新型城镇化强农富农

    互联网使用对稻农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生产环节信息获取的实证

    李谷成陈依叶锋
    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互联网在农业主体中的普及和应用已经逐步渗透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对农民收入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以湖北省 1110 个水稻种植户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内生转换模型探究农户在生产环节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对其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农业收入增长.在采用替换模型方法和不同被解释变量进行再估计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收入的增长.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人力资本水平高、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大、初始农业收入高的农户增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通过以下措施助力农户利用互联网增收:继续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推进互联网在涉农主体中的普及和应用;开展基础教育与技能培训;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精准信息供给服务,推进信息资源下沉.

    互联网使用农户农业收入内生转换模型中介效应生产环节

    国内学界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

    何得桂樊慧杰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地方差异,在收入差距、民生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仍然有待改进.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主要从时空演变中的发展规律、共同富裕目标导向、要素流动情境、县域基本单元载体和数字化赋能发展机制五方面展开.既有研究呈现深入性、多维化、定量化和应用化趋势,但还存在有待深度挖掘的空间.今后,要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从资源、改革、治理等维度,基于全局、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对城乡融合发展过程的治理难题提出成体系的破解方案,积极推进理论构建,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农业农村现代化

    租金预期、土地流出阻滞与政策目标反噬——论需求拉动型农业规模经营政策退出的必要性

    王士海范超
    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政府农业规模经营工作的推进,地租在过去十年间持续上涨.这让农民形成地租持续上涨预期,对土地流转行为产生影响.建立一个农民预期流转模型,并利用山东和安徽两省四年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农业经营者地租上涨预期对其土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需求拉动型规模经营政策退出的必要性.研究显示,土地上涨预期对农业经营者的土地流出行为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有着模型设定上的稳健性.土地经营规模较大农户、高龄农民和青年农民等供给弹性相对较小的个体更不容易受到地租预期的影响.农业经营者土地上涨预期是一系列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变量和经济变量作用的结果,其中村民获得规模经营奖励和最高地租,即当地标志性的农业流转项目应该是最核心的变量.由于工农产业关联,需求拉动型农业规模经营政策会导致农业和工业竞争力的持续衰退.因此,首先,应重新审视农业补贴方式,从价格支持转变为直接补贴;其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从而稳定地租市场预期;再次,避免实施超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项目,坚持农业经营模式的内生性发展路径,构建内生性核心农户培育制度.

    地租上涨预期土地流出规模经营奖补需求拉动型农业规模经营政策

    地权稳定是否促进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提升?

    蒋银娟马朵李智娟
    5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是落实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维护农地产权稳定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以 2003 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作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队列DID方法分析地权稳定性增强对农村地区青少年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权稳定性增强会显著促进青少年完成高中阶段学历教育.机制分析表明,地权稳定主要通过劳动力非农转移渠道,缓解家庭教育支出的资金约束,对个人受教育程度产生积极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家庭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稳定农村土地产权不仅有助于惠农富农,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提升.

    农地产权稳定性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投资土地制度改革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资本机制分析——基于L县的调查

    吴理财胡畔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这不仅为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推动了我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过程中,社会资本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维度探究社会资本在L县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社会资本起到了繁荣社群、加强互动和达成共识的作用.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应进一步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机制建设,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关系网络,探索建立起适应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管理规范体系.

    社会资本返乡创业乡村振兴

    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与实证研究

    卢素兰冯艳维钟海霞曾涵...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作用更明显;相比于新生代农民工,互联网使用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为显著;相较于女性农民工,互联网使用对男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影响更大.进一步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主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因此,应持续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着力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让农民工更好依托互联网提高自身创业能力,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助推乡村振兴.

    互联网使用农民工返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