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8个蝴蝶兰品种耐旱性评价

    汤肖玮张敬奇刘晨赵龙...
    48-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不同蝴蝶兰品种的耐旱性,初步探索蝴蝶兰耐旱性的机理,为国内蝴蝶兰选育引种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皇贵妃等8个不同品种蝴蝶兰,采用自然失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处理,于处理第20天分别测量8个品种的对照组和处理组相关指标,包括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光芒四射"的萎蔫叶片比为0.42,在这8个品种中最低,且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地上干重与地上鲜重比和地下干重与地下鲜重比均大于1,而"红玛瑙"地下鲜重胁迫指数为0.35,地上鲜重、地上干重、叶绿素含量胁迫指数等均远低于其他7个品种.[结论]在同等干旱胁迫下,"光芒四射"较其余品种表现良好的抗逆性,"红玛瑙"耐旱性较差.

    蝴蝶兰种质资源水分胁迫抗性评价

    CESI和GeoSoS-FLUS方法的渭河流域生态敏感性时空特征及预测分析

    王文佳王利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渭河流域的生态敏感性,揭示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生态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区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选取景观生态风险敏感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敏感性指数、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作为研究指标,构建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CESI)对渭河流域20年来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价,并利用GeoSoS-FLUS进行模拟与预测.[结果]渭河流域 2000-2020年生态敏感性变化较大,其中极度敏感的区域总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渭河流域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大多集中在西部、北部以及东部的小片区域.GeoSoS-FLUS模拟预测表明,2030年低敏感区和较低敏感区变化较小,且这些区域大多属于自然保护地带,距离人类活动区较远,变化不明显;中度、重度敏感区面积相比2020年有所减少,极度敏感区面积有所增加.[结论]20年间渭河流域的生态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善.

    生态敏感性时空特征CESIGeoSoS-FLUS渭河流域

    南方滨湖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影响

    黄俊丁倩叶英聪张林...
    57-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鄱阳湖海昏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气候、土壤、DEM和植被数据,对 1984、2008 和 2022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利用InVEST和CASA模型量化分析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和净初级生产力 5 种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及它们之间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相关性分析、权衡协同度等方法,研究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和协同作用.结果表明,1984-2022 年流域内林地减少15.27 km2,建设用地增加17.06 km2,但土地利用结构总体相对稳定,呈现出由西向东"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分布模式,1984-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偏缓慢,2008-2022年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水源涵养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对、土壤保持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对、生境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对、碳储量和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对这4 个服务对1984-2022 年空间分布上均表现出以权衡关系为主.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服务对、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服务对 1984-2008 年空间分布上以权衡关系为主,2008-2022年以协同关系为主.从生态系统服务结构来看,耕地展现出"土壤保持—碳储量—净初级生产力"的复合型结构特征,林地呈现出"水源涵养—生境质量"的双层次结构特征.相比之下,其他土地类型主要表现为单一型结构.

    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变化权衡与协同海昏江小流域

    南北疆典型绿洲水化学特征差异与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以策勒和阜康为例

    马玉刘小龙张鹏伟摆翔...
    63-6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水化学指标、离子含量特征、Piper图、Gibbs图、主要离子比例关系和USSL图法,以中国西北干旱区新疆南(策勒)北(阜康)2个绿洲为例,对2005-2019年天然水体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 年阜康地下水离子浓度与溶解性固体总量(TDS)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地表水离子含量变化并不明显;2个绿洲区的TDS与其他各离子含量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天然水体的矿化度主要由Na+与SO42-控制.策勒水化学类型为Na+-Cl-型和混合型,阜康水化学类型为Ca2+-HCO3-、Na+-Cl-型和混合型;阜康的流动地表水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的影响,静止地表水受硅酸盐岩的风化作用的影响,硅酸盐岩和蒸发盐岩的风化是地下水组分的主要控制因素;策勒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化学组分均受硅酸盐岩与碳酸盐岩风化的影响.

    水化学时空变化规律Piper图水-岩相互作用离子比干旱区绿洲

    纳米二氧化硅对莱茵衣藻光合性能的影响

    胡雨晴罗学刚张宇
    70-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测定纳米二氧化硅(SiO2 NPs)处理绿藻后的生长及光合指标变化,揭示SiO2 NPs对水生态环境中藻类光合性能的影响.[方法]以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试验材料,从生长、氧化胁迫、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方面研究了SiO2 NPs的生物毒性效应.[结果]96 h、25℃高浓度(800 mg/L)的SiO2 NPs诱导莱茵衣藻活性氧(ROS)上升了21.57%,并且抑制了莱茵衣藻光合作用,导致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10.87%,光合性能指数Pi-Abs下降了50.72%.而温度升高加剧了纳米二氧化硅的毒性.当温度上升至30℃时,高浓度(800 mg/L)的SiO2 NPs导致莱茵衣藻ROS比对照组上升了26.58%,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下降了23.47%和20.35%,光合性能指数Pi-Abs显著下降了55.72%.高浓度SiO2 NPs对莱茵衣藻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且温度升高与SiO2 NPs浓度增加的协同作用将加剧莱茵衣藻光合毒性效应.[结论]该研究为探索纳米粉体材料对微藻的光合效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纳米二氧化硅莱茵衣藻光合效应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活性氧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三江平原水域覆盖变化特征

    曾星雨曲艺张弘强罗春雨...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以往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水域覆盖识别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低、信息缺失等问题,结合Landsat TM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MODIS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通过建立Landsat TM影像提取的水域分布比例与MODIS波段及衍生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水域分数覆盖模型(FCWM),模拟形成水域覆盖时空序列,分析三江平原水域分数覆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20 年三江平原整体上水域分数覆盖呈下降趋势,整体水域分数覆盖平均值下降了23.63百分点,在2020年降水量高于2002年的情况下,许多具有高等、较高、中等水域分数覆盖的区域降级为较低和低等级.

    多源遥感水域覆盖变化特征LandsatTMMODIS三江平原

    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关键限制因子识别

    胡智毅任向宁陈文瑛
    8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寒绿洲农田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国家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支撑.但是在资源开发与经济驱动双重胁迫下,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压力剧增,急需识别其关键限制因子,为科学保护农田健康系统奠定基础.以青海省德令哈市为研究区,根据已有研究文献,结合研究区农田特征,构建高寒绿洲农田健康限制因子体系,采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关键限制因子.结果表明: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受地理环境健康背景、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土壤健康状况和农田利用健康水平4个维度,15 个限制因素,51 个限制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影响维度约束力在0.747~4.042,限制因素在0.044~2.230,限制因子在0.001~0.541.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存在11 个关键限制因子,其约束力在0.224~0.541,盐渍化程度>田面坡度>防风林建设水平>灌溉方法>经济效益水平>砾石含量>河流湿地密度>有机质含量>年降水量>土壤侵蚀程度>通常地下水位.高寒绿洲农田健康面临整体水资源紧缺与局部地下水上升胁迫双重压力,以及盐碱化程度增加、风力侵蚀、土壤肥力难以保存等诸多威胁,其健康状况较低地平原区农田更为敏感、脆弱,急需科学系统解决方案予以保护.

    高寒绿洲农田健康关键限制因子地理探测器青海省德令哈市

    养殖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王冰李光明马红磊刘国强...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养鸡场、养猪场和养牛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中的8种重金属进行含量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养殖场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表现为Mn>Zn>Cr>Pb>Cu>As>Cd>Hg.养鸡场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养牛场周边土壤需要关注Hg的污染问题;多种重金属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其可能来自相同的污染源;养殖场周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表现为Hg>Cd>As>Pb>Cu>Zn>Cr>Mn.养殖场周边土壤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需要对畜禽养殖土壤重金属风险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养殖场周边重金属含量分布生态风险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凯潘凌洁徐志豪李佳丹...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水稻和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选择浙江省宁波市集士港镇的2 块试验田,跟踪分析 2 块试验田在稻虾共作之前及共作1年、2年、3年的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操作模式下,随着种养年限的增加,1 号试验田土壤pH较之前提高了33.01%,有效磷含量提高了 330.18%,速效钾含量增加了 30.91%,阳离子交换量增加了 29.92%;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了32.64%,全氮含量降低了33.05%,水解性氮含量降低了39.24%;总体上,pH、有效磷含量、全氮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较为明显,速效钾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变化不显著;2号试验田与1号试验田显示结果基本一致,但在显著性方面差于1号基地.现行的水稻和红螯螯虾综合种养模式有利于提升土壤pH、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但可能会导致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含量的下降,在后续推广过程中应对操作细则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水稻红螯螯虾综合种养共作土壤肥力

    筛选Toll样受体激动剂用于羊抗人载脂蛋白A1抗体的制备

    邓碧华周宇杰尹文竹唐欣薇...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能够提高羊免疫应答的Toll样受体激动剂,设计针对羊TLR1~TLR10 基因序列的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羊体内Toll样受体的表达情况.然后,将人载脂蛋白A1(ApoA1)和HMT13佐剂配伍不同的TLR1~TLR9样受体激动剂,分组免疫湖羊后采集血样,并通过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在湖羊的血液中均可检测到TLR1~TLR10的特异性目的片段.经过3、5、7次免疫后,添加TLR3激动剂的组效价最高,说明TLR3激动剂Ploy(I∶C)免疫增强效果最佳,可作为提高羊疫苗免疫的候选激动剂.

    Toll样受体激动剂湖羊ApoA1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