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形态分异特征下的湖南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文碧启罗友肖忠文
    240-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空间形态分析特征理论,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立足于县域农村偏远山区高寒贫瘠、人居分散、交通闭塞等环境特点,通过ArcGIS进行POI空间分析,运用核密度分析对石门县养老设施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挖掘湖南地区空间形态环境特征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之间的耦合规律,探析县域、乡镇、农村社区和社区居民等行动主体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再构的互动过程.研究发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再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受到地理空间环境、人文风俗等的影响,需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分析和完善县乡村养老服务等级结构,根据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梯度差异选择合理的养老模式,从而健全各尽其责的多层次养老服务格局,实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衔接.

    空间形态分异养老服务体系湖南省

    京津冀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卞纪兰张孟玉
    244-246,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农产品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是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京津冀地区拥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海洋等多样的农地资源,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目前京津冀地区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数量少,分布不均衡、品牌意识弱、宣传渠道受限、品牌声誉不高、人文历史因素重视不足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优化.因此,应不断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挖掘、提升品牌保护意识、拓宽营销渠道、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及品牌管理、深入挖掘人文历史特征等,不断提升京津冀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价值提升京津冀地区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出路

    韦鸿符月霞
    247-249,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手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矛盾纠纷日趋错杂,这对乡村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挑战.乡村社会治理面临人口资源不足,农村自治能力较弱,传统价值观念与现代化的多元价值观念有碰撞与冲突等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党的领导下完善乡村治理的各项制度机制,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并以多种方式引回乡村人才,重塑乡村文化价值理念从而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能有效规避乡村社会治理的难题并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从而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巩固基础.

    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困境出路

    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现状·成效及启示——基于内蒙古翁牛特旗的调查

    其其格鲍娜仁高娃永海
    250-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是内蒙古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翁牛特旗作为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的主战场,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防沙治沙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政策支持不足、科技支撑缺乏、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效果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应全面落实保护与治理并重、充分调动相关各方积极性、强化林草科技支撑,努力实现既治沙又致富的"双赢"目标.

    翁牛特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对策分析

    李国富
    253-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和农民富裕富足3个维度构建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确定了不同时期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结果表明:2000—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不断上升趋势,目前已经达到基本实现阶段,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和农民富裕富足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基于此,分别从三大维度给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熵值法黑龙江省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模式探究——以新桥镇扶雅文化为例

    陶莹王强彭彬倩梁警尹...
    257-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特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为地方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始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桥镇扶雅文化为例,通过文献查阅、田野调查、访谈等方法,围绕扶雅文化融入新桥镇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开展研究,通过实证调查与比较分析,从价值、空间、趋势3个方面评估其融合效果,深入探索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共性和路径,从目标、功能、条件、要素等方面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模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动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优化乡村振兴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地方特色文化乡村振兴扶雅文化

    关于推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南阳市生态农场高水平建设为例

    白清敏
    260-263,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文明的特征和标志,生态农场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落地技术.运用系统观点,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深入分析南阳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从点面结合和长短结合角度,对生态农业高水平建设路径和高质量发展策略进行战略思考,提出了以生态农场高水平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生态农场生态农业高质量农业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金课"视域下微生物学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王春伟王燕贺冰张作刚...
    264-267,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学是植物保护和生物农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在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标准下,微生物学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对课程难度、课程深度的要求,亦不能满足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构建基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评体系"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微生物学金课视域"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筑类院校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为例

    杨婷孙继萍肖铁桥
    268-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和建设越来越离不开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建筑类院校都存在乡村规划课程体系不完善、理论课程偏少、实践环节不足等诸多问题.以安徽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提出通过构建"五多"课程体系,即多维度教学目标、多维度课程体系、多维度教学模式、多种联合教学、"多企助育"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复合型乡村建设人才,以期为其他建筑类院校的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改革和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带来启发.

    乡村振兴建筑类院校乡村规划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

    双创时代下"竞技强能"导向的食品工艺类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吴娜谌淑平赵燕涂勇刚...
    273-275,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食品工艺类课程的特点,在双创时代需求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课赛相通"的基本理念,构建以"竞技强能"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及"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教学模块,组建高素质、强能力的教师队伍,为着重培养大学生创造精神、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塑造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双创竞技强能食品工艺类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