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机肥与磷肥配施对旱地甘蓝型冬油菜根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建学杨志奇雷建明王芙蓉...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北方旱地甘蓝型冬油菜苗期叶片、根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主处理为不施有机肥(M0)和施有机肥处理(M),副处理4个磷肥施用量(P2O5)分别为0、75、150、225 kg/hm2.结果表明,适当的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可促进冬油菜的生长,改善经济性状,增加产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效果明显,在MP2O5150处理时效果最佳,叶片数、叶干重、主根长、主根颈直径、根干重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加了6.00片、7.44 g、19.56 cm、0.75 cm和1.91 g;株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M0P2O50增幅46.91%、18.19%、28.73%、9.63%和72.22%,产量为3613.11 kg/hm2,较对照增收1257.15 kg/hm2,增幅53.36%,增产差异非常显著.施用有机肥对旱地冬油菜籽粒品质影响不明显,但施磷肥可提高含油量和芥酸含量,降低硫甙、蛋白质和油酸的含量,MP2O5150处理时含油量最高为45.36%,比对照处理高2.59%,芥酸含量为36.36%,比对照处理高2.1%,硫甙含量99.13 kg/hm2,蛋白质含量21.88%.

    有机肥磷肥冬油菜根系产量品质

    不同花卉专用控释肥对白掌生长的影响

    陆洁珊李瑞荣程凤娴姬静华...
    169-17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不同花卉专用控释肥对白掌生长的影响,为白掌栽培生产筛选合适的花卉专用控释肥,为我国花卉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白掌品种"美酒"为供试作物,5种不同花卉专用控释肥为供试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花卉专用控释肥对白掌生长和整体品质的影响,施用控释肥((15-10-12+2MgO+TE)控释期210~240 d)白掌株高、冠幅、EC值、分枝数、整体品质、鲜重等多方面表现突出.在出货期间,花卉专用控释肥((15-10-12+2MgO+TE)控释期210~240 d)比施用等养分水溶肥料处理(CK)分别提高7.78%、29.91%、185.0%、21.2%、27.0%;花卉专用控释肥((15-10-12+2MgO+TE)控释期210~240 d)的养分释放速率能够与白掌需肥规律同步,能够促进白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花卉专用控释肥((15-10-12+2MgO+TE)控释期210~240 d)可作为白掌的推荐用肥.

    控释肥白掌释放期养分释放生长

    叶面喷施微肥对小麦产量·籽粒及干物质的影响

    宋志均周其军董军红刘国涛...
    173-17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小麦生长期内,在底肥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产量、籽粒、茎叶中含量的影响.用众麦99为材料,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柏庄基地进行试验,在小麦拔节中期和抽穗初期,对叶面喷施一定含量的锌、铁、硒肥.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产量及其三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千粒重提高,有效穗数减少,锌和铁肥在茎叶、颖壳、籽粒都有拮抗作用,硒肥和锌、铁肥之间在茎叶、颖壳、籽粒都有抑制作用;喷施硒肥籽粒、茎叶、颖壳含量都增加,易形成富硒作用.

    微肥产量茎叶颖壳

    姜辣素提取工艺及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研究

    李米陈尚龙张建萍刘辉...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纤维素酶法辅助提取姜辣素,确定姜辣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将提取出的姜辣素用于清除亚硝酸盐,确定最优清除条件.结果表明,姜辣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4%、料液比1:40、酶解温度65℃、酶解时间85 min,在该条件下平均提取率为2.61%;姜辣素清除亚硝酸盐的最优反应条件为添加5μg/mL亚硝酸钠溶液2.0 mL,姜辣素浓度15 mg/m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0 min、姜辣素添加量4.5 mL,在该条件下平均清除率为98.74%.

    生姜姜辣素提取率亚硝酸盐清除率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周东月关敬付博孙群宙...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黄精多糖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精多糖,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测定黄精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黄精多糖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黄精药材粒度80目、料液比1:25、pH 9、提取时间3.0 h.黄精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清除能力随多糖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黄精多糖对三价铁的还原能力与浓度成正相关.[结论]确定了水提醇沉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证明了黄精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黄精多糖提取工艺正交试验体外抗氧化

    火炭母水提液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艾华宋姗姗林宇杰胡小娇...
    184-186,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火炭母水提液的体内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体外试验测定火炭母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体内试验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测定火炭母水提液对线虫寿命和应激损伤的影响.[结果]火炭母水提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强;50 mg/mL火炭母水提液可以显著延长线虫寿命,并且提高线虫在急性热应激和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率.[结论]火炭母水提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火炭母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和保健产品提供理论基础.

    火炭母水提液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秀丽隐杆线虫

    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果对比

    陈勇华孙红权毛林昌刘遐波...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开展传统挂竿(对照)、散叶插扦、散叶网筐、框架式散叶双插扦4种装烟方式烘烤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散叶插扦、散叶网筐、框架式散叶双插扦烘烤较传统挂竿烘烤装烟密度有所增加,单叶重有所增加;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来看,传统挂竿最好,框架式散叶双插扦次之,散叶网筐最差.从烤后经济性状来看,散叶插扦烘烤次于对照,散叶网筐和框架式散叶双插扦烘烤好于对照,散叶网筐又好于框架式散叶双插扦.框架式散叶双插扦烘烤装烟不需要烟竿编烟,省工、省力,烟叶装炕后叶柄朝上,叶尖朝下,自然悬挂在挂烟梁上,接近于传统挂竿烘烤.综合考虑,框架式散叶双插扦烘烤值得推广.

    密集烘烤装烟方式烘烤效果

    马铃薯片干燥工艺及品质研究

    刘丽徐洪岩张明爽于倩倩...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尤金品种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的熟化方法,并对马铃薯干片传统加工方法及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熟化方法是热水漂烫,达到所需熟化程度需6 min,马铃薯片最适厚度为0.5 cm,40、50、60、70、80℃干燥温度下,马铃薯片的干燥时间分别为9、8、8、6、6 h.优化方法比传统方法更节省干燥前的加工时间和人工成本,2种方法所需的干燥时间相同,漂烫熟化法的营养损失量略高于蒸制熟化法.

    马铃薯干片传统工艺优化工艺热风干燥品质

    云产高端卷烟原料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何晓健张丽梅杨应明李枝桦...
    194-197,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高端卷烟原料及一、二、三类卷烟原料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及比较,旨在为高端烟叶生产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昆明、曲靖、红河、文山、保山、大理6个州市共61个批次中部烟叶复烤片烟样品进行致香物质测定,同时经过感官质量评吸划分为高端、一类、二类、三类原料.[结果]高端卷烟原料酯类致香物质含量显著高于一、二类卷烟原料,而新植二烯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价类卷烟原料.高端卷烟原料中酸类、醇类致香物质含量高于其他价类卷烟原料,但差异不显著.醛类、杂环类、酚类致香物质含量在各价类卷烟原料间无显著差异.高端卷烟原料除新植二烯外致香物质总量及占总量比例显著高于一、二类卷烟原料.[结论]云产高端卷烟原料中酯类致香物质总含量、2-甲基四氢呋喃-3-酮(面包酮)、二氢猕猴桃内酯、芳樟醇较高,新植二烯含量较低.

    高端卷烟原料烤烟致香物质含量感官质量评吸

    不同采摘方式加工的海青绿茶生化与香气成分研究

    梁凤美刘冉霞丁立孝
    198-202,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不同采摘方式制作的海青绿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品质成分并采用GC-MS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绿茶酚氨比为4.6,适合制作绿茶;夏季机采绿茶酚氨比为7.8,适宜制作红茶;春季绿茶、夏季人工绿茶和机采绿茶3种绿茶分别鉴定出57、36、46种化合物,香气组分存在差异,春季绿茶中醇、酯、酮类含量平衡;夏季人工绿茶与机采绿茶差别明显,夏季人工绿茶主要香气成分是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2-甲基-1,3-丙二醇丙酸酯、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正壬醛、磷酸三丁酯、正癸酸、二乙基-乙酸、2-甲基,3-羟基-2,4,4-三甲基丙酸戊酯、十七烷、1-十二烷醇、十六烷等,机采绿茶主要香气成分是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7,9-二叔丁基-1-氧杂螺(4,5)癸-6,9-二烯-2,8-二酮、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2-甲基-1,3-丙二醇丙酸酯、1,2-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基)酯、棕榈酸异丙酯、苯乙醇、正癸酸、磷酸三丁酯等.此外,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采摘成本高,对于海青大宗夏季茶叶,可利用机械化采摘,来制作红茶,以改善夏茶产品品质与提高经济效益.

    海青绿茶不同采摘方式生化成分香气成分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