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荆州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境质量影响的景观指数分析

    吴铭霞张董敏
    47-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980-2018年荆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景观指数、生境质量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计算景观指数和生境质量指数,评估荆州市生境质量的等级和变化趋势,探讨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结果]荆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建设用地快速扩展,耕地大幅减少,导致土地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变迁以城市圈为核心向外扩散,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荆州市生境质量整体较高,但呈递减趋势,2010年后下降速度有所放缓.生境质量斑块呈现破碎化、多样化、均匀化特征,整体上从西部向东部递减,沿江沿湖地区生境质量降低显著.影响生境质量分布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建设用地面积、高程、夜间灯光亮度、土壤类型和坡度,主导因素由高程转变为建设用地面积.自然因素决定生境质量基本格局,人类活动的位置与强度导致生境质量变化.[结论]建议优先对生境质量降低的沿江沿湖地区进行生态修复,控制与规范城市建设用地,加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构建海绵城市.

    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指数生境质量荆州市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对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稀缺价值的影响

    史明珠张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荆州市为研究区域,利用荆州市2021年相关数据计算和分析了荆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ESSV)指标,并运用地理信息图谱、景观格局指数、冷热点分析法、供给和需求弹性指数等方法评估和揭示ESV和ESSV的时空异质性变化及其原因和机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于耕地转变为林地或草地,未利用地转变为水域或其他类型,林地或草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各类型土地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均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的综合治理和协调发展等措施的效果取得一定成效.ESSV在空间上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递增的分布特征,且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SLCP)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稀缺价值土地利用荆州市

    1例土鸡禽白血病病毒与马立克病病毒混合感染诊断与分析

    胡晓苗殷冬冬沈学怀潘孝成...
    58-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安徽某土鸡场送检的疑似肿瘤病的病料进行鉴定.[方法]采集病死鸡的肝脏,提取病毒DNA,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检测,对扩增出的ALV env与MDV meq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检测到禽白血病和马立克目的条带,序列比对结果发现,禽白血病病毒为J亚群,马立克为野毒强毒株.[结论]研究结果为了解该地区禽白血病和马立克混合感染情况提供了参考数据.

    禽白血病马立克PCR序列分析

    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调查

    兰婷孙述好翟雨哲姚寒...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对该流域鱼类资源进行了4次调查.[结果]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于10目15科37属.其中以鲤形目最多,共计2科22属23种,占60.53%;其次为鲈形目4种,共计4科4属,占10.53%;鲇形目、胡瓜鱼目与鲻形目均2种,占5.26%;七鳃鳗目、鳗鲡目、鲱形目、鲉形目、鲀形目各1科1属1种,均占2.63%.从鱼类生态类型来看,鱼类群落以底层、产黏性卵、杂食性鱼类为主.渔获物数量组成中以似鮈、宽鳍鱲与鸭绿沙塘鳢占比较高,分别为16.37%、12.10%、9.79%.[结论]该研究补充了大洋河丹东段鱼类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为该河流鱼类资源管理与生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大洋河鱼类资源生态类型保护对策

    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染色体组构成研究

    郭文轩周子昱马可馨杨悦瑶...
    67-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天然4倍体(4n=100)和2倍体(2n=50)泥鳅杂交创制不同子代杂交组合(4n♀×2n♂、2n♀×4n♂).以传代20次的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为材料,采用常规冷滴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吉姆萨染色确定数目及核型;通过银染法及CMA3/DA/DAPI三重荧光染色技术对其进行带型分析.结果显示:正反交3倍体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数目为3n=75,核型公式15m+6sm+54t,NF=96;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的染色体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银染点,均位于第1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1)短臂的端部区域;正反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中显示有3个CMA3荧光信号点,均位于M1区域.研究表明: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经细胞培养传代20次后的染色体组成未发生改变,其染色体数目、核型和带型与3倍体泥鳅其他体细胞结果一致.

    杂交3倍体泥鳅鳍细胞系核型分析银染CMA3/DA/DAPI

    我国昆明犬发展困境与破局

    方绍勤万揆黄秋月徐方芳...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犬种资源是我国犬业发展特别是警犬工作的"芯片",实现犬种资源的自主化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警犬解除"卡脖子"风险和迈向国际一流的关键.聚焦我国唯一自主知识产权警犬品种——昆明犬,以其发源地昆明警犬基地2018-2022年各项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昆明犬在我国犬业发展和警犬工作中肩负重任.与犬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昆明犬发展基础薄弱,存在数量严重不足和质量发展的路径缺失.从昆明犬发展的理论缺陷和现实缺失进行解构,对昆明犬的发展困境进行问题识别,从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育种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警用性能开发搭建、完善昆明犬产业化链条等维度重构昆明犬发展路径,旨在为化解我国警犬种源风险提供有益借鉴.

    昆明犬发展困境破局

    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及引物筛选

    李金梅关妙娟黄鼎明如宏...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豆根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考察DNA、引物、Mg2+、dNTPs、Taq酶5个因素对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建立并优化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条件.结果表明:山豆根ISSR-PCR反应体系(20μL)最优条件为Mg2+浓度3 mmol/L,dNTPs 0.2 mmol/L,Taq酶1 U,引物0.5μmol/L,模板DNA 100 ng,运用该体系从100条UBC引物中筛选到10条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可有效建立山豆根ISSR-PCR反应的最优体系,为山豆根的亲缘关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品种鉴定和系统分类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山豆根ISSR-PCR体系优化正交试验引物筛选

    不同种源地葛萝槭种子发芽规律研究

    王东洪王鑫裴国芳马勇...
    83-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种源地葛萝槭种子发芽规律,通过温度、贮藏方式和贮藏时间对不同种源地葛萝槭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5℃低温条件下,葛萝槭种子发芽率极低,随着温度升高,不同种源地葛萝槭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4℃低温湿沙贮藏能显著提高葛萝槭种子的发芽率,在相同贮藏条件下,不同种源地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贮藏条件下山西省平陆县种源地葛萝槭种子的发芽率均较高,陕西省太白县种子发芽率均较低;4℃低温湿沙贮藏80 d能显著提高不同种源地葛萝槭种子发芽率,种源地山西省平陆县,山西省古交市和陕西省铜川市在不同贮藏时间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种源地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葛萝槭发芽温度贮藏方式贮藏时间

    引种北京光叶榉生长状况分析

    陈博袁明睿李芳李迎春...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光叶榉在北京的生长节律和生态适应性,以山东青岛引种北京延庆区和房山区光叶榉的生长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长量变化规律、生态适应性和物候动态的特点.结果表明:房山区光叶榉的生长状况总体较延庆区光叶榉的生长状况优良;月均降水量的变化容易改变光叶榉的生长节律;月均气温的变化会影响光叶榉的生长物候.延庆区光叶榉的生长期较房山区光叶榉短促,树体的生长发育也较房山区的光叶榉缓慢,但2个区域内的光叶榉均呈相似的生长趋势;光叶榉耐热、抗寒能力显著,受病虫害影响小.

    光叶榉生长量物候动态生态适应性

    城乡融合视域下东部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意愿的内在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FPS2018江浙沪数据

    田佳琦叶顺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东部发达地区(江浙沪)城乡家庭旅游相关消费数据,将旅游消费意愿分解为消费能力、保障、视野、观念等维度,并对应到CFPS匹配到解释变量,以独立样本t检验多元回归方程进行相关检验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消费能力维度和消费保障维度的部分测试项目对江浙沪地区居民的旅游支出呈显著影响;而消费视野维度的测试项对江浙沪地区居民的旅游支出均呈显著影响;消费观念维度的测试项对江浙沪地区居民的旅游支出不呈显著影响.这体现了江浙沪地区居民的旅游支出更多地受消费能力、消费保障、消费视野的影响,受消费观念维度的影响较少.在4个主要的影响维度中,消费视野对江浙沪地区的居民的旅游支出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了一个引导城乡家庭积极参与文旅融合,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政策框架.

    城乡融合旅游消费意愿旅游支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