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村落型河湖生态缓冲带景观规划策略研究

    莫菁仪刘佳方焕莹邓新义...
    192-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五"期间,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水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的构建、生态修复对于恢复和稳定水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水质、景观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村落型河湖生态缓冲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法探讨在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村落型河湖生态缓冲带的构建和景观规划策略.在分析村落型缓冲带的两大结构和对其宽度划定范围的基础上,构建了"1+5+1"的景观策略模型,即1项生态修复策略、5大空间结构(水环境空间、护坡空间、人工湿地空间、陆域植被空间、路径通道空间)景观策略和1项人文景观策略.该研究可为村落型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方案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撑,并为相同类型的项目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村落型河湖生态缓冲带生态修复景观规划

    长江经济带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李雪季
    19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OLS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及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运用分布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缩小作用,对中有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对下游的缩小作用不显著;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农业保险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效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韧性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冰清姜霞朱婷
    202-206,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经济带是联结东中西部合作推动长江上中下游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带,探究各省农业经济韧性障碍因素,有利于重新整合农业资源、化解风险使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韧性指标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障碍度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农业经济韧性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厘清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是主要来源;各省农业经济韧性空间集聚模型以"H-H"或"L-L"为主;风险抵御和重构创新能力是主要障碍因素.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农业经济韧性,应该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业经济韧性熵权法Topsis区域经济长江经济带

    基于专利分析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全球技术布局

    王兴王红彦张学福田儒雅...
    207-212,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专利数据揭示谷物联合收割机技术的全球布局、研究热点以及竞争态势,为中国联合收割机技术挖掘、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以谷物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从专利整体布局、技术申请趋势、专利申请机构、高价值专利分析等方面剖析联合收割机技术领域的全球创新布局和竞争力态势.近年来,全球联合收割机技术进入新一轮创新活动活跃期,日美中德4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86.95%.中国专利申请在数量上与美日等国差距不断缩小,但高价值专利较少.久保田、井关农机、迪尔公司、CNH全球有限公司等国际农机巨头是谷物联合收割机技术创新的主要企业.中国技术研发关注联合收割机的控制和测量装置,而谷物分离清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发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谷物联合收割机面临国际农机巨头的专利封锁,海外布局专利不足,高价值专利数量少,国内企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我国在该领域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利用失效专利合理开展专利布局,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推进技术成果转化.

    联合收割机技术创新专利分析技术布局

    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新疆14个地州(市)的经验数据

    姚悦谭春萍
    21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2012-2021年的农业机械化数据,进行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并构建起多元回归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水平和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城乡收入比对新疆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滞后2期的正向影响作用,经济、社会等条件变量也呈现着一定的滞后性影响特征.

    新疆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城乡收入差距滞后性多元回归

    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以内蒙古特色小镇为例

    李娜史主生
    220-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小镇的出现,为小城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等要素在乡村地区的延伸,拉动了乡村产业融合和高级化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动小镇居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同步发展.以内蒙古为例,从理论层面与实际层面系统地剖析了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效应不强,在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探究了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特色小镇高质量就业城乡融合空间异质性协同发展

    基于内部资源禀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实际调查为例

    李亚妮孔一宋婉涂维亮...
    226-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基于对湖北省17个市返乡创业群体进行调查的274份问卷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式处理数据,再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是返乡创业的主体,而内部资源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内在动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困境呈显著负向影响.据此,针对该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存在的痛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助推湖北省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该省就业率,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返乡创业Logistic回归资源禀赋

    新形势下北京粮食消费变化特征分析

    刘东悦陈俊红宋玉芬王忠贤...
    230-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2016-2021年北京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6-2021年北京粮食消费总量呈波动式下降,在北京市农业"调转节"的作用以及COVID-19疫情影响下,城乡居民加大了对口粮的囤积,使得间接用粮量稳中有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开展,北京市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升级与粮食产量减少的错位导致粮食不安全系数增加.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北京市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加强科技赋能,稳步提升粮食自给率;强化协同机制,保障首都粮食供给;推进种养一体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粮食消费结构粮食安全北京

    地理标志农产品立法保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关联研究——以百色芒果为例

    张洁玉李富宁陈萍萍方明增...
    235-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重要资源之一,围绕其开展立法保护工作势在必行.立法保护与品牌建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现阶段我国对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立法保护工作存在短板,制约了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结合百色芒果产业发展,探讨百色芒果立法保护工作的现实需求与品牌建设联动发展路径,对区域产业升级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与品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地理标志农产品立法保护农产品区域品牌百色芒果

    共生视角下农业区域品牌的绿色发展策略研究——以南县稻虾米为例

    周智颖
    238-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农业区域品牌有效赋能乡村振兴.以知名农业区域品牌"南县稻虾米"为例,采用共生理论,从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和共生单元分析农业区域品牌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机制和共生系统,提出强化共生界面、优化共生环境和发挥共生单元协同作用3项提升品牌价值的农业区域品牌绿色发展策略.

    农业区域品牌稻虾米共生理论绿色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