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芽孢杆菌属在烟叶发酵和醇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亮琚绍煊时向东丁松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芽孢杆菌属在烟叶发酵和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烟叶发酵和醇化过程中细菌群落的研究进展,对芽孢杆菌属在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增加烟叶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感官质量、缩短发酵醇化时间和抑制烟叶霉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芽孢杆菌属在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研究方向及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应用芽孢杆菌菌剂提升国产雪茄烟叶品质提供参考.

    芽孢杆菌烟叶发酵烟叶醇化

    山核桃活性成分及初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艳辉洪爱娟姚琦潘小芳...
    5-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核桃是一种高营养的坚果食品,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领域.山核桃初加工工艺对于提升产品的品相和品质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价值,优化山核桃初加工工艺技术,推动机械设备加快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势在必行.为此,对山核桃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山核桃初级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并且对当前产品加工工艺突破点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消费者提供正确选择坚果的科学依据,为推动山核桃产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提供理论支持.

    山核桃生物活性成分初加工工艺

    钝药野木瓜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周杨李宝银周俊新
    9-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钝药野木瓜是优良的药用、食用、景观三重利用价值的野木瓜属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从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对钝药野木瓜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相较于野木瓜,钝药野木瓜在药用成分分析、药效试验、遗传改良、人工栽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都严重滞后,良种种苗、生态栽培技术及药用、食用产品的开发等是钝药野木瓜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研发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钝药野木瓜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人工培育

    豫中烟区不同接茬种植模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综合效益的影响

    宋瑞芳刘巧真郭芳阳徐文正...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豫中烟区不同接茬种植模式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综合效益的影响,以常规移栽为对照,安排了大麦接茬和小麦接茬种植烤烟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大麦接茬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晚8~10 d,大田生育期较常规移栽长8~9 d,小麦接茬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晚31 d,大田生育期较常规移栽短4~9 d.不同种植模式各生育期光温水资源分配不同,大麦接茬还苗伸根期和旺长期雨热同期,成熟期日均温和日照时数与常规移栽差异较小;与常规移栽相比,小麦接茬还苗伸根期和旺长期日均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成熟期日均温较低、日照时数较少.栽后90 d时,小麦接茬干物质积累量明显低于常规移栽和大麦接茬.与常规移栽相比,大麦接茬增加了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协调性较好,但烤后烟叶氯含量受前茬施用含氯肥料影响较大,前茬施用含氯肥料明显增加烤后烟叶氯含量.大麦接茬烤后烟叶收益与常规移栽相当,但增加1季大麦收益,小麦接茬较常规移栽增加1 季小麦收益,但烤后烟叶收益明显低于常规移栽,综合收益表现为大麦接茬>小麦接茬>常规移栽.综上,豫中烟区大麦-烤烟接茬种植模式烤后烟叶质量较好,综合效益较高,但大麦前茬需施用不含氯肥料,以避免前茬土壤氯过量残留和烤后烟叶氯含量较高.

    烤烟接茬种植模式大麦接茬小麦接茬综合效益

    2019-2023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孙美红田园张慧芋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强山西省玉米品种选育创新性,充分挖掘并利用优质玉米品种资源,以2019-2023 年度山西省审定的589 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农艺性状(生育期、总叶片数、株高、穗位高、穗长和出籽率)、产量性状(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及品质性状(容重、粗蛋白、粗脂肪和粗淀粉)共14个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和粗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62%和2.07%,而穗位高、产量及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范围在11.82%~13.80%,表明玉米的出籽率和粗淀粉含量可稳定遗传,而穗位高、粗脂肪以及产量仍有较大的选育空间.不同区组间性状表现有所侧重.春播早熟和机收组审定的品种产量均较高.特早熟Ⅰ区审定品种的穗行数呈现显著劣势,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现突出.复播区审定品种的行粒数呈现显著劣势,但粗淀粉含量整体较高.产量与6个农艺性状、3个产量构成因子以及粗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粗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前4项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59.16%,第1主成分反映产量、株高、穗位高和穗长,第2主成分反映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第3主成分反映总叶片数、穗位高和行粒数,第4主成分反映容重和粗脂肪含量.此外,各性状随审定年份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产量性状总体呈稳步增加的趋势,而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0.04%~0.97%),且以粗脂肪的下降程度最大,表明今后玉米育种应着重加强粗脂肪含量的提高.该研究为山西省玉米资源性状的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性状玉米品种山西省

    安宁烟区烤烟新品种筛选与评价

    陈吉丽赵娟杨普淋董玉梅...
    25-2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评价适宜安宁烟区生态条件种植的烤烟新品种,解决目前安宁烟区品种单一问题,在安宁烟区选择了8个烟草品种K326、云烟87、云烟121、云烟210、云烟218、YN222、YN227、YN228进行烟草品种筛选试验.对8个烟草品种的农艺性状、植物学性状、外观质量、形态特征、经济性状、抗病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YN222和YN227品种农艺性状和形态特征较好;外观质量颜色均优于对照云烟87,均厚于云烟87(CK).YN222糖碱比适宜,吃香味较好;YN227产量显著高于各品种,且产值和均价均较高.YN222产值显著高于2个对照品种.在安宁烟区表现较好的烤烟品种是YN222和YN227,建议在安宁烟区推广种植.

    烤烟品种性状筛选安宁烟区

    濒危植物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扦插技术研究

    包素青邓丽丽韦霄史艳财...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珍稀濒危植物柳州异裂菊(Heteroplexis incana)和凹脉异裂菊(Heteroplexis impressinervia)扦插繁殖最优组合,为其种质保育及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选择健康的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枝条进行扦插,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插穗粗度、基质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4个因素对柳州异裂菊和凹脉异裂菊扦插苗生长性状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优组合.[结果]柳州异裂菊 9 个组合的成活率差异较大,组合③成活率最高,为40%;9个组合的根长和根粗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9 个组合根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合③有利于根生长.凹脉异裂菊组合①的成活率最高,达20%,凹脉异裂菊的枝数、枝高、枝粗、叶片数、叶长9个组合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叶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粗度为6.0~10.0 mm的穗条使用150 mg/L NAA浸泡后扦插于肥土基质中利于柳州异裂菊扦插成活及苗木生长,而同样粗度的凹脉异裂菊穗条使用50 mg/L SGJ浸泡后扦插于黄土基质中扦插效果较佳.

    柳州异裂菊凹脉异裂菊正交试验扦插成活率叶绿素含量

    多因素处理诱导卷丹珠芽发芽和生根研究

    刘萱马艳玲张欣洁龚德林...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卷丹百合珠芽快繁的方法,探究多因素处理对卷丹珠芽发芽和生根的影响,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低温预处理、培养基质和培养温度以及三者之间的互作对卷丹珠芽发芽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与培养基质之间的互作对卷丹珠芽发芽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对珠芽生根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且影响占比最大;培养温度对珠芽发芽和生根的影响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培养基质仅对珠芽发芽的影响表现为显著;将珠芽经4℃处理14 d后置于26℃发酵锯末中培养,是诱导卷丹珠芽发芽和生根的最佳方式,培养56 d时发芽率可达98.33%,生根率可达98.89%.研究结果阐明了不同培养因素及其互作对卷丹珠芽繁殖的重要性,为卷丹珠芽的离体快繁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珠芽在其他植物生产栽培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卷丹珠芽低温预处理培养基质多因素方差分析发芽率

    丝瓜子房培养类胚体发生途径诱导研究

    颜乐龙黄耀倪维晨冯翠...
    44-4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丝瓜(Luffa ssp.)品种"徐绿一号"的未授粉子房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因素对类胚体形成的影响.[方法]设置L16(215)正交试验分析子房发育阶段、4℃预冷处理、35℃黑暗热激处理、TDZ、6-BA、ABA、NAA、2,4-D对丝瓜离体子房培养获得类胚体的影响.[结果]不同因素对子房片的发育过程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采集当天开放的雌花、4℃预冷处理、在MS培养基中添加0.04 mg/L TDZ对子房片的类胚体形成具有促进作用,添加0.04 mg/L 2,4-D对丝瓜子房类胚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可以促进子房片生根;另外预冷处理与TDZ、TDZ与雌花采集时间、4℃预冷和ABA的两两交互作用对丝瓜类胚体的形成也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有效形成丝瓜子房类胚体途径:当天采集子房+4℃预冷处理+0.04 mg/L TDZ.

    丝瓜离体子房类胚体单倍体TDZ

    不同浓度外源SA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徐菲李光宗李娟单守明...
    50-5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8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在葡萄转色期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喷施SA,探究在果实发育中SA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改善酿酒葡萄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葡萄叶面喷施SA,整个生长周期"赤霞珠"百粒重无显著差异,葡萄进入转色期后,各SA处理下葡萄果实中糖类物质均逐渐增加,有机酸含量逐渐减少,采收期时,糖类物质含量达到最高,有机酸含量达到最低.采收期(花后110 d),5 mmol/L SA处理可以明显降低葡萄中可滴定酸含量,3 mmol/L S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果实中糖类物质和酚类物质含量.3 mmol/L SA处理有利于"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改善.

    酿酒葡萄SA果实品质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