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河流域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袁加伟
    197-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黄河流域省级面板数据,运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测算该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该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5%.各区域当中,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最高,中游最低,上游则处于中间水平.各省(区)中,仅有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小于1,主要是因为技术进步受阻的现象,总体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出现衰退.其余省(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值均大于1,仅山西省存在技术转化不畅,技术转化效率低的问题.②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指数对黄河流域总体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和数字化程度指数对上、中、下游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覆盖广度指数和使用深度指数对中、下游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上游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黄河流域

    山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卢俊羽马凤才
    203-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兴农就是要推进农业绿色化,推进农业绿色化,对提高土地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作用.用熵值法对2010-2021年山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山西省来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良好、优秀态势;山西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受到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氛围和绿色化生产基地这三方面共同作用较大,经济效益对农业绿色发展影响较小.未来山西省应持续推进减少农药、农膜、化肥的使用强度,加大宣传引导,鼓励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消费意识,从市场需求方面来刺激绿色农业的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熵值法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杨紫依马凤才
    206-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以黑龙江省2001-2021 年农业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产值占比法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通过建立弹性系数回归模型深入探究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突出,贡献度由负值转向正值;种植业在农业各生产部门中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渔业影响效果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应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弹性系数黑龙江省

    基于CiteSpace的游离氨基酸研究现状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岳超王展华刘柱王欢...
    210-215,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游离氨基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分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游离氨基酸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及CiteSpace 6.4.R1软件对2003-2023年已经发表的游离氨基酸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最终筛选文献2 562篇.结果显示,2003-2023年发文量稳步上升,研究持续性好.可视化分析显示,文献发文机构主要为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合作的机构集中在相邻区域,但作者和机构缺乏深入合作,研究应注意加强作者和机构的合作.关键词分析显示,游离氨基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官评价、品质分析、生化成分方面.预测游离氨基酸在感官评价上的应用为未来研究热点.目前游离氨基酸的研究较为单一且局限,有待发展,研究应联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加强区域间的合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游离氨基酸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面向珍稀濒危古树名木健康保护的本体构建与可视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刘乾凝马晓燕解方申永臣...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珍稀濒危古树名木产生的海量、复杂庞大却又互不交叉且独立存储的相关的知识信息的问题,在语义关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本体化组织和有机结合十分必要.基于本体的理论和方法,对濒危古树名木健康保护领域资源涉及的概念应用元数据进行知识抽取和语义描述,选取概念参考模型对领域内概念进行统一组织整合,构建濒危古树名木健康保护本体,以期全方位揭示出领域资源的知识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在每一株古树名木之间、古树名木和健康保护之间建立起语义深层次关联及可视化展示,进一步推动古树名木健康保护知识服务.

    古树名木健康保护本体可视化

    基于专业书籍和网页数据的中医药知识图谱设计与实现

    乔波周子濠袁铨
    222-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在中国有5 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中医药数据通常是非结构化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因此将中医药数据进行结构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医药数据非结构化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中医知识图谱.首先,选取了药材、别名、功能主治等6种关系来构建中药材知识图谱的概念层;然后,利用6 种关系从农业叙词表等专业书籍和中医药网站上获取数据,并对中医药知识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到三元组形式的中医药知识;最终,将中医知识存入Neo4j数据库,并将其呈现出来.中医药知识图谱的构建将大大提高中医药知识的可理解性和可访问性,为后期临床决策和中医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中医药知识图谱关系爬虫技术Neo4j

    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州市562名村干部的调查

    王晓敏何兵颜雅杰
    227-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苏州市562名村干部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探究村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子,测度村干部工作满意度,从个体特征、工作特征、社会影响3个维度分析影响村干部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苏州地区村干部满意度中等偏高,职务职级、亲朋认同、家人支持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提出以下 3 条建议: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激发村干部的职业认同感;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增强村干部的工作归属感;完善领导干部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农业农村现代化村干部满意度苏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例

    刘东澳胡宝华
    233-236,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和时代机遇.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形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载体.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在农村成立合作社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例,对农民合作社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回归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乡村振兴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二元Logistic回归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孙玉雪林静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农村人力资源是保证农业现代化持续、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劳动力外流严重、教育资源不足且受教育程度低下、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阻碍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探析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依据现状,为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出相应对策,最大限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

    新疆红枣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蒲娟郝庆谢能斌樊丁宇...
    241-24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新疆林果全产业链对实现其绿色有机果蔬产业集群,促进特色林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在分析新疆红枣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的基础上,重点探究了该模式在当地的示范效果.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的红枣产业基本形成"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合作社(小企业)+枣农+基地"的高效生产经营协作模式,该模式涉及主体丰富、不同主体之间在利益联结方面也存在差异;同时该模式在和田地区已形成一定的示范效果,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生产效应.

    产供销一体化协作经营模式红枣产业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