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斑病在广德市主要经济树种上的发生与防治

    任建敏
    89-9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2023年在广德市主要经济树种毛竹和茶属(山茶花、茶树)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叶斑病,镜检后均发现链格孢属真菌.该研究调查了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通过对比调查,发现城市绿地种植的山茶花上病斑明显,危害重,在林地混交种植或林下种植的茶树上无典型病斑,危害轻微;发病毛竹林采取了适宜林分密度、留养乡土树种等措施,逐渐恢复健康.不当的栽培管理方式和生物多样性缺乏是该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毛竹链格孢生物多样性

    20个油橄榄品种间叶片特性分析

    杜晋城李欣欣王泽亮叶敏...
    94-9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品种在相同生长环境下光照利用率强弱的关系,筛选盆地丘陵区现有资源中对光照利用率较强的品种.[方法]以四川盆地20个主栽油橄榄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外形指标、光合色素和叶片细胞结构等特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同生境下科拉蒂(Coratina)叶面积最大,阿布桑娜(Arbosana)叶面积最小.阿布桑娜(Arbosana)、尼 2(Nikitskii Ⅱ)、小苹果(Manzanilla)、皮瓜尔(Picual)、尼1(Nikitskii Ⅰ)、中山24(Zhongshan 24)和配多灵(Pendolino)叶片表皮细胞较薄,其中皮瓜尔(Picual)叶片表皮细胞最薄,阿布桑娜(Arbosana)次之.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共 0.077~0.129 和 0.161~0.179 nm,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最高的品种是科拉蒂(Coratina),为0.502,鄂植(Ezhi 8)次之,为0.489,最低的是皮瓜尔(Picual),为0.352.叶片叶绿素a含量在0.85~1.50 mg/g,叶绿素b含量在0.41~0.97 mg/g,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0.22~0.50 mg/g,20个品种中科拉蒂(Coratina)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最高,皮瓜尔(Picual)最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高的品种为科拉蒂(Coratina),达到9.91 μmol/(m2·s),其次是鄂植(Ezhi 8),达到9.51 μmol/(m2·s),最低的品种是阿布桑娜(Ezhi 8),为2.99 μmol/(m2·s).[结论]该研究结果一方面表明植物不同器官在形态发生方面对光的敏感性不同,另一方面也表明植物具有主动适应其生长环境光照条件的能力,其中科拉蒂(Coratina)、克罗莱卡(Koroneiki)、鄂植(Ezhi 8)、莱星(Leccino)、城固(Chenggu)、阿斯(Ascolana Tenera)和佛奥(Frantoio)适生性较强,而软阿斯(Ascola-na Tenera)、小苹果(Manzanilla)、中山24(Zhongshan 24)、皮瓜尔(Picual)和阿布桑娜(Arbosana)的适生性较弱.

    油橄榄光合特性光照利用率叶片特性

    基于SWOT-AHP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冉鑫蕾时悦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重点突出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内容,将乡村特色旅游定义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不仅能够带动美丽乡村建设,还能以乡村特色旅游带动广大村民致富.文章结合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的特色旅游发展案例,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特色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提出了完善大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乡村旅游的建议,为大兴安岭地区打造鄂伦春民族综合体特色乡村旅游添砖加瓦.

    乡村旅游SWOT-AHP模型四象限坐标法发展战略

    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李丹丹李昌春方宇胡维涛...
    103-10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出苗的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 3 种生物制剂和 2 种化学制剂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种生物制剂(5%井冈霉素A可溶液粉剂、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2%井冈·蜡芽菌水剂)和2 种化学制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水稻进行安全性评价,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大田田间防效试验,研究5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得出蜡质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复配4∶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室内5种药剂拌种对不同品种水稻3d的发芽势在49.33%~58.67%,7 d的发芽率在89.00%~93.00%,14 d盆栽试验的出苗率在90.67%~93.33%;各药剂对水稻的发芽和出苗均无影响.12%井冈·蜡芽菌水剂第7 天的田间防效为79.61%.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7.38%,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8.44%.[结论]生物制剂12%井冈·蜡芽菌水剂在大田试验中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对农业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纹枯病安全性评价生物制剂田间药效

    葡萄-藏红花间作系统下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对藏红花根腐病的抑制作用

    张晓祥陶源源钱晓东周桂芬...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藏红花单作和葡萄与藏红花间作土壤根系土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差异表达菌群.[方法]对湖州现代农业示范园葡萄园区葡萄-藏红花间作和藏红花单作种植地块进行根系土壤采集.利用RoToR HDA菌落高通量筛选工作站构建细菌资源库.通过对间作菌群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平板对峙筛选出有益菌.通过分析藏红花的发病率来探究有益菌对藏红花根腐病的抑制作用.[结果]通过对间作菌群进行分离纯化以及平板对峙,分离出1种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球体接种试验表明Cs12 使病情指数降低50%,对尖孢镰刀菌的防治效果达75%.[结论]分离出1种新发现的有益菌Cs12,这种菌具有较好地拮抗尖孢镰刀菌的作用.藏红花-葡萄间作系统不仅能够解决藏红花腐烂病问题,而且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对于防治其他植物的土传病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助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葡萄-藏红花间作尖孢镰刀菌拮抗菌Cs12藏红花根腐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韩峰晋琳郭志彬王道中...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萧县葡萄果实品质及果园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设施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施肥(T1)、常规施肥(T2)、优化化肥施肥(T3)、有机肥替代15%化肥(T4)、有机肥替代30%化肥(T5)、有机肥替代15%氮(T6)和有机肥替代30%氮(T7)共7 个处理.[结果]与T2 处理相比,T4~T7 处理土壤pH和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分别提高 1.72%~3.03%、5.62%~13.30%、5.71%~21.90%和7.37%~11.58%.T4 和T5 处理与T2 处理相比,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5.06%和1.74%、糖酸比含量提高7.28%和2.08%,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4.85%和5.45%,速效钾含量提高25.76%和7.12%,果实还原性糖、维生素和土壤全磷含量降低;其中T4 处理葡萄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较T2 处理分别增加13.26%和44.42%.与T2 处理相比,T6 处理葡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维生素含量分别提高1.74%、3.13%、9.38%和3.64%,土壤pH、有机质、全钾、全磷、有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T7 处理葡萄产量、还原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含量分别降低13.84%、1.27%、0.41%、2.20%和3.73%.[结论]综合果实品质和土壤质量,T4 处理的效果最佳.

    有机肥替代化肥葡萄品质土壤养分萧县

    生活污泥有机肥育苗基质配方研究

    王西娜薛旭谭军利麦旭东...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发适宜育苗的以生活污泥有机肥为基础的基质,通过温室大棚育苗盘育苗试验,筛选适宜的生活污泥有机肥种类以及有机肥与珍珠岩、蛭石的混合比例,为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因素包括生活污泥有机肥种类和生活污泥有机肥:珍珠岩:蛭石的配比,生活污泥有机肥种类有4种分别为A1、A2、A3 和A4;4个混合比例分别为2∶1∶1、4∶1∶1、6∶1∶1和8∶1∶1(质量比,分别以B1、B2、B3、B4 表示),完全随机组合共16个处理,以商品基质为对照,供试材料为西瓜.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生活污泥有机肥及混合比例的基质均对西瓜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A2 B3 处理的基质西瓜出苗率、株高、叶片数、SPAD均高于其他处理.同时生活污泥有机肥种类与混合比例也存在极显著的交互效应,而A2 B3 组合的基质最优即A2 生活污泥有机肥及其与珍珠岩、蛭石质量比为6∶1∶1,可以推荐为生活污泥有机肥育苗基质配方.

    污泥有机肥育苗基质西瓜混合比例

    硅对连作花生根系生长发育·土壤酶活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雷贺群岭张枫叶张梦圆...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硅缓解障碍机理及最佳施用量,研究了5种施硅肥量(0、15、30、45、60 kg/hm2)对连作条件下根系的干物质积累、形态、土壤酶活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3、F4、F5处理显著促进根系干物质量的积累及长度、直径、表面积、体积的增加,并减少生育后期的衰退;F4、F5处理显著提高了根系土壤中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酸性磷酸单酯酶的活性和花生的脂肪、油酸含量及产量,其中F4处理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达4 763.05 kg/hm2.综上,硅肥能提高根系土壤酶活性,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升连作花生产量和品质,在该研究条件下,45 kg/hm2 为最佳硅肥施用量.

    硅肥连作花生根系生长土壤酶活性产量品质

    吉林蛟河晒烟种植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空间变异分析

    李玺鹏徐昕王智慧侯振武...
    127-13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蛟河晒烟植烟土壤的养分及微量元素状况,为当地种植规划分区与肥料利用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五点取样法,采集植烟乡镇土壤样品143份,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分析该区域土壤养分指标及微量元素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蛟河晒烟种植区域土壤整体呈弱酸性(pH<7),植烟土壤pH和有效铁含量变异系数<10%,呈弱变异性,有效铜变异系数最大为88.98%,其余土壤肥力养分均为中等变异,有效氮、全氮、缓效钾、有效铁、有机质的K-S值均大于0.05,达显著水平,呈正态分布;植烟土壤各养分之间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除有效氮和缓效钾为高斯模型外,其余均为指数模型;pH与有效Fe、Mn、Zn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氮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空间分布上,西南和东北两区域pH较低,有机质与全氮空间分布情况相似,呈现西北部分布较低,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含量偏高,中部地区含氮量适宜,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交换性镁整体含量高于烟草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有效铜和有效锰空间分布情况相似,东部、西北部地区有效铜及蛟河整体植烟地区土壤有效锰处于烟草适宜生长范围.[结论]蛟河整体应控制氮肥及镁肥的使用,可适当施用钾肥来抵消镁肥的负面效应.

    晒烟土壤养分地统计学空间变异蛟河

    长白山山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王媛陆爽沙悦丁鹏...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山兰组织培养条件.[方法]以长白山山兰(Oreorchis patens)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分析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等对山兰假鳞茎组织培养的影响,筛选最佳消毒处理组合和假鳞茎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山兰假鳞茎最适消毒处理为75%乙醇45 s+0.1%升汞表面消毒 5 min,无菌苗污染率为 10.94%,成活率为 87.62%;山兰最佳的增殖、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均为 1/4 MS+1.5 mg/L ZT+0.050 mg/L NAA+20 g/L蔗糖+8g/L琼脂,pH 5.6,增殖率为78.89%,分化率为88.34%,生根率为83.85%.[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山兰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可为长白山区其他濒危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与开发基础.

    山兰组织培养消毒处理激素组合生根培养假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