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种常用肥料在马铃薯种植条件下肥力转化速率研究

    徐宁张洪亮张荣华许亚坤...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2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从而判断养分供给时间和能力,为确定科学施肥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2种肥料为处理,分别是硫酸钾、磷酸二铵.并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25%、35%、45%.设定取样时间,测定肥料剩余量并计算肥料的溶解量和溶解率.[结果]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分别在施肥后第5天和第56天时溶解量超过或接近50%,可将其标定最佳养分吸收期.磷酸二铵施入21 d后,肥料不再转化,整体上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磷酸二铵溶解能力增强,养分供应能力变大,但持续供养能力变弱.试验周期内硫酸钾养分释放比较平均,在土壤含水量25%和35%条件下,施肥后28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28 d后养分供应趋于稳定.在土壤含水量45%条件下,施肥后49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整体上看,含水量45%更有利于硫酸钾高效供养时间的延长.[结论]可将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溶解能力作为肥料养分供应的指标,但只能应用于矿质元素类肥料,因有机肥料溶解后还涉及矿质化过程,对有机类肥料不具备指导意义.

    马铃薯肥料肥力转化硫酸钾磷酸二铵

    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廖强杨新士廖敏叶占全...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明确烟区适宜的施氮量.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梯度(120.0、127.5、135.0、142.5、150.0 kg/hm2)的氮肥施用量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赣南烟区烤烟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的茎围、有效叶数、产量、均价、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增加,当施纯氮量超过142.5 kg/hm2,烟叶产质量降低.在施氮量142.5 kg/hm2时,烟株长势、农艺性状表现优良、产量最高、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

    施氮量烤烟产质量农艺性状赣南

    水分和播种方式对土壤速效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张艺桐张淑艳杨若琪谭国娟...
    145-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分和混播对土壤氮供给的影响.[方法]以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以单播为对照,研究土壤水分对禾豆混播牧草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均随水分增加而升高,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95%(W4)水分下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混播的速效氮含量小于单播黄花苜蓿,但与单播扁穗冰草间无差异.[结论]水分和播种方式对土壤氮的转化与水解均具有重要影响.

    水分播种方式土壤速效氮酶活性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的影响

    高盼王宇先徐莹莹杨慧莹...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产量的影响,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秸秆长期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对CK(常规种植)、FM(秸秆翻埋还田)和FG(秸秆覆盖还田)3种处理下土壤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玉米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各土层均是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最高.FM处理4个土层砂粒(>0.250μm)和黏粒(<0.053μm)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1.78%和20.51%,FG处理分别提高了25.87%和13.52%.FM处理在各土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在0~10和>10~20 cm土层中顺序为FM>FG>CK,其中FM处理分别较CK增加22.73%和38.25%,FG处理分别较CK提高2.48%和26.32%.在>20~30和>30~40 cm土层中,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依次为FM>CK>FG,其中FG降低幅度分别为14.55%和9.41%,而FM处理增加幅度分别为10.68%和17.85%.不同处理之间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差异不明显.穗粒数顺序为FM>FG>CK,籽粒含水量顺序为FG>CK>FM;产量顺序为FM>FG>CK,FM和FG处理分别较CK增产5.20%和3.20%.

    半干旱地区秸秆还田颗粒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产量

    化肥减施下优化施肥对广东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官利兰何艺超李水源冯玉环...
    152-154,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化学肥料减量下优化施肥对南方冬作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该地区更合理科学的施肥量,为广东省冬作马铃薯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一级脱毒种薯为试验材料,设置优化施肥(化肥减量配施商品有机肥)、常规施肥和空白对照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广东冬作马铃薯产量、经济效益、肥料表观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优化施肥处理总产量、商品薯产量分别高于常规施肥处理1093.8和793.4 kg/hm2,分别增加4.69%和3.78%;优化施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品质参数与常规施肥处理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优化施肥处理氮磷钾肥的综合偏生产力为33.52 kg/kg,较常规施肥处理高6.61 kg/kg,增加24.55%;优化施肥处理肥料成本较常规施肥低3334.2元/hm2,降低19.92%;优化施肥产值为36446.0元/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结论]在广东省冬作马铃薯种植中,优化施肥处理施肥方案可达到绿色高效,实现化肥减量的同时保证产量品质的提高与稳定.

    优化施肥常规施肥冬作马铃薯化肥减施

    铁皮石斛熟地酸奶的研究与开发

    孙思胜覃成张晓娟郑宇...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开发药食两用材料铁皮石斛和熟地的利用价值,丰富酸奶的种类,以全脂奶粉、鲜铁皮石斛、熟地和木糖醇为原料,研究了铁皮石斛熟地酸奶的制作工艺.以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铁皮石斛浸提液添加量、熟地浸提液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奶粉添加量、菌种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对铁皮石斛熟地酸奶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铁皮石斛浸提液添加量5%,熟地浸提液添加量6%,木糖醇添加量11%,奶粉添加量17%,菌种添加量0.32%,得到产品的综合感官评分90.5.42℃条件下发酵6 h后置于4℃冰箱后11 h得到的铁皮石斛熟地酸奶酸甜适中,口感爽滑,质地细腻,呈稳定均一的淡黄色,具有铁皮石斛特殊的青草香味,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铁皮石斛熟地木糖醇酸奶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范博舒泉湧李宗霖翟帆...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上样体积、20%乙醇洗脱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结果]AB-8大孔树脂用于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效果最佳,样液浓度为2.345~3.126 mg/mL,上样速度为1.0~1.5 mL/min,上样体积为64 mL,20%乙醇洗脱体积为5 BV,80%乙醇洗脱体积为4 BV.经过该纯化工艺总黄酮浓度从15.63%提升至65.6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初步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总黄酮工艺

    黔东南州药用植物青牛胆野生资源调查

    韦顺能刘开桃尚斌陈建祥...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野外线路踏查、实地走访、市场调查等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黔东南州各县(市)的青牛胆野生资源开展调查,初步掌握黔东南州青牛胆野生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药用植物青牛胆野生资源在黔东南州分布广泛,但采挖严重,野生资源数量急剧减少,块根个头较小,野生资源的保护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以防资源枯竭.

    青牛胆野生资源调查黔东南州

    百合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陈雪玲牛欣欣孙雪琴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鲜百合鳞茎为原料,辅以浓缩苹果汁、蜂蜜等辅料,经科学加工制成具有独特风味的百合汁饮料,对百合汁饮料的关键生产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04%柠檬酸、0.10%异VC-钠、0.005%亚硫酸氢钠组成的复合护色剂可以取得理想的护色效果;采用鲜百合:浓缩苹果汁5∶1(总用量为6%)、0.05%柠檬酸钠、2.00%蜂蜜、0.04%苹果酸、6.00%蔗糖的原辅料配方,可获得口感醇厚、风味独特的百合汁饮料;采用0.10%CMC-Na、0.08%海藻酸钠、0.20%单甘脂、0.05%蔗糖酯(SE-11)构成的复合稳定剂可获得较理想的稳定效果.

    百合饮料护色配方稳定性

    酿酒葡萄"赤霞珠"早熟株系的酚类物质差异研究

    刘思凡刘子雨杨婷单守明...
    169-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欧亚种红色酿酒葡萄"赤霞珠"的4种不同成熟株系(提前9 d转色株系E1、提前7 d转色株系E2、提前5 d转色株系E3、正常转色株系CK)果实为材料,采用UPLC法测定果实中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丁香酸、柚皮苷等22种单体酚含量,探索不同成熟株系间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积累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成熟株系(CK)相比,提前5 d转色的成熟株系(E3)总单宁和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20和3.27 mg/g;9种酚酸类物质中2,5-二羟基苯甲酸含量在3个早熟株系中占比均为最高,且在E2和E3中占比均超过40%;6种黄烷醇类物质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在E1、E2、E3这3个早熟株系中的占比均为最高,分别占黄烷醇类物质总量的46%、57%、67%;7种黄酮醇类物质中杨梅素在早熟株系(E1、E2、E3)和正常成熟株系(CK)中的含量均为最高,分别占黄酮醇类物质总量的87%、93%、92%、89%;随着成熟时间的不断延后,3种酚类物质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早熟株系中,黄酮醇类物质含量均高于酚酸类和黄烷醇类物质,黄烷醇类物质"赤霞珠"葡萄中积累量较低.

    酿酒葡萄早熟株系酚类物质积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