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6个国内核桃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特性研究

    宋杰苏明罗兴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我国核桃主产区所推行16个品种的营养价值,为我国核桃良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通过2018—2021年连续4年定点采集四川、新疆、云南、山西、甘肃等国内核桃主产省(区)当地推广品种16个,以国标法对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钙、铁、锌、硒)和维生素B1、维生素B6为主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在16个供试核桃品种中,产于四川的广丰品种蛋白质、锌含量最高,产于新疆的温185品种脂肪含量最高;产于四川的川早2号品种钙、铁含量最高,硕星品种硒含量最高;产于甘肃的陇南755品种维生素B1含量最高,产于四川的利丰品种维生素B6含量最高.[结论]16个国内推行核桃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硕星品种富含大量硒元素,可为后续富硒核桃的开发提供种质资源.

    核桃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维生素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栀子中的砷和汞

    王春燕廉伟伟白玉李阳杰...
    177-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药材栀子中的2种危害较大的重金属元素砷和汞含量进行测定,建立栀子中砷和汞元素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栀子中砷、汞含量.[结果]栀子中砷含量为0.1045 mg/kg,汞含量0.0141 mg/kg,均低于2020版《中国药典》检查项下重金属限量规定.[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可靠、精密度高,为中药中汞、砷的质量控制和监测提供了简单、快速的测试手段.

    原子荧光光谱法微波消解栀子

    痕量灌溉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与供水关系的影响

    陈立宇路战远咸丰程玉臣...
    180-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棉田生产中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分低效问题,采用痕量灌溉方式揭示痕量灌溉下棉花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效率对田间供水方式的响应机制.[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痕量灌溉不同埋深和水量对棉花根系活力、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棉花根系生物量呈"S"形曲线增长;自苗期至吐絮期,棉花根系生物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痕灌处理棉花根系活力较膜下滴灌(CK)处理均有所提高.T1处理棉花根系活力最高,有助于促进根系下扎,形成合理的根系结构.[结论]蕾期和花铃期是植株快速生长期,灌溉供水是维持生育耗水的关键.

    痕量灌溉棉花生物量根系

    基于风廓线雷达产品的冰雹过程分析

    李源杨哲徐文隆吕林静...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贵州省威宁县气象局的风廓线雷达基础数据及其二次开发产品、雨量站和MICAPS的实况数据,对2019年6月11日发生在威宁本站的一次冰雹大风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廓线产品可反映出冷暖平流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更早探测冷空气入侵、风场切变情况及低空急流强度;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垂直速度可以指示降水的发生、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情况;强降水发生前有较强风垂直切变,降水过程中风垂直切变值整体大于0.2 s-1,风垂直切变的增强会引起垂直速度和地面大风的增大;若以大于15 dBZ和小于10 dBZ为降水的起止标志,风廓线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其他产品可以更清晰地指示降水的开始和结束.

    冰雹风廓线雷达产品低空急流垂直速度风垂直切变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陈林瑜张佳
    192-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差距是中国城乡收入差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优秀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中,教育资源的投入起到了显著作用,并且有效提高了其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就业,进而缩小城乡人均收入的差异.利用我国2008—2020年的31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探究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在粮食安全提高的影响下是否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表明:①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起到了显著作用,其中中部地区的作用最大,而东、西部地区相较于中部地区的效果较弱.②在农村人力资本与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效应中,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中介作用,这一点在中部地区最为明显.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业发展水平进步、农村地区振兴、农民收入切实提高提供参考,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农村人力资本城乡收入差距粮食安全中介效应模型

    我国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研究

    田洁琼张佳
    196-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已经成为推动农民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基于我国2013—2021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并对地区的差异性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电商发展水平对农民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意味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民更容易参与创业活动.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民的创业提升作用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电商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中存在着显著的中介效应.

    电子商务农民创业产业结构中介效应

    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尚杰张月璠
    200-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生产发展,已成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助力我国农业绿色转型,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行政区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SBM模型分别测度数字经济水平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有较大发展空间;数字经济水平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推动作用;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因此,建议重视地区间绿色农业经验交流协作,提升农民对于新型数字技术的了解、认可和应用;发挥东部地区绿色农业人才优势,加大技术输出,帮助中西部地区吸引高质量人才;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普及,解决中西部地区基本网络、道路交通问题,缩小地区发展差异,推动绿色农业产地和消费市场的联系畅通.

    数字经济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效应研究

    汤旭黄孝明张星星王振...
    206-21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农户参与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通过对麻阳县、保靖县与长沙县农户的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得出以下结论: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能使农户家庭收入和林业收入显著增加;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仍能验证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显著影响,但该变量的系数有所变大;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增强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冷库建设、生产设备采购、物流系统建设、品牌保护等;通过正面宣传以及各项惠农措施提升农户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如种苗培育、技术培训、农资采购、林产品收购等,以吸引更多农户加入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实行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支持政策.

    农户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收入效应

    黑龙江省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评价

    许彤彤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2021年各市城镇化和粮食安全相关数据,建立了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的评价体系,使用熵值法测度城镇化综合指数和粮食安全综合指数,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耦合协调阶段以及相对发展类型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011—2021年黑龙江省地级市平均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541增至0.624,耦合协调类型由勉强协调发展到初级协调,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空间格局上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从相对发展来看,黑龙江省各地级市整体从城镇化滞后型和粮食安全滞后型为主转为粮食安全滞后型和同步发展型为主,根据不同类型,制订相应对策,使城镇化和粮食安全协调发展.

    城镇化粮食安全耦合协调时空差异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及生态化发展策略

    汪汇源赵云龙
    218-221,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质量及影响力,赋予中国科技期刊一定的生态学发展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在科技期刊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方法]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从栏目设置、作者单位类型、基金论文比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从科技期刊生态位,如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及实际生态位3个方面,指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生态化发展策略.[结果]两刊栏目设置雷同,作者单位类型多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国家级资助基金论文占比较大,在稿源、作者及读者资源上竞争较大.[结论]应营造最适空间生态位、巩固最优营养生态位、探索最宽实际生态位等,避免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同质化发展,形成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观.

    生态位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生态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