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背景下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刘学磊任学勇宋曙光吕雪强...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每年产生7000万~10000万t园林绿化废弃物,数量巨大,并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在"双碳"战略背景下,为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利用,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缓解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压力.系统总结和探讨了覆盖物化、堆肥化、养料化、材料化、固体燃料化、生物燃气化、热解多联产、景观化等绿色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加快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绿色低碳利用提供参考.

    园林绿化废弃物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资源特性资源化利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综述与展望

    吕凤明翟绪军
    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实现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高质量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虚高.现阶段,有较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学者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研究的相关成果,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构成、分担成本精确化计算及量化方法阐述、成本分担机制构建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不断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

    水产养殖微生物研究进展

    汤金伟黄冲李肖凡王荣月...
    8-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但是水产养殖的集约化也影响了周边水质.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的健康受到微生物的影响,进而影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综述了养殖环境微生物的作用、养殖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养殖水体微生物的影响因素以及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方法,旨在为水产养殖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以及调节提供参考和依据.

    水产养殖水生环境微生物研究方法影响因素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白城地区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加央多拉吴晗孙墨可田娟...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白城地区甜荞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4个种植密度和5个施肥量2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甜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种植密度条件下株高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主茎节数没有明显的差异;分枝数在低种植密度75万株/hm2时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株粒数、株粒重和千粒重在M1(7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株高在无施肥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施肥量400 kg/hm2时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各处理间分枝数无显著的变化.综上,白城地区甜荞最适种植密度为125万株/hm2,最佳施肥量为300 kg/hm2.

    甜荞种植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产量

    外源硒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王若鹏吕伟文飞韩俊梅...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汾芝2号、晋芝1号、冀航芝1号、汾芝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硒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硒处理对芝麻产量相关性状均有所提高,其中对单株蒴果数、千粒重、产量影响较为明显;通过综合评价发现,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提高芝麻产量因子的效果最好,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效果次之;3种外源硒处理后,芝麻各器官硒含量均显著增加,达显著水平,其中根施纳米硒肥和矿硒肥后,芝麻体内各器官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籽粒,而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后,芝麻体内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叶、根、籽粒≈茎,同时叶面喷施有机硒肥使芝麻的硒转移系数显著高于根施纳米硒肥、矿硒肥.

    芝麻外源硒产量硒含量

    密度对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种植利润的影响

    黄浩张雅娟郭杰游景茂...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从而为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齿毛当归的不同生长时期,采集样品,称取地上部分(叶)和地下部分(根部)的干重,通过曲线拟合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随移栽后天数的增加,重齿毛当归叶、根部、全株的干重均可进行曲线拟合,拟合效果良好.在不同种植密度下,重齿毛当归干物质积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变小;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密度的提高而增大;种植利润随密度的提高先增大后降低.[结论]重齿毛当归种植中,采用75933株/hm2的密度,且在5—9月少量多次追肥、适当增施氮肥,有助于取得较高的产量.

    重齿毛当归种植密度干物质积累分配利润

    淹水胁迫对酸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彭春华王羊兰雨宋潘晖...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盆栽酸枣幼苗为试材,设正常水分(对照)和淹水处理,通过分析淹水组与对照组在酸枣幼苗生长过程中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指标差异,探究淹水胁迫对酸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淹水胁迫显著降低了中后期酸枣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第12天时的降幅分别为22.82%和32.88%,而对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酸枣幼苗在淹水前中期较对照提高了相对电导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第3天分别增加了3.16百分点和18.89%.淹水处理的酸枣幼苗较对照在中后期提高了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且均在第9天时增幅最大,分别为22.74%和88.99%.酸枣幼苗在淹水后显著降低了CAT和POD活性,而在处理末期提高了SOD活性.酸枣幼苗在淹水第9天时根系活力和质膜透性最低,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了37.18%和24.81百分点.综上,酸枣幼苗通过调节叶片和根系的生理代谢对淹水胁迫表现出良好适应性.

    淹水胁迫酸枣幼苗生理特性根系活力

    低温处理对新疆黑果枸杞种子出苗的影响

    孟庆峰岳增辉田北京王振学...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低温和高温2种温度环境对新疆黑果枸杞种子共同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启动日、发芽指数、发芽势进行研究,为其工厂化育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种子在5℃环境处理0~20 d,放入10~40℃温度环境测定种子发芽率等指标.[结果]低温处理①种子在T3环境发芽率最高65.0%,比常温种子高77.8%;低温处理③种子在T4环境启动速度最快,需要4 d,比常温种子快0.8 d,发芽指数也最高5.1,比常温种子高73%;低温处理④种子在T4环境发芽势最高24%,比常温种子高33.3%;低温处理③、④种子在T1低温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结论]种子低温处理后在较高的温度环境,可以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启动速度、发芽势、发芽指数.

    新疆黑果枸杞低温处理发芽率有效积温

    不同品种嘉宝果在粤东北山区的引种适应性研究

    张献英刘知晋曾富兰李嘉斌...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一步推进嘉宝果产业在粤东北山区的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引进沙巴、斑叶沙巴、福冈、四季红妃、白果、阿根廷、艾斯卡和肯布卡8个嘉宝果品种在广东梅州开展引种栽培试验.[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自2020年4月在广东省梅州市种植基地对引进的8个嘉宝果品种进行观察对比试验.[结果]引种栽培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肯布卡未能安全越冬,引种成活率为0;四季红妃的引种成活率为60%;斑叶沙巴、白果和艾斯卡3个品种引种成活率为100%,但长势差,受冻害严重;沙巴、福冈和阿根廷存活率为100%,且性状优良、生长势好.同时,嘉宝果整体生长趋势与气温和降水量呈正相关,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低温期生长缓慢,抗低温能力差的品种会受不同程度的冻害.[结论]沙巴、福冈和阿根廷3个品种适合在粤东北山区推广种植.

    嘉宝果引种适应性粤东北

    我国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孙小富唐华江杨红文廖加法...
    39-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拥有草地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草地在畜牧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遏制草地退化,但由于过度放牧、滥用耕地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草地退化依然在广泛蔓延.对我国草地退化的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草地退化机理、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草地退化诊断方法、草地恢复与改善、利用地理空间技术进行草地管理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我国草地退化的基本现状,深入分析了草地退化原因、表现特征和治理对策,以期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支撑,指导退化草地的改良和修复,推动我国草地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

    草地退化放牧改良监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