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朱永和

旬刊

0517-6611

ahnykx@163.com;ahnykx@mail.hf.ah.cn

0551-5160973,5148869

230031

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61年。A4开本,160页,封面250克铜版纸,内文80克铜版纸。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并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副、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每期定价8.00元整,全年订价288.00元整。国内统一刊号CN34-1076/S,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7-6611。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26-20,也可汇款向编辑部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超高压技术的响应面优化猕猴桃果肉饮料

    卢亚婷高欣羽王凌云罗仓学...
    135-13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超高压处理条件下的猕猴桃果肉饮料配比,以强化分层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配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猕猴桃原浆添加量47%,蔗糖添加量12%,增稠剂添加量0.14%.在超高压技术处理后,产品的强化分层率达到47%.对优化后的产品测定色泽和粒径,结果显示L为38,产品色泽明亮;ΔE均小于2,产品色泽均一;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D[4,3]为214μm,稳定性好.

    超高压处理猕猴桃果肉饮料响应面优化稳定性

    苹果汁发酵用乳酸菌WFC 414和WFC502的筛选·鉴定与评价

    杨青博梁佳蕊孟永宏刘靓...
    139-14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泡菜为原料分离和筛选苹果汁中具有优良发酵潜力的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菌株,采用形态学、生理学和遗传学对LAB菌株进行鉴定,并评价其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发酵性能.结果表明:从泡菜中筛选的2株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WFC 414)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FC 502);WFC 414和WFC 502在苹果汁中发酵48 h其活菌数分别达到8.81和9.33 log CFU/mL;2种菌株在模拟胃液(2 h)和肠液(4 h)中,其存活率分别达到92.0%、95.0%和80.7%、83.6%.在4 d的乳酸发酵过程中,WFC 414和WFC 502降低了苹果汁中可溶性糖和苹果酸的含量,产生了大量的乳酸(分别为3.48、5.94 mg/mL).发酵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改变,酯类和醛类减少,醇类、酸类和酮类的含量升高,增加了果汁的甜香、果香、花香味.试验筛选的乳酸菌WFC 414和WFC 502在发酵果汁行业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乳酸菌筛选发酵苹果汁评价

    不同产地半夏主要药理作用分析

    李超申国玺项丽玲贾琦...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半夏主要药理作用,为半夏的质量评价和临床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分别对国内6个主产区(湖北天门、江苏南通、河南唐河、四川蓬溪、河北安国、贵州赫章)半夏进行主要药效研究,采用气管酚红排泌法、浓氨水引咳法、冰醋酸致小鼠扭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方法建立痰液分泌模型、咳嗽模型、镇痛模型及炎症模型,探讨不同产地半夏的祛痰、镇咳、镇痛及抗炎作用的差异.[结果]在止咳祛痰作用方面,贵州赫章、江苏南通、四川蓬溪3个产区半夏能够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延长咳嗽潜伏期(P<0.01);在镇痛抗炎作用方面,四川蓬溪、湖北天门、河南唐河3个产区半夏均能够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及减少扭体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度(P<0.01);贵州赫章、河北安国产半夏镇痛抗炎作用次之,江苏南通产半夏镇痛抗炎作用弱于其他产地.[结论]6个产区半夏均有不同程度的祛痰、镇咳、镇痛、抗炎作用,其中贵州赫章、江苏南通、四川蓬溪3个产区半夏在止咳祛痰作用明显优于湖北天门、河南唐河、河北安国;在镇痛抗炎作用方面,四川蓬溪、湖北天门所产半夏强于其他产地.

    半夏不同产地祛痰镇咳镇痛抗炎

    不同种类氨基酸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的影响

    王平刘桂君乔宇琛周思静...
    152-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液体培养基中添加氨基酸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并确定8种氨基酸最佳添加浓度.[方法]考察24种氨基酸(添加浓度为1g/L)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采用DPS V18.1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对促进虫草素合成作用显著的8种氨基酸添加浓度进行研究.[结果]L-赖氨酸、L-半胱氨酸、L-精氨酸、L-天门冬酰胺、L-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组氨酸、肌氨酸对蛹虫草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4g/L的L-甘氨酸对虫草素的合成促进作用最强,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为1022.25 mg/L.[结论]该研究为蛹虫草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提供参考依据.

    蛹虫草虫草素氨基酸含量培养基发酵液

    不同产地煨葛根的鉴定及含量测定

    胡静位为晴邓倩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四川、安徽、湖北3个产地煨葛根外观形状及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初步鉴定,利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定煨葛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它们的含量进行检测,比较分析3个产地煨葛根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产地煨葛根中均含有葛根素,四川产地样品药材葛根素含量优于安徽和湖北产地,但不同产地的煨葛根中葛根素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同时葛根素的含量与产地有一定关系.

    煨葛根产地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7种有机磷农药

    马健生张泽宇王鑫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烘干玉米粉碎制样,优化了QuEChERS提取玉米中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实现了经济快速提取玉米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并建立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对样品中有机磷农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表明:7种有机磷农药的检出限(LOD)为0.03~0.49μg/kg,定量限(LOQ)为0.08~1.62μg/kg;方法精密度即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16.7%,回收率为63.8%~122.3%.该方法具有简洁快速、回收率高、灵敏度高、抗基质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玉米类作物中有机磷农药的痕量分析检测.

    玉米有机磷农药QuEChERS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雪茄烟叶烟灰白度与其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李林林王荣浩施友志潘勇...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雪茄烟叶中常规化学成分与烟灰白度的关系.[方法]对国内外77个雪茄烟样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含量及其烟灰白度进行测试,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国内外不同产区雪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与烟灰白度差异明显,雪茄烟叶烟灰白度与烟叶中的钾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烟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对提高雪茄燃烧质量和烟灰白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雪茄烟叶烟灰白度常规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微咸水喷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石丽丽冯亚王罕博陈文彬...
    170-175,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微咸水喷灌策略,依托河北低平原咸水区试验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连续2年淡水喷灌、2g/L和3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对河北低平原地区冬小麦叶片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淡水喷灌(CK)相比,2、3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处理2020和2021年冬小麦灌浆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和气孔限制值(Ls)均有所降低.与淡水灌溉相比,2g/L矿化度微咸水处理总体上并未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显著影响,3g/L矿化度微咸水处理对冬小麦的生长以及产量造成显著抑制作用,并且盐分的累积进一步加重了次年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在河北低平原淡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应用微咸水喷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2g/L矿化度微咸水喷灌在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同时可以减缓盐分累积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保障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微咸水冬小麦光合特性根长密度产量

    1981—2019年西北干旱区暖湿化分析

    李亚楠杨建军
    176-18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我国西北干旱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暖湿气候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国家气象数据中心发布的1981—2019年0.5°×0.5°气温和降水量月值格点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累积距平法,对近39年来该地区气温和降水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近39年来西北干旱区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倾向率为0.377℃/10 a(P<0.01),天山亚区增温趋势最大;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显著增高趋势,春季增温趋势最大,冬季增温趋势最小,气温倾向率仅为0.121℃/10 a(P>0.05);年平均气温在1997年发生增温突变,进入21世纪增温趋势减缓.西北干旱区年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倾向率为9.509 mm/10a(P<0.01),天山亚区增湿趋势最大,降水量倾向率为25.673 mm/10 a(P<0.01);四季均呈降水量增加趋势,夏季增加趋势最大,冬季降水量增加趋势相对较小;年降水量在200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增加趋势明显.[结论]西北干旱区整体处于暖湿阶段,尤其天山亚区暖湿化最显著.

    气温降水量时空变化西北干旱区

    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唐唯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省级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该经济带的农业生产效率,构建OLS模型分析该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各区域当中,下游的农业生产效率值最高,上游最低,但各区域的效率值并无较大差距.各省(市)中,上海市的农业生产效率最高,而重庆市的效率值最低,且仅有重庆市的效率均值小于1.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上游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中游和下游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业生产效率超效率SBM模型长江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