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心-脾-肠轴探讨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陶文娜施立娜佟旭张泽...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引发社会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冠心病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系统对人体生理病理机制逐渐被发掘,通过分析中医学对心、脾、小肠的密切联系,基于心-脾-肠轴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冠心病的主要调节作用以及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揭示肠道菌群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求从脾论治改善肠道菌群以治疗冠心病的科学性.

    肠道菌群冠心病小肠

    从"心合小肠"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态防治冠心病

    李墨砚郑娴
    204-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很多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发现,合理的应用中药可以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功能,达到降低血脂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等目的.而肠道菌群的结构改变同样可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正暗合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这一点,通过干预肠道菌群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潜在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很多实验证明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该文综述了既往研究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冠心病中医药肠道菌群

    基于"培土生金"与肠道微生态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针灸治疗思路

    陈明杨春滟余欣李茜...
    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态在机体防御感染,调节免疫和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有密切关系.针灸在调节肠道菌群和防治COPD中均有较好的疗效,该文从针灸改善肠道菌群与防治COPD的古籍文献论述与现代研究文献入手,总结临床针灸治疗该病取穴规律,进一步探讨培土生金理论指导下的针灸取穴思路,临证选取手太阴、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辅以补肺,肺、脾、胃俞调理肺脾,定喘、膻中、中脘纳气平喘,根据五行相生理论选取太渊、太白穴,并结合全身兼证,随证(症)配穴.

    肠道微生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培土生金针灸

    基于"三焦气化"探讨阳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思路

    江珊孙萌刘颖周崇怡...
    216-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阳虚型高血压是机体阳气不足,脏腑阳气衰弱所致的气血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而三焦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气的升降出入、血与津液的输布与代谢、以及脏腑功能的协调皆依赖于三焦的气化功能.文章从"三焦气化"理论着手,阐释其与阳虚型高血压病的关系,提出阳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温通.并归纳阳虚型高血压病的两大基本治法为温通三焦水气和温通脏腑气机,对本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焦气化三焦气化通调三焦阳虚型高血压

    从"调补脾肾"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

    党小方王友刚吴雪利魏彬彬...
    220-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王友刚老师从"调补脾肾"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证思路.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搜集相关文献、整理典型病例资料,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脑卒中后失语"脾肾亏虚""脏腑失调"之机理内涵出发,总结王友刚老师的临证经验,对其常用针刺选穴及自拟良方进行总结,并举验案进行佐证.结果:王友刚老师临证选取董氏奇穴、焦氏头针言语一区、体针结合中药,辨证论治,取穴、方药灵活加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能力,临床疗效甚佳.所举病案以脾肾亏虚为主要病机,治法以醒脑开窍、补脾益肾,治疗上针药结合,疗效确切.结论:王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运用"调补脾肾"理论,以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疗效显著,其临床思路值得借鉴和推广.

    脑卒中后失语针药结合调补脾肾王友刚

    "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

    屈瑞汪庆庆凌美娟程红亮...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为治疗思路,首选督任经以调阴阳,次取脾胃肾以养先后天,辅取肝心经以促气血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形成了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关键技术.

    "脑-咽-脏腑"三位一体咽为经脉之所聚中风后吞咽障碍辨经论治针刺

    郭立中从扶阳论治肠癌合并肾损害临床经验探讨

    张颖颖郭立中苏奔朱颖...
    228-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癌合并肾损害作为临床疑难重症之一,郭立中教授临证尤重阳气之盛衰在其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认为元阳不足为二者的共同病因,阳虚阴盛,痰瘀成积,肾亏失养为主要发病机理,病程进展中又有阳虚气弱、阴火上浮之别,虚实错杂,症状多繁.治疗上以扶阳为基本准则,治以扶阳添精、潜阳封髓,终收元阳以复,诸症渐平之功,临床效果明显.

    肠癌肾损害扶阳添精潜阳封髓临床经验

    程晓昱临床论治心悸特色经验拾萃

    刘大伟程晓昱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悸作为心血管临床的常见疾病,拥有庞大的患病人群,症状轻者多表现为心慌、胸闷,严重者心慌持续不能自止,可合并多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对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产生难以评估的消极作用.程晓昱教授通过分析心悸患者的病因病机,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在合理正确辨证治疗的同时体现出"心肝同治""调理脾胃""内外结合"的治疗特色.文章介绍了程晓昱教授临床治疗心悸的经验及特色,并附临床病案一则.

    程晓昱心悸临床经验

    程红亮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治疗脑病经验撷菁

    李婉莹程红亮胡培佳
    237-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脑髓充盈,故程师尤为注重通调督、任、心、肾四条经脉的气血运行.经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确立了督任心肾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治疗思路,以督脉之百会-风府-神庭、任脉之气海/关元、肾经之涌泉、心经之神门为核心组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化瘀通络药灸"法作为主要干预疗法.该法是将艾灸与中草药有机结合以达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的一种药灸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中,临床疗效显著,为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化瘀通络药灸脑病程红亮

    喻正科从气机升降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马悦喻正科赵启陈志红...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喻正科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等疾病范畴,其病机或为肺失宣降、脾胃虚弱、心肾不交,归根结底均为气机升降失衡所致.治疗强调气机升降相宜,具体组方从理肺调气或调畅脾胃或温通心肾入手,基于调整肺脏、脾胃、心肾的整体气机达到周身气机升降平衡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目的.

    慢性心力衰竭气机升降名医经验喻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