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安庆师范学院

张群

季刊

1007-4260

xuebaoaq@126.com

0556-5301218,5300176

246133

安徽省安庆市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庆师范学院主办的、刊登科学研究论文的学术理论刊物,分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两种。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85年公开发行,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面向高校文科师生、社会科学工作者和中学文科教师;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文艺学、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重点栏目和特色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陈独秀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10月,1995年公开发行。该刊面向高校理科师生、自然科学工作者和中学理科教师;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已出版87期,被国内有影响的文摘报刊转摘294篇(不完全统计),2001年被转摘21篇,在全国高师院校学报中排名第31位,居本省同类院校学报第一位。自然科学版已出版48期,多篇文章被《化学文摘》、《物理学文摘》摘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文本加解密算法及数字电路实现

    谢秋霞张庆平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安全备受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文本加解密算法.结合Grünwald-Letnikov导数定义,采用离散的数值解法构建了4个三维分数阶混沌模型.搭建好电路,在使用时随机选取1个分数阶混沌系统以产生混沌序列,并由此构造出密钥序列,再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文本信息与密钥序列进行异或处理来实现对文本的加解密,从而完成两个STM32之间的无线保密通信.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和安全性.

    分数阶混沌系统加密STM32

    一种相邻游程增量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

    吴海峰邓博文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高速发展,其构造越来越复杂,测试成本也越来越高,而压缩测试数据是降低测试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在双游程交替编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邻游程增量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先通过编码表获得当前游程编码长度N,然后得到当前游程减去前一游程的差值M,当M不为负数且比N-1小时,使用M+1个0表示当前游程.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实时对比两种编码的长度,并选择长度小的编码以进一步压缩数据,实验证明本方案有着良好的压缩效果.

    集成电路测试测试数据压缩相邻游程相对长度

    基于迁移学习与改进的Mask R-CNN液晶屏缺陷检测方法

    王远志范旭辉
    78-8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液晶屏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表面划痕、脏点、裂痕等细微缺陷,在有限数据集下探寻一种既能提高液晶屏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和速率又能满足实际工厂检测要求的检测方法,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改进的Mask R-CNN液晶屏缺陷检测方法,可解决传统的图像缺陷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利用特征信息进行高精度检测与漏检的问题.设计K-means算法对缺陷液晶屏标注框进行聚类以获得合适的长宽比和锚框个数,并对改进的Mask R-CNN模型应用本文数据集对缺陷区域特征提取并进行训练分类.为加速模型收敛,利用迁移学习思想将DAGM 2007数据集在本文改进模型上预训练并得到最优权重且迁移到液晶屏缺陷检测任务中.同时与主要目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通过引入迁移学习与改进的Mask R-CNN方法,能在样本较少的情况下准确识别背景复杂且微小瑕疵缺陷,测试集缺陷识别达到95.25%,较改进前综合提升5%.

    目标检测迁移学习K-meansMaskR-CNN

    边缘计算中工业任务卸载调度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董甲东潘凯陈琳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移动边缘计算(MEC)将具有计算和存储等功能的服务器部署在网络边缘以满足某些对时延要求苛刻的任务.针对工业场景中任务处理实时性的要求,本文考虑多用户有向无环图(DAG)任务的卸载决策、通信带宽和计算资源在线分配问题,通过构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模型,并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离散动作空间的DQN和连续动作空间的TD3网络协同优化DAG节点任务二进制卸载决策和带宽计算资源的分配,以最大化长期实时任务卸载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采取DQN+TD3算法的实时任务卸载成功率最高,验证了算法有效性.

    边缘计算计算卸载资源分配工业任务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实时物流VRP建模与求解

    张玉州黄子秦陈文莉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随机车流量环境下,为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总运输时间,本文在引入满意度和车流量双指标条件下构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过程,以及用于权衡总运输时间和服务惩罚成本的物流服务问题模型.鉴于问题的复杂性,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其中基于提高服务质量的局部搜索策略兼顾了车辆总运输时间与客户满意度,使得算法能够在有效空间里进行搜索.为了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文在Solomon数据集的56个测试样例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样例优化服务质量上,所提混合遗传算法在其中28个样例上达到了 100%满意评价,较标准遗传算法提高了 29%,同时实现了最低总成本目标.

    车辆路径问题服务质量马尔可夫模型混合遗传算法局部搜索

    基于对比学习的LightGCN推荐算法的改进

    刘启航孙刚马志远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轻度图卷积神经网络(LightGCN)是推荐系统研究课题的热点,其将深度学习应用到推荐系统,并将系统中图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简化,大大提高了推荐性能.然而,其在LightGCN中的损失函数较单一,仅使用了BPR损失和L2正则化损失,未能充分利用数据集.基于此,本文将对比学习融入到LightGCN模型.具体来说,先设置一个边界以用来过滤相似度低的信息,再使用超参数来控制正负样本之间的相对权重,从而最大化正样本对,以及最小化已经过滤的负样本对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设置下,本文改进算法较LightGCN评价指标有了提升,实验效果更好.

    图卷积神经网络对比学习损失函数推荐算法

    安庆市康熙河晚春初夏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评价

    姜峰柯进张思佳陈思佳...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利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来评价水质,本文分析了 2022年晚春初夏安庆市康熙河的浮游植物.鉴别发现,康熙河共有浮游植物8门、45科、80属、175种,浮游植物绝对丰度为(1.2~4.7)× 107 ind.·L-1,主要以蓝藻、硅藻和绿藻为主,属于"硅藻-蓝藻-绿藻"型水体;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4~3.2;优势种共9种: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弯形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拟气球藻(Botrydiopsis arhiza)、尖尾蓝隐藻(Chroomanas acuta)、斯诺衣藻(Chlamydomonas snowiae)、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采用浮游植物丰度法、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和优势种法来评价该河流水质,结果显示康熙河水体整体是"中污染",也有少数点位优于或劣于"中污染".从营养水平来看,主要为"中营养",少数点位属于"贫营养"或"贫-中营养",也有些点位具有"富营养"的风险.

    水生生态环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康熙河

    基于LMDI模型的南京都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徐雪霏王楠陈红张振国...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南京都市圈2005-2020年的LUCC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碳排放核算模型,分析了该区域15年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并采用LMDI模型探究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20年,研究区建设用地增加了 2 586.47 km2,耕地减少2 561.51 km2,林地、草地减少225.20 km2,其中建设用地增加以及耕地、林地、草地减少是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主要形式.同时净碳排放量从4 191.51万吨增长到7 867.26万吨,增长率达87.96%,建设用地增加是造成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南京、镇江、马鞍山的碳排放量占总量的61.77%,芜湖和扬州分别增长254.93%和36.46%,而且长江沿岸城市较高,碳排放量最小的是滁州,其次是宣城,两市林地面积占研究区总林地面积的74.60%.此外,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土地利用构成、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因素的贡献率平均为1.10、1.12、1.82和1.03,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而土地利用强度贡献率平均为0.55,是唯一持续起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

    土地利用碳排放LMDI模型南京都市圈

    "算法与数据结构"PBL+FC教学研究

    董小明胡浪涛艾列富萧佳文...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与数据结构"是信息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升问题建模能力,一直是教学所面临的挑战.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BL)通过启发式的问题导入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探究性;翻转课堂(FC)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并利用课堂进行探讨和编程实训,可以提高实践能力;两者结合则可以提升学生团队协作和面向工程实践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索了PBL+FC模式的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了两种教学模式结合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可行的教育实践策略;最后,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评估学生问题求解、知识构建能力及学习满意度等情况,问卷结果表明PBL+FC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数据结构翻转课堂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

    多元函数连续性和方向导数存在性关系的教学探究

    章海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该点存在方向导数是多元微分学的重要知识点.在数学分析习题课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尝试、逆向思考、寻求反例等途径,最终发现二者是互不蕴含的关系.探究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探索钻研的主动性,培养不惧挫折、坚持不懈的品质,并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式教学多元函数连续性方向导数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