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材料治疗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蔡青锦李杨黄磊云李宇...
    1625-1629,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探索有效的肿瘤转移治疗策略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不仅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还增强了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其在肿瘤转移治疗中的潜力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肿瘤转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详细讨论纳米材料联合不同疗法治疗肿瘤转移的策略.

    纳米材料肿瘤转移靶向药物递送放疗化疗免疫治疗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3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羌熔慧杨晓清
    1630-1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来自中胚层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非常常见,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3(TRIP13)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或介导纺锤体装配检查点沉默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增殖能力,以及干预DNA双链断裂非同源末端修复效率,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本文对TRIP13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工作中相关肿瘤的诊疗及预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

    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因子13上皮-间充质转化WNT信号通路染色体不稳定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黄丽洁程璐璐谢云青林晓为...
    1634-1636,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并鉴定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方法 选取行卵巢癌细胞减灭术的10例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癌组织,将卵巢癌组织消化成单细胞,在基质胶中培养7天,构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比较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特征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结果 10例患者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均成功构建.光学显微镜显示类器官数量可观,形态呈类圆形3D立体结构.HE染色显示,在高倍镜下,类器官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局部区域形成微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黏蛋白16(MUC16)强阳性,p53弥漫性强阳性,类器官与原发肿瘤的免疫组化染色情况一致.结论 体外成功构建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类器官模型具有明显的上皮性特征,与原发肿瘤高度相似,可用于卵巢癌的药物筛选和基础研究建模.

    类器官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模型药物筛选

    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赵哲骈林萍赵迎习广晓...
    1637-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SMI)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8例进行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均进行SMI、CDFI检查.比较化疗前后SMI和CDFI的Adler分级,并分析其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比较化疗前不同肿瘤最大径和分期乳腺癌患者CDFI的Adler分级.结果 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SMI、CDFI的Adl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FI的Adler分级评估化疗疗效的灵敏度为91.9%(68/74),特异度为79.4%(27/34),准确度为88.0%(95/108),与疗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19.SMI的Adler分级评估化疗疗效的灵敏度为94.6%(70/74),特异度为76.5%(26/34),准确度为88.9%(96/108),与疗效评价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3.化疗前不同肿瘤最大径和分期乳腺癌患者CDFI的Adler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MI和CDFI的Adler分级对乳腺癌辅助化疗疗效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并且SMI诊断效能更高.

    超微细血管成像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Adler分级乳腺癌化疗疗效

    改进式综合护理及活动干预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秦瑞霞冯圆圆高露露
    1641-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进式综合护理及活动干预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78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37)和干预组(n=41),常规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干预,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改进式综合护理及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术后住院时间、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恢复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干预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式综合护理及活动干预可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负性情绪、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结直肠癌手术改进式综合护理及活动干预应用效果

    脊柱内镜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

    魏星陈乙瑞
    1645-1647,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技术在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恶性肿瘤伴脊柱转移瘤患者分为干预组(15例,行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及对照组(15例,行开放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出院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脊柱内镜技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脊柱内镜技术脊柱转移瘤应用效果

    安宁疗护联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唐贞贞张燕王曼曼栗彦伟...
    1648-1651,1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宁疗护联合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疼痛程度、焦虑情绪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安宁疗护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PCIA,安宁疗护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的舒芬太尼使用量、PCIA按压次数、疼痛程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焦虑情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安宁疗护组患者舒芬太尼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CI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安宁疗护组患者NRS评分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GWB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安宁疗护组患者SCL-90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WB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宁疗护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7.6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舒芬太尼PCIA镇痛的基础上联合安宁疗护,可有效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舒芬太尼安宁疗护晚期结直肠癌癌因性疼痛负性情绪

    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王良敏魏红霞龚雪
    1652-1654,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CE-TIC)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行DCE-TIC、DWI-ADC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比较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患者的ADC值、rADC、TIC分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CE-TIC、DWI-ADC单独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06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乳腺癌87例,乳腺良性病变19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ADC值、rADC均明显高于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TIC分型Ⅰ型患者比例明显高于乳腺癌,TIC分型Ⅲ型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TIC分型Ⅱ型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结论 DCE-TIC、DWI-ADC联合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诊断效能良好.

    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MRI动态对比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鉴别诊断

    改良卵巢移位术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赵梦丹陈秋丹陆俊杰叶施雨...
    1655-1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卵巢移位术对晚期宫颈癌患者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16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5,腹膜外卵巢移位术)和观察组(n=91,改良卵巢移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水平、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50(CA50)]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P、E2、FSH、T、LH、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EA、SCC-Ag、CA50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SCC-Ag、CA5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卵巢移位术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稳定性激素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改良卵巢移位术晚期宫颈癌性激素肿瘤标志物

    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王铮胡述提门翔
    1659-1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老年Ⅰ期NSCLC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肺叶切除术,n=36)、B组(肺楔形切除术,n=32)、C组(肺段切除术,n=37).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最大通气量(MVV)]、术后随访情况(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C组,C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FVC、DLCO均较术前降低,B组、C组患者FVC、DLCO、MVV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3组患者复发、远处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结论 亚肺叶切除术可促进老年Ⅰ期NSCLC患者术后恢复和肺功能改善,建议临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肺段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