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征与微血管分型的关系

    孙萍萍孙檬张玉玲
    203-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像特征与微血管分型的关系.方法 将86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特征与微血管分型的关系,并分析两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超声造影特征中快出模式和慢出模式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微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为金标准,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能够更好地检查出原发性肝癌的病灶位置等,更有利于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了解程度,不仅促进影像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超声造影技术避免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严重的创伤,利于机体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超声造影原发性肝癌诊断影像特征微血管分型

    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罗莹莹冉青李会霞
    206-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8例宫颈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癌患者5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4例,其他宫颈良性病变患者16例.比较宫颈癌、CIN及其他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弹性模量值的最大值及平均值.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宫颈癌患者弹性模量值的最大值及平均值均高于CIN及其他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3%、95.00%、94.90%、96.49%、92.68%,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查.结论 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宫颈癌剪切波弹性成像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

    瘤床同步推量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中的应用

    郑斯明胡冰霜周嘉雄李民英...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瘤床同步推量(SIB)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126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按分割方式的不同分为大分割组67例和常规分割组59例.大分割组全乳照射 40.5 Gy/15 f,21 天,SIB 48 Gy/15 f,21 天;常规分割组全乳照射 50 Gy/25 f,35 天,SIB 60 Gy/25 f,35天.比较两组患者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急性不良反应及局部控制率.结果 常规分割组中位随访34个月,大分割组中位随访16个月.两组患者各危及器官受照射剂量、2年局部复发率、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常规分割放疗相似,且能缩短治疗时间,可应用于临床实践.

    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瘤床同步推量不良反应

    miRNA-21、白细胞介素-17、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杨晓煜朱登勤庞素蕾王盼盼...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21(miRNA-21)、白细胞介素-17(IL-17)、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两组受试者miRNA-2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HIF-1α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不同预后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的相关性.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NA-21、IL-17、HIF-1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miRNA-21、IL-17、HIF-1α表达情况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IL-17、HI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7、0.462,P<0.05).miRNA-21、IL-17、HIF-1α均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联合检测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AU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miRNA-21、IL-17、HIF-1α高表达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低于miRNA-21、IL-17、HIF-1α低表达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iR-NA-21、IL-17、HIF-1α 均高表达,且miRNA-21与IL-17、HIF-1α水平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较好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及预测预后,有助于临床及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情况.

    多发性骨髓瘤miRNA-21白细胞介素-17缺氧诱导因子-1α相关性预后诊断价值

    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彭湃潘琼闫晓倩
    219-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化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随访3年,比较不同预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60例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4个疗程后,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7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11例,疾病控制率为81.67%(49/60).治疗4个疗程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所有患者均无失访,生存43例,死亡17例.生存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死亡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r=-0.718、-0.823、-0.753,P<0.05).结论 血清LDH、β2-MG、铁蛋白水平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生存均呈负相关,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客观评价.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R-CHOP方案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铁蛋白

    多层螺旋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刘平安陈忠英孙雪朱欢...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均于病理检查前接受MS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SCT不同时相扫描对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比较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病灶MSCT不同时相扫描的CT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4例多中心性肝细胞癌患者共96个病灶,MSCT检查共检出94个病灶,检出率为97.92%.MSCT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88个病灶,检出率为91.67%,高于门脉期的78.12%和延迟期的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脏组织CT平扫、动脉期CT值均明显低于肝癌病灶,门脉期、延迟期CT值均明显高于肝癌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中心性肝细胞癌CT平扫可见肝脏体积增大,形态欠规整;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模式,动脉期可见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逐渐下降,延迟期呈低密度影.结论 MSCT增强扫描可清晰地显示多中心性肝细胞癌的强化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

    多中心性肝细胞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价值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乳腺癌合并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疗效

    杨功强方中平王金梅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乳腺癌合并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乳腺癌合并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泼尼松龙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放射性肺炎分级情况[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分级标准]、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肺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PCⅢ)]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放射性肺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FACT-B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患者KPS、FACT-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N、PⅠCP、PCⅢ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患者LN、PⅠCP、PC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合并急性放射性肺炎患者采取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泼尼松龙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显著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放射性肺炎分级,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肺纤维化,且用药安全.

    痰热清注射液泼尼松龙乳腺癌急性放射性肺炎生活质量肺纤维化疗效

    舒适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尚晓彤许慧娜屈园园田思...
    229-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与观察组(给予舒适干预),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干预可缓解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脑胶质瘤舒适干预焦虑抑郁

    《癌症进展》杂志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