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

    刘寿贵蔡钦东林舜国
    858-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将171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pCR组和非pCR组,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pC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评估和内部验证.结果 171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110例患者达到pCR,pCR率为64.3%.pCR和非pCR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激素受体(HR)状态、HER2状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R状态、HER2状态、Ki-67均是新辅助治疗后pCR的影响因素(P﹤0.05).将上述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629~0.784),表明该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χ2=0.054,P=1,表明该列线图模型预测的pCR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的一致性良好,提示该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 HR状态、HER2状态、Ki-67均是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pCR的独立影响因素,以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作为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pCR的工具,有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策略.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靶向治疗病理学完全缓解列线图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赵贞达吕君波邵文琪
    863-867,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60例PL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非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生活质量[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转移、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天,两组患者Cor、NE、CRP、IL-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Cor、NE、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两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ALB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TBIL、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QOL-L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术前1天,研究组患者QOL-L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腔镜非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PLC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且对肝功能损伤较小.

    原发性肝癌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可行性安全性

    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孔丽茹李冉何玉莲张梦娟...
    868-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EC)的诊断价值.方法 92例疑似EC患者均进行阴道二维和三维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检查对EC的诊断价值,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EC分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E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诊断EC分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814,P﹤0.05).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EC的诊断价值高于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并且其诊断EC分期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高.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诊断

    橘皮竹茹颗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

    马俊李忠锟张宁倩白连伟...
    872-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橘皮竹茹颗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止吐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橘皮竹茹颗粒治疗联合常规止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食欲、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以及健康状态[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恶心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22%,呕吐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89%,食欲不振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橘皮竹茹颗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CINV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橘皮竹茹颗粒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内镜超声检查指导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桂冠王河易健
    87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指导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RNET)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RNET患者,均在EUS指导下行ESD治疗并随访1年,记录全部患者EUS检查结果、ESD治疗情况及随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RNET患者的生活质量[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LQ-GI.NET21)]、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9-9(CA19-9)、嗜铬粒蛋白A(CGA)]水平.结果 60例患者共67个病灶,EUS检查显示,4个病灶来源于黏膜层,5个病灶来源于黏膜肌层,58个病灶来源于黏膜下层;5个病灶距肛门﹥10 cm,28个病灶距肛门≤10 cm且﹥5 cm,34个病灶距肛门≤5 cm.60例患者均采取ESD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0.86±9.86)min,平均病灶直径为(0.82±0.26)cm.62个病灶实现了完全切除,另外5个病灶基底切缘呈阳性(均在术中追加外科手术治疗),完全切除率为92.54%(62/67).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3个病灶为G1级,4个病灶为G2级.术后5例患者发生出血,3例患者在内镜下经钛夹止血,2例患者予以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后,RNET患者QLQ-GI.NET21各维度评分及血清NSE、CEA、CGA、CA19-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生复发和/或转移.结论 EUS能够清楚地显示RNET病灶,并能有效指导ESD治疗,EUS指导下ESD治疗RNET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内镜超声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检查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

    陈晓亮王豪杰王红旗
    881-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FSRT)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脑放疗,观察组患者采取FSRT联合全脑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血清学指标[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CL20、MCP-1、VEGF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CCL20、MCP-1、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RT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可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清CCL20、MCP-1、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全脑放疗乳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李言冰蔡玲玉左宏波
    885-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ML患者分为CHOP组(n=39,单纯CHOP方案治疗)和PD-1联合治疗组(n=43,PD-1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4+、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A(IgA)]、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相关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乳酸脱氢酶(LDH)]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D-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IgG、IgA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D-1联合治疗组患者CD4+水平高于CHOP组,IgG和IgA水平均低于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VEGF、iNOS、LDH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D-1联合治疗组患者IL-6、TNF-α、VEGF、iNOS、LDH水平均低于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ML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CHOP方案恶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炎症因子

    规范化疼痛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赵雅丽张秀真赵明明
    889-892,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疼痛干预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99,规范化疼痛干预)和对照组(n=99,常规疼痛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程度[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PB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RP、PCT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4天,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疼痛干预可降低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应激反应指标及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还可缩短住院时间.

    规范化疼痛干预食管癌自我感受负担应激反应指标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生活质量

    急诊手术与支架扩张后择期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效果的比较

    周明丽刘影康长娟
    893-896,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急诊手术与支架扩张后择期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6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分为对照组(n=46,急诊手术)和观察组(n=50,支架扩张后择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胃肠激素指标[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流质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MTL、GAS、VIP、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手术前,观察组患者MTL、GAS、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急诊手术比较,支架扩张后择期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数目,促进术后恢复,降低胃肠激素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率.

    急诊手术支架扩张择期手术右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

    血小板、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白细胞介素-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叶琛姜丽琴曾海克邓文...
    897-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白细胞介素-37(IL-37)和CD24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60例EOC患者、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EOC组、良性组和健康组,比较3组受试者及不同预后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T、D-D、FIB、IL-37、CD24单独及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效能,以及对EO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EOC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P﹤0.05),良性组患者PLT、D-D、FIB、IL-37和CD2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诊断EO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60例EOC患者中,生存48例,死亡12例.死亡EOC患者血浆PLT、D-D、FIB水平和血清IL-37、CD24水平均高于生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T+D-D+FIB+IL-37+CD24五者联合检测预测EOC患者预后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D-D、FIB、IL-37和CD24联合检测诊断EOC及预测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对EO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较高.

    上皮性卵巢癌血小板白细胞介素-37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D24诊断价值预后评估